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与对策
曾亚茜
四川里伍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稳定。其中,内部审计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承担着监督和评价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职责,但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运营的复杂化,传统的审计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的需求。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不仅对企业自身的稳健运行至关重要,还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实际出发,分析了当前内部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旨在为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持。
1内部审计的定义与特点
1.1独立性与客观性
内部审计的核心优势之一,在于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部门通常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进行直接沟通,确保其相对独立性不受干扰。这种设置保障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客观评估和审查组织的内部控制及运营状况,从而有效隔离和消除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潜在影响。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建立在事实和数据的基础之上,确保审计人员以客观的视角全面审视组织的内部控制及运营状况,并提供精确的评估与建设性建议,以促进组织持续改进与成长。
1.2全面性与综合性
内部审计作为组织管理的重要手段,涉及多方面的全面审查,覆盖财务、运营、合规性等方面,审计人员的工作不止于审计财务报表的精准度,更扩展至组织效能、风险控制以及遵守法规等层面。审计人员通过深入分析业务流程,评估内控系统的实效,积极提出创新性建议,确保组织各项行为在高效管理监督下顺利进行。
2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问题
2.1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规范,独立性低。部分国有企业未按规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使得内部审计工作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干预、阻挠,影响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部分国有企业存在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混合办公的情况,如财务部门或纪检监察部门。有的内部审计机构很少开展内审工作,主要承担与外部审计沟通对接等工作。其次,内部审计制度缺失或不完善。部分国有企业未制定内部审计制度,或制度内容与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实际的契合度不高,难以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协同作用。最后,管理机制不完善,制度方法缺失。部分国有企业的管理链条过长,设置的审计机构比较分散,导致审计力量不足,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整体部署,难以形成审计合力。
2.2审计效率不高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问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首先,由于国有企业的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多样,审计任务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难度。审计人员需要对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审计,就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审计技能。然而,由于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审计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审计计划的制定、信息的收集、审计程序的执行等环节存在许多不规范和低效的情况,导致审计工作进展缓慢,审计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其次,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常常面临着被审计单位配合度不高的问题。国有企业作为政府所有的企业,其内部审计工作往往受到被审计单位的干扰与阻挠。被审计单位可能出于各种目的,如掩盖问题等,导致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受到许多阻碍和干扰,影响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3内部审计工作独立性不足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如果缺少独立性,将会引发以下问题:1)无法保证审计工作结果的公正性与客观性。如果审计部门工作不独立,其提供的审计结果也容易受主客观因素影响,不能真实展现国有企业经营发展情况。2)阻碍审计监督效能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责在于对企业开展的各种经济活动动态监督,如果其独立性不足,该职能将无法正常履行。3)如果审计工作长期缺少独立性,则容易引发各种风险,导致内控失效,不利于国有企业长远发展。
3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对策
3.1构建完善的内部审计工作体
为了将审计工作体系不完善的问题有效处理,让内部审计工作有序进行,应做好以下几点工作:1)科学划分审计工作权限与职责,国有企业应结合内部管理要求和评价标准,如任期经济责任、内部控制、风险防控、预算管理等,赋予内部审计人员对应的权限,同时还要避免矫枉过正,影响企业正常经营与发展。2)确定每年审计工作量。审计工作量的确定包括内部审计工作范畴、内部审计工作职责等,内部审计工作范畴包括财务收支审计、预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3)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流程,在流程中确定内部审计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避免工作被无限延长。4)制定内部审计保密机制,如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中,对于保密文件和处罚标准提出具体要求,获取的重要资料和保密协议,应严格按照保密流程进行审核,避免重要信息泄露。
3.2提升审计效率
1)推行技术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是提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举措。引入先进的审计技术和工具,推动审计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通过采用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审计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从而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2)强化风险。管理和预防机制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至关重要。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潜在风险的监测和控制,能够提前发现和应对审计风险,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3)加强外部资源整合和合作是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策略之一。建立与外部专业机构或专家的合作关系,可以借鉴外部审计经验和资源,提升审计工作水平和效果。
3.3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是确保审计结果公正、客观,并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关键。以下是提高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具体做法: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国有企业应保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专职专岗,坚决杜绝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兼任,以避免审计人员因兼职而带来的利益冲突和偏见。同时,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并秉承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执行任务时保持独立观察,客观判断和分析问题。2)确保内部审计业务独立性。国有企业应确保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专注于审计业务,不负责审计工作之外的工作,不涉及企业经济业务和运营管理,以确保审计工作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结束语
针对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提升需求,通过实施一系列具体且有针对性的策略,包括培训审计人员、加强资源配备、保障审计独立性,以及更新审计方法和工具,可以显著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有效性。这些策略的综合应用将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加健全和高效的内部审计体系,确保国有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卉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完善[J].中国中小企业,2022(2):81-82.
[2]黄婧.管理会计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4(4):61-64.
[3]陈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8):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