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发展现状研究要点构架
刘诗宇
白城师范学院 吉林白城 137000
摘要:当今我国社会高速发展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更加需要全面高素质人才,所以在高校阶段对学生进行三全育人引导意义重大。高校阶段学生属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通过三全育人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发展和成长,以此来将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精准化资助育人理念下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资助,在三全育人理念下开展精准化资助育人,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起到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
引言
当今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背景下,在进行人才培养中已经不能再单纯考虑知识的传授情况,更加需要注重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培养,综合素养具体包含了实践能力、人文素养以及创新能力等。在此背景下,高校的精准化资助育人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成了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全育人的理念已经远远超过只注重知识技能和学术的传授,这种理念提出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以及全面性发展。所以高校在精准化资助育人发展下,就需要遵循三全育人的原则,能够将资助的措施更加具有精准化,以此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帮助。
一、三全育人的基本内涵
当今教育学界对三全育人的具体含义已经形成了一种较为统一的内涵观点,其中全员育人的重点是参与的主体,着重强调每一位学生都是三全育人的主体,三全育人理念下主要包含三个层面,分别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与全方面育人。
(一)全员育人
全员育人主要是指高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家庭成员、社会公民等实施育人工作的主体都要正确树立育人意识,积极承担起学生的育人工作。并且,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学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其成长与塑造价值观的重要场景,因此,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行政人员等都肩负着学生德育教育培养的作用,共同合作,从而实现教学、管理与服务育人三者的高度统一。家长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对学生产生最大影响的育人主体,所以,家长要做好对学生进行教学培养的良好示范工作,能够认识到对学生进行一体化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三全育人的教育培养起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目的,因此,一切社会人员与政府等职能部门对学生都需要具有教育责任,都可以在学生工作内容、社会行为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育人工作。
(二)全过程育人
全过程育人是指对学生进行三全育人培养过程中需要涉及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过程,在学生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精心规划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的德育教学主要内容与实施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全过程育人就是要将德育的育人教学渗透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全过程中,将育人工作融入校园、家庭与社会生活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学生德育教育培养的延续与统一。在高校教育过程中,育人工作覆盖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在社会生活过程中,育人工作从毕业前延续至工作后,保证育人思想的统一;在家庭生活过程中,育人工作要渗透至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1]。
(三)全方位育人
全方位育人属于是育人工作一种对于空间的延伸,需要在进行育人工作中能够从校内开展到校外,通过校内校外、课上课下以及线上线下多平台多渠道,实现显性育人工作与隐性育人工作的有效结合,从而形成将德育教育融于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与服务之中的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策略
(一)明确资助对象
在精准化资助育人理念下,高校需要明确具体的资助对象,能够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课外活动、经济条件等方面进行数据的评估以及分析,能够及时关注和发现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在对学生进行资助中也要突出重点,以此来更加准确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2]。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资助中,高校可以对于成绩良好以及经济困难的学生分别给予奖学金、助学金以及贷款等方式进行资助,并且可以帮助这些学生进行创业实践,以此来确保学生的就业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提升。对于进步比较大的学生,也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资助措施,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课外实践创新活动当中,确保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于已经有实践经验以及创新能力的学生,高校还需要为其提供出针对性的实习机会,让学生的发展空间能够更加具有广阔性。
(二)确保资助可持续性
高校在对学生进行资助中,要保证资助策略所具有可持续性,在实际资助中,要保证能够为学生的发展得到持续性的关注,这样学生才能够在自身发展中得到稳定性的帮助。
例如高校可以对于困难学生开展免学费、免住宿费等特殊的资助程序,并且制定出具体化的标准以及条件,确保资助更加具有透明性以及公正性,高校还需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源,能够为学生建立起学生资助基金,在进行基金建立中,可以让优秀的校友或者是一些社会赞助商进行捐款,以此来帮助资金困难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能够确保资助具有可持续性,也能够构建起较为广泛的学校与社会的合作体系,确保学校和社会之间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3]。
(三)确保资助政策创新性
高校在精准化资助育人开展中,也需要保证资助政策更加具有创新性,在进行资助政策推行的过程中,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以及需求来针对性进行,能够采用不同的资助模式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资助工作。高校可以采用云平台技术来构建出精准化的帮扶机制,可以采用学生自主申请和数据分析互相结合的方式来为学生提供出更加具有个性化的资助服务方案,能够确保资助政策符合学生的实际特点,资助工作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及精准化的特点,以此来达成对学生的全面指导与支持。从而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确保高校精准化资助育人的效果得到全面落实,促进高校学生能够健康发展。
结束语
在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也需要制定出更加具有科学性的资助政策以及框架,需要加强对学生的资助,能够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资助,以此来助力学生的全面成长目标达成,还需要对实际的资助效果进行评估,确保高校自主体系能够不断进行完善,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确保全员育人理念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姜庆华,袁旭元. 高校资助育人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动因与图景 [J]. 江苏高教, 2024, (07): 88-95.
[2]邓淑月,郝海燕. 立德树人视角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优化路径探索 [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3, 39 (12): 21-28.
本文系2024年度白城师范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精准资助实施困境与对策研究—以白城师范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40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诗宇(1995.07-),女,汉族,吉林白城人,硕士研究生,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