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焦克婷
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
摘要:本文研究了在数字化环境下,如何有效实施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改革的实践。通过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大单元教学内容与流程,探索提升教学系统性、连贯性和互动性的新途径。分析改革实践中的具体策略与成效,旨在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优化学生学习体验,进而推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字化环境;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教学改革
在飞速发展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教学发展的基石[1]。教育数字化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更多可能,教师将数字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有效促进了课堂教学提质增效[2]。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的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局限性,知识点孤立、缺乏内在联系的问题日益凸显[3],难以满足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需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笔者积极探索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改革实践,旨在通过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内容与流程,打破传统教学的壁垒,提升教学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本研究以阜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校在大单元整体教学改革中的具体实践策略与成效,以期为同类学校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数字化环境与教学改革的时代呼唤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环境的普及,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空间。然而,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核心素养的需求。因此,探索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改革,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途径。
(一)信息化浪潮:重塑教育版图
在信息化浪潮的汹涌澎湃中,教育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形态与未来。这一时代背景下,数字化环境的普及为小学数学教学插上了翅膀,开辟了新的教学路径。
(二)资源富集:数字环境赋予新机遇
数字化环境的普及,如同一座宝库向小学数学教学敞开了大门。海量的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便捷的交互平台,共同构建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些资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更为教师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拓展了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三)传统局限:呼唤教学改革的号角
然而,在数字化环境带来的机遇面前,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知识点孤立、教学方法单一、学生主体地位缺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探索一种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知识孤立难成网,系统整合待加强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单个知识点的讲解与练习,忽视了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难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而限制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字化时代,学生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在复杂的信息环境中提取、整合并应用知识,而不仅仅是记忆孤立的知识点。
2. 教法单一缺互动,个性学习待拓展
传统课堂上,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即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单向的信息传递方式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同时,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忽略了学生个体差异,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字化环境提供了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在线课程、虚拟实验、互动游戏等,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学生主体被边缘,主动创造待激发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学生主动探索和创造的空间,应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数字化环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时,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将得到极大的释放。
二、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理念与实践
大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教学设计理念,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在数字化环境下,这一理念得以更好地实施。通过整合数字化教学资源,对大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重新设计和整合,打破传统教学中知识点孤立、缺乏内在联系的弊端。具体实践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数字化工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具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一)理念内核:系统构建与关联融合
在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核心理念下,我们具体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数学知识的系统化构建与深度关联。例如,在小学数学中教授“数与代数”大单元时,可以首先明确单元目标为理解整数、分数、小数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并掌握四则运算。接着,设计一系列由易到难的教学活动:从最简单的整数加减法开始,逐步引入分数、小数的加减法,再通过实际情境(如购物找零)引入乘除法,最后通过“数轴上的加减法”等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运算背后的逻辑联系。这样,不仅每个知识点都有了明确的定位,而且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得以清晰展现,形成了完整的知识网络。
(二)实践策略:数字化资源的深度融合
为了更好地实施大单元整体教学,我们积极利用数字化资源,如在线互动平台、教育APP、虚拟实验室等。例如,在讲解“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单元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的特征;随后,利用在线练习题库进行分层次练习,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推送个性化的习题;最后,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走进”图形世界,亲手操作测量工具,体验不同图形的测量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深度融合数字化资源的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设计:从零散到整体的转变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知识点孤立、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在教学设计上,强调“大任务、小步骤”的策略,即将整个单元的学习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都围绕单元核心概念展开,但又各有侧重。以“统计与概率”单元为例,可以设计一个“班级身高调查”的大任务,将其拆分为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等多个小步骤。在每一步骤中,都融入相应的统计知识和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实现从碎片化学习到一体化掌握的转变。
(四)实施成效:促进深度学习与全面发展
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深度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到了数学知识的魅力和价值[5]。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在“班级身高调查”项目中,学生需要自行设计调查方案、分配任务、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探索和挑战,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此外,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合作与交流,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改革实践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探索。该研究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相信这一改革实践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为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七、参考文献
[1]黄运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科幻画报,2020,(08):208.
[2]田银.教育数字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J].宁夏教育,2024,(05):36-37.
[3]崔琳.大单元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路径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4,(16):174-176.
[4]胡邢粉.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4,(03):48-49.
[5]邓凤霞.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大单元主题式教学设计分析[J].试题与研究,2024,(06):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