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要点与配方施肥综合增产技术
王天宇
凌海市白台子镇经贸中心 辽宁省凌海市
摘要:花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耐瘠薄、耐旱、耐肥。可将花生种植到光照量较大、水资源充沛、土壤肥力强、土层深厚的沙质土壤中,也可在相对贫瘠的土壤环境中进行栽培。种植花生时,应结合其对于营养元素的具体需求,合理施加肥料,从而扩大花生栽培效益。本文首先对花生种植要点进行分析,而后提出了花生配方施肥综合增产技术,以此为花生作物的高效、高质量、低成本种植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花生;种植要点;施肥;增产技术
引言
花生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意义重大。花生因其生态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很多地区已开始大面积推广种植。花生种植技术简单,成熟期短,近年来已逐渐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途径。我国花生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种植规模的扩大,产量逐年增加。因此,应大力推广花生高产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同时加强配方施肥综合增产技术,以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1 花生种植技术发展趋势
以往的花生种植方法,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种植效果。而现代花生种植技术,则是关注于多条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比如,花生种植可以和家禽养殖形成一条高效的化肥循环产业链,提高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在花生生产上,采用传统的种植方法,产量较低。而在高产种植技术方面,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减少了农药的使用,减少了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从而推动了高产种植技术的发展,这是确保我国花生食品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不合理,农药滥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因此,在花生种植过程中采取科学的种植技术,既能有效地保护耕地资源,又符合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2 花生种植要点分析
2.1 科学选种
一是选育良种。培育花生壮苗,提高产量水平。种植人员应选择抗涝、抗旱、抗病、产量高、口感好的种子,淘汰霉变发芽的种子。二是科学处理。播种前应利用阳光科学晾晒,杀死种皮上的细菌。晒种可以提高花生产量,提前1d-2d出苗,晒后的种子还应及时催芽,合理测定发芽率。三是种子消毒,以消灭种皮上的细菌,减少病虫害的影响。种植人员可以利用药剂拌种。比如,可以使用多菌灵根据种子量的0.3%-0.5%均匀拌种,以有效预防根腐病、茎腐病。也可以利用肥料拌种。
2.2 精细整地
花生属于双子叶作物,并且具有半出土的特点,其发芽出苗以及最终结果均对土壤有着较高的要求,包括肥力良好、透气性较强、土质较为疏松、土层相对深厚。春季播种时借助地膜进行种植;冬季则需要针对坑土进行深耕。播种前期应当做到细耕多耙。深耕翻土时应将深度控制到25cm至40cm之间,提高土地的平整度,将其中的土疙瘩打碎,以此改善提墒保水效果,并实现保苗促苗的种植目标。
2.3 花生施肥
花生种植后,要定时施肥,这样才能良好生长。根据花生生长特性,合理调整肥料配比,提高肥料的营养价值。在花生苗期,应密切监测苗期生长情况,根据不同时期和需要,适时调整施肥量。施肥也要控制用量,不要为了提高产量而大量施用化肥,而应根据作物生长需求,科学搭配有机肥和化肥,才能确保花生长势。
2.4 种植管理
种苗播种后的管理非常重要,对种苗的管理要求很高。首先,在种子萌发的时候,要仔细检查种子的萌发情况,如果发现没有萌发,就必须重新播种,以确保种子的成活率。在花生苗期种植时,除了要做好土壤的肥力外,还要注意土壤的湿度、光照及温度。比如,北方地区气候较为干旱,应适时进行土壤灌溉,确保土壤的含水量满足花生生长需要。此外,还要经常除草,以免抢夺土壤中的养分,不利于花生幼苗的生长。在这段时间里,种植户要加强对花生幼苗的巡查,及时发现幼苗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幼苗质量。
2.5 浇水
根据花生较耐旱特点,在花生生长期间,控制土壤最大持水量在70%。同时根据“燥苗、湿花、润荚”的原则,适当增加或减少浇水量。苗期特别是幼苗长出4片真叶时,应适当减少水分浇施量,保持土壤干燥状态且不影响幼苗正常生理活动,促使植株深扎根系,获得矮而壮的幼苗;在花生果针形成期、入土高峰期,及时采用沟灌方式或喷灌、滴灌方式浇水,满足花生水分需求,促使开花下针。若自然降雨充沛,则及时排出积水,避免花生地上部分徒长;在结荚期,适当排水,避免水分过多引发荚果腐烂、茎叶徒长等情况。
2.6 病虫害防治
当花生出现根腐病时,其荚果与根部会出现腐蚀的情况。防治措施包括选取抗病能力强的花生品种;有效展开轮耕换茬作业;病害出现后,可喷洒甲基托布津。若花生出现茎腐病,其叶面上将会产生水浸状病斑与黑斑,逐步从叶片处蔓延至茎部,致使整株花生枯萎腐烂。防治方法为预先通过多菌灵进行拌种。出现软腐病的花生叶片表面将呈现出脱水枯萎状态,逐渐变为褐色。除了选取抗病性较强的花生品种外,还应及时在花期喷洒禾甲安。花生种植期间出现的虫害主要有斑潜蝇、蛴螬、地老虎、粘虫、蚜虫等,可通过灭虫药剂加以应对。
3 花生配方施肥综合增产技术分析
3.1 配方施肥
配方施肥对花生生长会产生多种作用,既可以保障经济效益目标实现,往往可以增产20%左右,一亩地增收超过200元,也可以充分提升化学利用率,保障花生产量增长。施肥数量、种类等,需要结合土壤肥力进行明确,有效保障花生健康生长发育。大规模花生种植中,对所有区域土壤养分进行精确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应当利用补偿方式,有效确定肥料需求。花生结荚期间对氮元素、磷元素吸收量很高,这时就需要加大农家肥施肥数量,合理使用化肥,有效保障花生生长需求。一般情况下,施肥应当坚持基肥为主,适当追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
3.2 叶面喷肥技术
花生叶面可以对营养元素产生很好的吸收作用,通过对叶面施肥借助叶子将营养物质输送到整个植株中,既可以提升肥料吸收效率,也可以节约肥料使用量,有效增加花生产量。花生生长是非常茂密的,叶面有着更强的吸收速度,如果外界连续下雨,土壤中水分含量超标,花生根部难以对营养物质吸收,通过叶面施肥可以产生良好的作用。在玉米生长期间中,应当对叶面施肥,充分提升光合效率,促使果实增大。
3.3 有机肥技术
大部分花生所处的土壤环境都是沙质土,其有机质含量非常少,结构性差,容易渗水和肥力流失,这就需要对土壤条件进行有效改善,增加有机质含量,更好提升土壤营养物质供给能力。有机肥可以对土壤环境进行有效改善,通过对有机质增加,促使养分足够,供给时间长,并且土壤越贫瘠,更加需要增加有机质。一般情况下,增加有机肥分为三种方式。第一,通过发酵加工将其放入到农田中进行沤肥;第二,秸秆直接放入种植区域,也可以使用秸秆和畜禽粪污发酵,将其制作成液体,可以喷洒到花生叶面上;第三,与化肥进行混合,将其施加到种植区域中,有效提升土壤肥力。因此,在具体使用中,需要结合花生种植的土壤环境对其进行合理选择,才能更好发挥有机肥的作用。
4 结论
综上所述,花生种植技术优化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工作,既要确保所采取的种植技术措施既能达到提高花生品质,又要确保其普适性。目前,我国花生种植无论是在技术选择上还是在社会上都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花生种植业应加速建立健全栽培技术体系,并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对种植技术进行持续优化改进。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选择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进行种植,保证种植环境能够满足花生的生长,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同时,也能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吕静. 花生优质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J]. 南方农业,2021(8):37-38.
[2] 黄乐红. 浅析花生套种玉米高产优质栽培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5):203-204.
[2] 李玉友. 浅析花生高质高效绿色栽培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57-58.
作者简介:王天宇,男,1989年10月,单位:凌海市白台子镇经贸中心,助理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