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论中国古代屏风绘画的形制与美学意义

作者

刘嘉懿

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西安市 710000

摘要:屏风是中国古代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其形制随时代发展而演变。在不同时期,屏风的功能与审美功能有变化,其中以宋代屏风绘画最为显著。宋代屏风绘画在秉承传统精髓的同时,展现出对艺术语言的深刻探索与不懈追求,细腻地呈现出自然之美与深远意境的和谐统一。宋代屏风绘画中体现出的构图、色彩、技法、意境等审美元素,不仅构成了一种具有东方美学特征的艺术形式,更成为中国艺术文化和审美精神在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例证。

关键词:屏风 重屏 中国画

一、“屏风”与“屏风画”

屏风是中国古代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室内装饰与空间分割。最早见于西周先秦典籍,西汉时期“屏风”一词正式出现。屏风起初用于遮挡门,后演变为装饰品,形制随时代变化。宋代屏风分为多种类型,如枕屏、落地屏风、灯屏等,其中座屏和枕屏使用较为频繁。

屏风也可以说是由器而画或画为器的器物。而绘画与屏风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说屏风画既是绘画在家具中的一种应用形式,也是绘画与家具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据《后汉书·宋弘传》记光武帝时“弘尝宴见,御坐新屏风,图画列女,帝数顾之。弘正容言曰:‘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帝即为撤之”。可见或书或画,不鲜见于屏风之上。

“屏风画”——屏风图像很早就出现了,在不少传世绘画作品中都有出现屏风,例如《勘书图》(南唐王齐翰)、《重屏会棋图》(南唐周文矩)、《捣衣图》(南宋牟益)等,屏风上的自然风景图像,其绘画手法细腻入微。

而屏风图像通常绘于人物身后,作为人物背景图像出现,在画面中占比往往也比较大。从屏风图像绘画中,可以清晰看出文人雅士浓厚的屏风情结,以及其对山水画的热爱与重视,文人雅士的情感思绪与屏风上的自然风景画紧密交织。

二、宋代屏风与屏风绘画的发展

中国古代屏风的形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屏风的审美功能也随之变化,从最初的摆设功能到后来成为一种陈设品,再到作为绘画创作题材而被广泛应用,屏风绘画表现出了一种对自然和意境之美的追求与表达。屏风绘画在宋代绘画中独树一帜,散发着独特的艺术光辉。

从形制上看,宋代屏风有向小巧便携性的方向发展,除了砚屏的广为流行的原因,还因为宋代是古代家具类型由席地型家具发展向垂足型家具的转折时期。 如《风檐展卷图》《绣栊晓镜图》画中均出现有摆在床头的宽矮小枕屏。

宋代屏风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部分,展现了古代绘画艺术的不同风貌。屏风最初是日常家具,但随着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人们的精神追求提升,屏风成为独立艺术形式。其题材多样,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

宋代文人画的兴起使山水画创作达到高峰,尤其是水墨山水屏风,追求朴素与雅致。屏风普及至普通家庭,成为广泛共享的艺术形式。同时,屏风与卷轴画结合,出现了多屏联展形式,主要描绘自然景观。诗、书、画三者融合,画家在屏风上题诗,增加了艺术价值。宋代屏风画展现了传统题材的新风貌和技法,呈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

三、宋代屏风画的艺术特点与美学特征

宋代屏风绘画继承了传统绘画的精神,并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特征,创造了具有东方审美特征和精神内涵的艺术形式。

宋代器物色彩由前朝的奢华繁复转向内敛深沉,体现了理学影响下的含蓄之美。例如,天青色瓷器、低对比度织锦和黑色家具等,均反映了这一审美趋向。画屏多用素绢和墨色,营造清幽雅致效果。素屏,即未装饰的屏风,反映了文人超然物外的心境。晁冲之和陈著的诗词中提到素屏,显示士人对其的喜爱。石屏则偏好黑白大理石和紫色虢石。这些艺术特征丰富了宋代屏风画的美学内涵,继承并发扬了传统绘画理论。

宋代屏风艺术呈现多样化,包括坐屏、挂屏等多种形式,工艺涉及鬃饰、鬆饰和金漆技术。文人参与提升了屏风的艺术价值,绘画、书法和纹样等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屏风,使其成为书画艺术的重要部分。辽金屏风以简洁结构、朴素装饰和优美造型为特点,特别是大同、宣化出土的壁画屏风,展现了彩绘技术的迅速发展。

宋代屏风画不仅注重对“意境”的营造,还强调装饰性和象征性,体现了中国传统绘画中“意”的最高层次表现。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与西方艺术理论中强调的“再现自然”存在本质区别。宋代屏风画在“意境”营造方面亦有表现,且主要体现在对自然之美与意境之美的表达上。以山水画屏为例子,宋代屏风画细腻地刻画自然之美与意境之美,借此传达作者深沉的情感与独到的思想,巧妙地将现实生活中的景物与个人生活感受融入艺术构思之中。强调了人们对于自然界客观事物认识、感受、想象和联想等精神层面上的追求。

四、结语

屏风的形制是绘画的载体,屏风画的审美内涵也是绘画的内涵,因此屏风画不仅是一个的艺术门类,更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进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宋代屏风绘画不仅继承了唐代屏风绘画中的丰富表现形式,而且在创作题材、艺术语言以及审美意境上都呈现出不同于前人的特点。

宋代屏风绘画侧重于写实技法,致力于展现自然之美与生活之美。宋代屏风绘画继承了唐代山水画的写实传统,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新的表现形式。宋代屏风画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山水画追求自然和谐与生活情趣的美学理念。在构图、色彩、技法等方面,宋代屏风绘画呈现出对自然之美与意境之美的追求和表达。在美学思想方面,宋代屏风画中体现出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审美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杜晨.画屏内外——浅析古代绘画中屏风图像的精神意义[J].人文天下,2021.

[2]赵悦君. 从“画中画”看宋人对山水屏风的使用习惯及取向[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20.

[3]张伟,徐涛涛.屏风制作材料的演变与文化内涵变迁[J].林产工业,2021.

[4]张钰晗.屏风绘画的艺术探讨[J].美与时代(中),2021.

[5]邓璐. 仕女屏风绘画探略[D].湖北美术学院,2018.

[6]朱新意. 试论屏风画形式语言的功能性演变与拓展[D].中央美术学院,2020.

[7]刘蓉蓓.宋代文人屏风的生活美学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

[8]张文强.屏帏精良与书艺辉映——宋代书艺与屏风的互动关系及其传播[J].大学书法.2017.

作者简介

刘嘉懿(1994.7-)男,汉族,籍贯:河北石家庄人,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22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中国画。研究方向:山水画创作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