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软基处理
陈启帅
海南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省海口市 571900
摘要:在公路工程中,路基是承载交通荷载的重要基础,软基的存在可能会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因此,进行有效的软基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软基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减少不均匀沉降,还能提高工程的整体安全性与耐久性。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与施工,能够有效降低软基对公路工程的不利影响,从而保障公路的长期使用效果。本研究将对公路工程路基软基处理的方法及其实施步骤进行详细探讨,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软土;施工方法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软基处理是确保路基质量与稳定性的重要环节。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包括排水法和加固法。排水法通过降低土体含水量,减少土壤的塑性,从而提高承载能力;加固法则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增强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进行图纸设计与场地勘查,以确定合适的处理方案。施工前需做好材料准备及工人培训,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在施工后,通过检测与评估软基处理效果,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为公路的安全运营奠定基础。
1.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软基处理的必要性
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软基处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软基土壤通常承载能力低,易发生不均匀沉降,这会导致路基变形,影响道路的平整度和使用性能,甚至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第二,未处理的软基在水分快速变化时,容易出现液化现象,进一步加剧路基的不稳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软基处理,通过提升土壤的承载力和减少沉降量,可以确保路基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寿命。第三,软基处理有助于降低后期维护成本,因为处理后的基础能够有效减少因软基沉降带来的破坏,从而降低频繁维修的需求。综上所述,合理的软基处理不仅是保证公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必要措施,也是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
2.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软基处理常用方法
2.1排水法
排水法是公路工程软基处理的一种常用技术,主要通过降低土体中的水分含量来提高土壤的有效承载力,该方法通常包括设置排水沟、井点降水、地下水抽排等手段。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加速土体中的水分排出,使饱和土层逐渐转变为干燥土层,从而减少土体的液塑性,提高其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在实际施工中,排水法适用于具有一定流动性的软土,如淤泥、淤泥土等,这些土壤在水分去除后,其物理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且可以大幅减小沉降高速。排水法的优点在于其兼容性强,可与其他软基处理方法结合使用,如与加固法同时进行,能够达到更理想的处理效果。
2.2换填处理法
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软基处理是提高路基稳定性和承载力的重要环节,其中换填处理法是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换填处理法主要是通过将软弱土层挖除,并用适宜的材料进行回填,来改善土体的工程性质。常用选材包括片石、未筛分碎石、碎石混合料等,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增强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操作中,当原土含水量较高时,可以采用土改良的方法,即在原土中添加水泥或生石灰,这种改良技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提升土壤的抗压强度和稳定性。水泥的加入可促进土体颗粒间的结合,提高整体强度,而生石灰则可以有效降低土体的含水量,同时改善其流变性和施工性。换填材料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土壤的特性及环境条件,确保所选材料具有良好的排水性和承载能力。
3.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中的软基处理具体步骤
3.1图纸设计与场地勘查
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前,图纸设计与场地勘查是软基处理的重要步骤,设计团队需根据工程要求及软基特点,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包括选择合适的软基处理方法,如排水法、置换土法或加固法等。在设计阶段,应参照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设计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充分考虑到后期的维护与管理。现场勘查是了解工程地质条件的关键环节。通过钻探和取样等手段,详细调查软基的土层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和地下水位等数据,并进行实验室土工试验分析,这些数据将作为设计依据,帮助工程师判断软基的稳定性及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还需评估周边环境及其对施工过程的影响,为施工准备做好全方位的风险评估,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1]。
3.2施工前准备
在进入施工阶段之前,充分的施工前准备至关重要,应组织专项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方法,明确各自责任和分工。根据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进行必要的材料准备,包括所需的土工材料、排水设备和加固材料等,确保所有材料符合质量标准,以避免因材料问题导致的施工延误或质量隐患。施工现场的布置和安全防护也是重要的准备工作。需要设置清晰的施工区域标识,进行必要的交通疏导,并配置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工人安全作业,同时务必做好雨季防护措施,避免因天气原因导致的现场积水或泥滑现象,影响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在这过程中,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应随时协调,保持沟通顺畅,确保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井然有序。
3.3施工过程
在软基处理的施工过程中,具体步骤和方法需要严格执行设计方案,并根据现场情况灵活调整。如果选择的是排水法,需合理布置排水管道,以加速软基水分的排出,同时控制地下水位。在此过程中,要确保每条排水管的安装位置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以提高排水效率。
如果采用置换土法,则需根据设计方案挖除软土,将其替换为具有更高承载力的土壤。施工中要注意土体的分层开挖,避免过快或过大面积的开挖导致周围土体的不稳定,在对加固法进行施工时,应精确控制夯实或注浆的深度和强度,确保加固效果符合设计要求。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并做好施工记录和监控,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变化,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后续步骤提供依据[2]。
3.4施工后检测与评估
施工完成后,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测与评估,以确保软基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首先,应开展沉降观测和土体强度测试,监测路基的沉降情况与承载力变化,确保其满足设计标准。针对不同的处理方法,还应进行相应的检验,例如排水性能测试或土体稳定性分析,以验证处理方式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其次,通过对施工过程的记录和监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软基处理的整体质量,找出潜在的隐患和不足之处。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以保证路基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这些检验与评估,不仅可以为该工程的后续使用提供数据支持,也为未来类似工程的软基处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最后,在完成评估后,应制定相关的维护计划,做好施工后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路基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性能[3]。
结语
在公路工程的路基施工过程中,软基处理是确保工程安全性和耐久性的关键环节。通过采用浅层加固、深层搅拌、地基置换等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降低沉降风险。此外,合理的排水设计和监测系统也有助于控制地下水位,从而提升处理效果。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软基处理的材料和方法日益多样化,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公路建设提供了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案。总之,充分重视软基处理不仅能够保障工程质量,还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为交通运输网的顺畅和安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敏.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路基加固处理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2,(30):134-136.
[2]王建成.软基路基处理技术在公路中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21,7(11):81-82.
[3]高苗苗.浅谈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的软基处理[J].四川水泥,2019,(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