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研析

作者

杨志钢

身份证号码:150202199310114511

引言

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能源紧缺的问题和对能源需求增长的形势,有必要在热能动力工程的建设中,以缓解能源紧张问题为切入点,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应用。因此,通过增强对炉内燃烧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可以节约能源,保证锅炉具有较高的利用率,推动热能动力工程技术的绿色化建设,促使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节能降耗影响因素

1.1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是火电厂节能降耗的关键,合理的热力系统设计可以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发电效率。例如,采用先进的热力循环、优化热力系统配置等。燃烧技术的改进可以降低燃料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如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优化燃烧器设计等。通过优化蒸汽参数,如提高主蒸汽温度、降低再热压力等,可以提高发电效率。循环水系统优化包括水泵选型、水泵运行方式调整等,以降低循环水系统的能耗。充分利用余热,如烟气余热回收、灰渣余热回收等,可以有效降低能耗。

1.2 设备选择与匹配

火电厂中各类设备的性能与匹配程度对能源利用效率影响显著。一些老旧火电厂在设备选型时,可能因技术局限或成本考量,选用了效率较低的锅炉、汽轮机等关键设备。例如,部分早期的锅炉热效率仅能达到 70% - 80% ,相比现代高效锅炉 90% 以上的热效率,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空间。此外,设备之间的匹配不合理也会导致能源损耗增加。当汽轮机的进汽参数与锅炉的蒸汽输出参数不匹配时,可能会使汽轮机无法在最佳工况下运行,降低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进而影响整个发电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1.3 运营管理因素

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节能降耗工作中,运营管理因素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火电厂设备的管理和维护直接关系到能源的消耗和利用效率。良好的设备管理能够确保设备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减少能源浪费。具体措施包括定期检修、维护、优化设备运行参数等。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有助于提高火电厂的运营效率。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减少人为错误导致的能源浪费。生产调度管理直接关系到火电厂的发电量和能源消耗。优化生产调度,合理安排生产任务,提高发电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具体措施包括调整发电负荷、优化燃料消耗、减少停机时间等。提高员工节能减排意识,使员工认识到节能降耗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通过宣传教育、考核奖惩等手段,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氛围。

1.4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节能降耗也有着重要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气温波动,影响机组运行效率。如夏季高温可能导致冷却水温度升高,增加机组能耗。空气质量对燃煤机组运行效率有一定影响。空气质量较差时,可能导致机组燃烧不完全,增加污染物排放和能耗。资源分布不均可能导致能源运输成本增加,影响火电厂的经济效益。合理布局能源资源,降低运输成本,有助于节能降耗。

2 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节能降耗影响因素解决对策

2.1 技术因素对策

研究先进的燃煤机组技术,提高燃煤利用率,降低单位发电量的煤耗。同时,研发高效清洁能源技术,如太阳能、风能等,以替代部分燃煤。通过改进热力循环系统设计,提高热效率。例如,采用再热循环、热电联产等先进技术,提高热能转换效率。对锅炉尾气、烟气余热、排污水等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如用于预热给水、加热锅炉燃烧空气等,降低能源消耗。通过优化燃烧过程,提高燃料燃烧效率,降低烟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如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分级燃烧技术等。针对节能减排关键环节,如脱硫、脱硝、除尘等,开展技术研发,提高环保设备的性能和效率。

2.2 设备优化

设备更新改造:对于运行效率低下、能耗高的老旧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新改造。选用高效节能型设备,如高效节能锅炉、汽轮机、风机、水泵等,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例如,将传统的低效锅炉更换为新型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可显著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设备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和检修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设备故障隐患,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同时,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使设备运行在最佳工况下。

2.3 运营管理因素对策

建立健全火电厂的运营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规范操作流程,确保生产过程安全、高效、节能。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提高设备运行效率,降低能耗。对老旧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高设备性能。根据负荷需求,合理调整锅炉燃烧参数,实现燃烧优化。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加强对运营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节能降耗意识。同时,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提高团队整体水平。加强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故障,降低能耗。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生产安全。

2.4 环境因素对策

改善环保设施,不断优化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施的技术与设备,全方位提高其处理效果,降低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像风能、太阳能等绿色能源应被广泛采用,逐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程度。在用水方面,着力优化用水系统,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减少工业用水量,大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进一步加大厂区绿化力度,多种植绿色植物,有效降低厂区空气污染,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5 政策与法规因素对策

密切关注国家关于节能降耗的政策法规,主动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政策法规,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内部节能降耗法规,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节能降耗责任。定期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节能降耗政策法规的认识,增强全员节能降耗意识。积极向政府争取节能降耗项目的资金支持,降低企业节能改造成本。加强与政府、行业协会的沟通与合作,关注行业动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共同推动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节能降耗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面临着能源紧缺的形势,热能动力工程技术应用要注重对能源的节约,缓解能源紧张的问题,推动工业生产的绿色化发展。在热能动力工程炉内燃烧控制技术的应用中,工作人员需加强对热能动力工程关键生产点的重视,对能源消耗问题进行有效防范,基于对分离器液位控制技术、给水控制技术的应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建立空燃比例连续控制系统,在双交叉先付技术的合理应用中保证工程运转安全和质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工程生产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未来,相关研究需进一步围绕高温材料、超低负荷灵活运行、多能互补等技术展开,推动火力发电朝着低碳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为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胡祥兴.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 ,2023(19):242-244.

[2]史圯 .火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分析 [J].电子技术 ,2023,52(03):214-215.

[3]郭红刚 .火电厂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的节能技术探讨[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2,12(10):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