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李端娇

漳州市江滨小学 363000

摘要:伴随教育理念持续革新,跨学科教学在教育领域日益受到关注。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开展跨学科教学,能有效打破学科壁垒,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创新思维。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深入探究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旨在为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借鉴。

一、引言

传统学科教学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与独立性,各学科间界限明晰。但现实问题复杂多元,需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在此背景下,跨学科教学顺势而生。小学语文综合性强,蕴含丰富的跨学科教学资源。通过跨学科教学,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互渗透融合,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空间中学习语文,提升语文素养。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意义

(一)助力知识融会贯通

跨学科教学有机整合语文与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知识。例如,学习描写自然景物的课文时,结合科学学科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学生能深入理解课文景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实现知识融会贯通。

(二)培育学生综合能力

跨学科教学活动中,学生需运用不同学科的思维与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综合分析、创新及实践能力。以 “传统文化” 主题的跨学科项目学习为例,学生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涉及语文阅读与表达、社会学科调研方法),并通过绘画、手工等艺术创作展示成果,全方位提升综合素养。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单一学科教学易使学生感到枯燥。跨学科教学引入其他学科元素,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在语文课堂融入音乐、美术等艺术形式,借助歌曲、绘画辅助课文理解,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积极性。

三、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策略

(一)立足教材,深度挖掘跨学科教学资源

1.语文与品德学科融合

小学语文教材诸多课文蕴含品德教育内容。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在引导学生学习字词理解、朗读技巧等语文知识时,可与品德学科中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等价值观教育相结合。通过讨论雷锋事迹,让学生领悟帮助他人的意义,在语文学习中塑造良好道德品质。

2.语文与科学学科融合

不少语文课文涉及科学知识,如《太阳》《月球之谜》等。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课文,引导学生探索科学奥秘。学习《太阳》一文,在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知识的同时,结合科学学科中太阳的构造、特点、作用等知识,借助多媒体展示、实验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了解太阳,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二)精心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

1.主题式跨学科学习活动

教师可围绕特定主题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以 “四季之美” 为例,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描写四季的经典文学作品,学习作者文字描绘技巧;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四季主题绘画创作,展现对四季的理解;音乐教师教唱有关四季的歌曲,让学生通过旋律感受四季魅力;科学教师讲解四季更替的科学原理。通过此类活动,学生从多维度全面认识四季,提升综合素养。

2.项目式学习

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过程中实现跨学科学习。布置 “我的家乡” 项目学习任务,学生需运用语文知识撰写介绍家乡历史、文化、美食的文章;运用数学知识统计家乡人口、面积等数据;运用美术知识设计宣传家乡的海报;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制作介绍家乡的电子演示文稿。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团队协作完成任务,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教师之间的合作

1.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

学校可组织不同学科教师组成跨学科教学团队,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实践。团队成员涵盖语文、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教师。教师定期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探讨学科融合方式。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时,各学科教师从自身学科角度提出建议与方案,共同完善教学活动设计。

2.开展联合备课

跨学科教学团队可开展联合备课活动。针对某一教学内容,各学科教师共同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探讨本学科知识与语文教学的融合点。以《曹冲称象》一课为例,语文教师关注字词教学、阅读理解与写作方法;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曹冲称象过程中的数学原理,如等量替换;科学教师从浮力原理等方面拓展讲解。通过联合备课,教师从不同学科视角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四)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跨学科教学

1.利用多媒体资源整合学科知识

多媒体资源丰富且直观,能以多种形式呈现不同学科知识。教师可利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创设跨学科学习情境。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时,播放西沙群岛风光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景象,同时插入海洋生物科普视频,将语文学习与科学知识学习相结合,增强学生学习体验。

2.借助在线学习平台拓展学习空间

在线学习平台为跨学科教学提供广阔空间。教师可在平台发布跨学科学习任务与资源,学生依据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教师发布 “环境保护” 跨学科学习任务,提供语文、科学、品德等学科相关学习资料,学生通过在线学习、交流讨论完成任务,实现跨学科知识自主建构。

四、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某小学三年级开展 “传统文化 —— 春节” 主题的跨学科教学活动,旨在通过多学科融合,让学生深入了解春节文化内涵,提升综合素养。

(二)教学过程

1.语文学习环节

语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春节诗词、散文,如王安石的《元日》,让学生理解诗词描绘的春节习俗与氛围。同时组织写作活动,让学生记述自家春节的过法,锻炼写作能力。

2.美术学习环节

美术教师指导学生制作春节主题手抄报、剪纸、年画等。学生收集资料,设计手抄报内容,了解春节传统元素(如福字、春联、鞭炮等)寓意,并运用美术技巧呈现,培养审美与艺术创作能力。

3.音乐学习环节

音乐教师教学生唱春节相关歌曲,如《恭喜恭喜》,让学生感受欢快节奏,体会春节喜庆氛围。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歌曲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综合实践环节

组织学生开展 “春节习俗调查” 活动。学生分组制定调查计划,运用语文所学采访技巧,采访家人、邻居,了解不同地区春节习俗。运用数学知识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调查报告,在班级展示交流。

(三)教学效果

通过此次跨学科教学活动,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春节传统文化。活动中,学生语文阅读、写作、表达能力得到锻炼,美术、音乐素养提升,同时培养了团队协作与实践能力。学生对这类教学活动热情高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显著增强。

五、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明确学科主次

跨学科教学中,要明确语文的基础学科主体地位。跨学科教学旨在更好地服务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无论融合多少其他学科元素,都不能偏离语文教学目标与任务,始终以语文知识和技能培养为核心。

(二)精准把握融合度

跨学科教学需把握好学科融合度,避免过度追求形式融合而忽视教学内容本质。并非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跨学科融合,要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跨学科教学的时机与内容。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时,要确保自然贴切,避免生搬硬套,以免影响教学效果。

(三)关注学生差异

学生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各异,跨学科教学中要充分关注这些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设计分层教学任务,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跨学科学习任务,鼓励深入探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指导与帮助,确保其在跨学科学习中有所收获。

六、结论

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是创新教学模式,具有重要实践意义。通过立足教材挖掘跨学科教学资源、精心设计跨学科教学活动、强化教师合作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等策略,能有效实现语文与其他学科融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综合素养。实施跨学科教学过程中,注意明确学科主次、把握融合度和关注学生差异等问题,确保跨学科教学顺利开展。随着教育改革深入,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将不断发展完善,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