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历史复习课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

何伟

江西省高安中学 330800

引言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高考改革的深入,高中历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那么如何在历史复习中突破传统的知识灌输模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体系,提升历史学科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概念视域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高中历史复习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知识迁移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研究和实践。

一、单元统整架构,时空脉络重构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以大概念为指导,打破传统按章节割裂复习的模式,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构建跨时空的知识网络体系,是实现知识系统化整合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梳理单元内不同历史时期的核心事件、重要人物和关键转折点,形成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学生在宏观把握历史进程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种单元整体性设计能帮助学生跳出碎片化知识点记忆的桎梏,从更高层面领悟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规律性,培养学生纵向贯通、横向联系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宏观时空观念[1]。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的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把握该时期政权更迭演变的总体脉络:即北宋与辽、西夏对峙,南宋与金并立,最后元朝统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各阶段的标志性事件:如澶渊之盟、靖康之变、蒙古崛起等,剖析其前因后果及重要影响。同时要关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呈现出的新变化,如北宋改革、理学复兴、经济重心南移等。通过时空脉络重构,学生能形成该时期发展演变的整体性认识,深化对多民族国家发展主题的理解。

二、单元问题统领,探究链条构建

围绕单元的核心概念,设计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问题链,以单元统领性问题为主线串联历史知识点,引导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落实以学定教、精讲精练的关键所在[2]。问题设计要体现单元主题的整体性,既包括贯穿始终的宏观问题,也涵盖聚焦具体知识点的微观问题,通过递进式问题链的构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启迪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基于单元视角分析历史现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还是以《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单元为例,可以设定“多民族如何实现从并立到统一”这一核心问题,作为单元主线,在此统领下,设计层层深入的子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如两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揭示多民族并立格局下宋朝的应对之策;再如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等,分析宋朝统治危机的缘由;又如辽夏金元的民族政策特点,理解多元文化交融趋势。通过问题链条的构建,学生能对该时期多民族关系的发展脉络形成清晰认识,领悟“分合”规律,加深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这一核心概念的把握。

三、单元史料整合,实证体系建构

将原始史料作为单元教学的重要载体,围绕单元主题甄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图像资料、实物资料等,构建起完整的史料证据体系,是培养学生史学方法、提升学生史料素养的必由之路。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单元内史料的系统整合与比较分析,训练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证意识。同时,通过营造史料探究情境,让学生在多角度、多层面体验历史情境的基础上,加深对单元核心概念的理解,提升历史解释力和价值判断力[3]。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精选《宋史》、《辽史》、《金史》、《元史》等正史资料,以及《清明上河图》、《文姬归汉图》、《蒙古人狩猎图》等图像资料,设计体现时代特点的史料专题,引导学生开展多维探究。比如,通过对比《宋史》和《辽史》中有关澶渊之盟的记载,分析宋辽矛盾的根源;通过解读《宋会要》、《朱子语类》等,了解南宋偏安时期社会经济文化的变迁;通过分析《马可波罗游记》等,揭示元朝疆域的空前广阔。学生在史料实证中,能提升历史阐释能力,强化价值评判意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

四、单元评价设计,素养整体测评

基于单元教学整体性,构建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是深化单元复习效果、检视学生学科素养的关键环节。评价内容既要关注学生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学科方法、价值认同等学科素养的生成状况。教师要采取论文写作、史料分析报告、历史辩论、情景剧表演等多样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在单元复习中实现知识、能力、价值观的融会贯通,达成全面发展。本单元涉及多民族关系演变这一重大历史主题,教师可采取主题论文写作的方式,引导学生探讨“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评估学生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能力。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北宋变法利弊”主题辩论,考查学生运用史料论证的能力。或者,让学生以“东京梦华”为题创作历史剧本,在体验宋代市井生活的同时,评判学生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解释能力。此外,教师要注重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增强评价的开放性,如开展“我心目中的历史人物”评选,引导学生在争论和反思中加深对人物的多元认识,通过单元整体测评,学生能反思自身学科素养的成长,树立终身学习历史的意识和能力。

结束语

大概念视域下的高中历史复习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学模式创新,它强调历史知识的内在逻辑和整体把握,注重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未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智能技术的应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还可以与网络平台、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化、沉浸式的学习体验,不断推动历史教学的变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夏敏,于翠霞.基于主题意义的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5,(09):40-41.

[2]蒋军亮.主题意义下高中历史单元整体教学[J].中学历史教学,2025,(09):40-42.

[3]林泗友.单元整体视角下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策略探究[J].高考,2025,(2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