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现状与转型
沈晓龙
巴州融媒体中心 新疆巴州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以及智能终端设备的大众化,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全媒体时代。每个个体都可以是新闻的见证人、发布者,个人可以利用自己的设备对新闻现场进行拍照并利用互联网进行传播,这个行为无意中完成了新闻的传播和阅读。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摄影记者失去了很多传统新闻环境下的优势,对其工作效果产生了一定冲击,本文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转型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现状;转型
引言:
媒体环境的变化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新闻的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摄影记者的工作方式和角色定位。新媒体时代的摄影记者不仅需要拥有专业的摄影技能,还需要具备丰富的跨界知识和创意思维能力,更需善于运用社交媒体等新渠道扩大影响力。转型的关键在于守正创新,不断挖掘专业深度的同时,拓展自身的内容生产能力、思维习惯及视野,跟进最新技术和趋势,将专业优势快速转化为图文、视频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不受制于人,重塑摄影记者专业权威,成为视频时代无人替代的专业之师。
一、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面临的困境
(一)缺少一手报道
传统的新闻媒体报道流程中,针对需要深入挖掘报道的事件,新闻记者会赶往事发现场,进行现场拍摄,之后结合了解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的逻辑优势对事件进行总结,客观合理的分析探究,摄影记者在其中主要负责拍摄图片,利用图片对事件合理报道,读者结合直观图片与文字描述能够完整的了解刊登的新闻事件,加深读者对新闻事件的印象。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人人都可以参与摄影,社交平台的普及使得现场照片可以快速传播。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新闻事件,现场的民众就可以第一时间摄影,并利用社交媒体进行新闻事件的转播。而摄影记者不能及时到达新闻事件的现场,难以掌握第一手资料。新闻的特殊的时效性导致媒体企业转而使用民众拍摄的现场图片,对摄影记者的人员需求降低。
(二)全民摄影冲击
在全媒体时代之前,媒体需要专业的摄影人士,强化凸显报道的专业负责,即利于大众深思,也利于提升媒体品牌认可度。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信息转向碎片化发展。一方面,现在的智能设备普及了智能摄影技术,提高了民众摄影的质量,降低了媒体行业的摄影门槛,每个人的照片都能在媒体的新闻报道中使用,降低了专业摄影技术在媒体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媒体受众的时间碎片化,降低了对新闻报道中使用的摄影照片的要求。最终导致媒体公司不再需要专业的摄影技术,既可以降低前期投资成本,又可以保证后期新闻报道的阅读不受影响。全民摄影对摄影记者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发展需求
(一)提高摄影技术
全媒体时代下,民众有更多获取新闻事件信息的渠道,也有更多的平台去表达交流个人想法,新闻媒体逐渐摆脱对文字形式表达新闻内容的依赖,转而更充分发挥摄影方式更直观的特点,强调图片视频更强的表现力,而且新闻摄影还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真实性,这些都使得人们逐渐重新重视起了摄影技术。摄影记者应该积极强化提升自身摄影技术的专业水平,提高摄影作品的质量与数量,通过摄影作品全面展现新闻事件,达到全面突出新闻事件主题的目的。媒体企业也应该积极接收并融合新媒体,推动媒体转型发展。
(二)满足受众需求
对摄影记者来说,全媒体时代既带来了困难与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的媒体企业在接收并融合新媒体的过程中,除了保留纸质媒介的发行,还诞生了众多新媒体平台和窗口,给摄影记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具体说,就是新闻事件需求量和新闻图片的需求量都在激增,对摄影记者的摄影作品量也在激增。媒体受众需要从摄影作品中获取信息和思想,摄影记者就该在摄影作品中传达适当的个人思想和独有的艺术灵魂。将摄影作品从简单的承载信息升华为作者思想与灵魂的结晶,突出摄影记者新闻作品的专业性,凸显摄影记者的专业优势。
另外,摄影记者需要不断更新掌握的摄影技术,一方面要提高静态摄影作品,即照片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学习并掌握动态摄影的技巧,学习并掌握现场直播、高空拍摄、音视频剪辑等技术。凸显摄影记者的专业优势,再配合专业的摄影设备和后期处理,才能制作出受到市场欢迎的优质摄影作品,才能避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三、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的转型措施
(一)提高专业水平
全媒体时代,基本上每个拥有智能设备的个人都能成为摄影师,虽然其摄影具有即时性等优势,但是其最大不足之处在于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因此普通群众的摄影作品难以达到良好的专业性,存在多种不足,如构图、角度、像素、光线等。这种情况下,普通群众的摄影作品,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如图片模糊、未能突出新闻要素、与新闻事实不符等。这些照片难以达到新闻报道要求,也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受。基于此,在全媒体时代环境下,摄影记者可以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专业水平,以更加优质的摄影作品赢得读者。具体来讲,摄影记者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的摄影技巧,比如常见的光线选择、图片构图等,不仅如此,摄影师还需要提高对新闻事件决定性瞬间的捕捉能力,也就是说抓住新闻事件的瞬间进行拍摄,以达到最佳的新闻报道效果,凸显新闻摄影的价值和意义。此外,摄影记者还需要从摄影作品中寻找相应的新闻主题,进一步凸显新闻的思想价值,强化读者的阅读感受,为社会传递新闻事实,达到最佳的报道效果。
(二)体现思想深度
全媒体时代,虽然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摄影师,但是其拍摄往往是随意、无意识的,不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思想价值。基于此,新闻摄影记者在全媒体环境下,就需要在作品中充分体现其思想深度,以优质作品赢得读者喜爱。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摄影师需要不断强化个人思想道德修养和摄影技术水平,并通过多次训练不断提高其个人拍摄技术水平。这种情况下,摄影师拍摄的作品,就能够与普通群众随手拍摄的作品区分开来,为实现有效的新闻传播打下基础,为图像新闻价值的真实性、时效性提供支持。
新闻摄影不仅要准确还原新闻现场,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要能够促进读者进行思考,达到良好的新闻传播效果。基于此,在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需要强化个人修养,注重结合实际进行转型,从摄影技术到选材进行控制,注重选择那些有思想深度的题材进行拍摄,为取得良好新闻传播效果、引导社会产生积极舆论打下基础,为凸显新闻摄影记者的重要作用打下基础。
(三)向全能记者转型
从单纯的摄影记者转化为全能型记者,是当前全媒体记者的发展方向。全媒体记者,指的是具备突破传统媒体界限的思维与能力,并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人才。例如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后,全媒体记者应当身兼数职,进行采集文本、图片、音频、视频信息等工作,然后根据新闻单位的需要进行新闻发布。摄影记者的知识技能也要从单纯的“点”发展到“面”。一个优秀的摄影记者除了具备精湛的摄影技术,还应当掌握熟练处理图片的能力,因为多元的产品才能够给大众带来不同的体验。
结语:总的来说,在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当下,摄影记者的转型是时代所需。在全媒体时代下,摄影记者面临的困境较为明显,要想提升自身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摄影记者就应当集中整合自身的能力,加强对新闻的把控,这样才能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士龙.全媒体时代传统摄影记者如何转型[J].新闻世界,2023(9):94-96.
[2]张之冰.摄影记者在全媒体时代的转型研究[J].记者观察,2023(11):136-138.
[3]武六红.全媒体时代摄影记者如何励精"图"治[J].记者摇篮,2021(10):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