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平
湖北省恩施州巴东县妇幼保健院 444300
引言
随着医疗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妇产科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已从单纯医疗转向身心整体照护。当前妇产科临床护理中,重技术操作、轻情感支持的现象仍较普遍,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频发,护患沟通不畅导致纠纷时有发生,亟需通过强化人文关怀弥补护理短板,回应患者多层次健康需求。
1 妇产科护理与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
妇产科护理以女性生殖健康为核心,涵盖孕期、分娩、产后及妇科疾病诊疗等全周期照护,其服务对象兼具生理特殊性与心理敏感性,对护理的情感需求远超普通医疗场景。人文关怀作为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体现,以尊重人的尊严、价值和需求为内核,在护理领域表现为对患者生理痛苦的缓解、心理状态的关注、隐私权利的保护及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二者的理论融合源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强调医疗服务不仅要治愈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情感体验与社会适应,这与护理学“以患者为中心”的本质理念高度契合,为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实践提供了伦理依据与理论支撑。
2 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现状与问题
当前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实践仍处于不均衡发展状态。部分医疗机构及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存在偏差,将其等同于简单的态度温和,忽视其在诊疗全流程中的系统性价值。临床实践中,人文关怀措施多停留在形式化层面,如环境美化等表层服务,对患者孕期焦虑、产后抑郁、妇科疾病患者隐私顾虑等深层心理需求缺乏针对性干预。护患沟通存在明显不足,问诊流程机械化、病情告知缺乏共情表达,导致患者信任感缺失。同时,护理工作负荷过重、人文关怀培训体系不完善、评价机制缺失等现实因素,进一步制约了人文关怀的落地质量,部分患者因未获得足够情感支持而产生就医体验不佳、治疗依从性下降等问题。
3 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路径
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深度落地需构建多层次、全周期的应用体系。首要任务是强化认知赋能,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多样化培训形式,提升护理人员对人文关怀核心内涵的理解,将尊重、共情、包容等理念融入护理操作与决策的每个环节。其次需推进流程精细化优化,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定制方案:为孕期高危产妇建立心理干预档案,提供一对一情绪疏导;为分娩产妇配备导乐师实施全程陪伴,给予生理支持与情感鼓励;为产后女性开展育儿指导与心理调适课程,缓解角色转换压力;为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进行隐私保护说明,术中减少不必要暴露,术后关注康复期心理状态。同时要健全共情沟通机制,推行“主动问候-耐心倾听-清晰解释-及时反馈”沟通模式,使用通俗语言解读病情,允许患者充分表达疑虑。
4 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应用效果的评价
4.1 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对患者产生多维度积极影响。在生理层面,个性化护理方案的实施能有效减轻患者诊疗过程中的不适感,如分娩期的陪伴式护理可降低产妇疼痛感与应激反应,术后针对性康复指导能加速身体恢复进程。心理层面更为显著,通过持续的情绪疏导、共情沟通及隐私保护,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得到明显缓解,孕期女性的心理压力减轻,妇科疾病患者的羞耻感与顾虑消除,进而增强治疗信μL0 。同时,人文关怀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清晰的病情解释、尊重的服务态度让患者感受到被重视与理解,显著提高就医满意度和治疗依从性,减少因沟通不畅导致的抵触情绪,促进患者主动配合诊疗计划,为疾病康复和健康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4.2 对护理人员的积极影响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深化应用对护理人员自身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首先,通过系统的人文关怀实践,护理人员的职业认知得以升华,从单纯注重技术操作转向兼顾患者身心需求,增强了对护理工作价值感与使命感的认同。其次,共情沟通能力与专业素养同步提升,在与患者的深度互动中,护理人员逐渐掌握情绪识别、有效倾听、个性化回应等技巧,沟通效率与质量显著提高。同时,积极的护患互动反馈减少了工作中的负面情绪,患者的认可与信任缓解了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提升了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幸福感。此外,人文关怀实践推动护理人员主动学习心理学、社会学等跨学科知识,促进专业能力全面发展,为职业晋升与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形成“关怀实践—能力提升—职业成长”的良性循环。
4.3 对医院整体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
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有效渗透对医院整体护理质量具有全方位提升作用。从服务品质看,人文关怀的规范化实施推动护理流程从“疾病导向”向“患者需求导向”转型,细化了诊疗各环节的服务标准,使护理服务更具温度与精准度,整体服务水平得到系统性优化。从护患关系维度,共情沟通与个性化关怀减少了误解与冲突,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营造了和谐的就医氛围,提升了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与美誉度。从品牌建设角度,妇产科人文护理的特色实践成为医院差异化竞争优势,增强了患者就医选择倾向性,助力医院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同时,人文关怀理念的推广带动全院护理团队服务意识提升,促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完善,为医院护理学科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实现护理质量与患者口碑的双重提升。
结语
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的应用是医疗服务人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研究表明,通过强化认知、优化流程、完善保障等路径落实人文关怀,能有效改善患者身心状态,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增强医院护理质量与品牌影响力。人文关怀并非抽象概念,而是可通过系统化措施转化为实际成效的护理范式。未来需持续深化人文理念渗透,推动妇产科护理向更具温度与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秋.心理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4,11(04):123-125.
[2]田婧,卜颜萍.人文关怀在产科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评《妇产科护理查房手册》[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09):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