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程序化治疗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
张武莉 吴淑娟 贺大银 周凌龙*通讯作者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一医院 湖北襄阳 44100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指不同因素作用下胰岛素绝对缺乏、相对缺乏以及拮抗激素增加等诱发血糖浓度明显增高、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所出现的一组酮血症、酮尿症、代谢性酸中毒综合症状,发生因素与中断治疗、胰岛素突然减少或合并其他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事件紧密相关,且疾病症状具有一定突发性,病程发展较为迅速,严重威胁生命安全【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 2024 年 5 月至 2025 年 5 月急诊科收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收治时间先后顺序进行1-100 编号,前50 例作为对照组,患者男/女 =27/23 例,年龄范围涵盖:(49-70)岁,平均值: (60.32±3.17) .岁,后50 例作为观察组,患者男/女 :=28/22 例,年龄范围涵盖:(50-70)岁,平均值: (61.08±3.43) )岁,基础资料 P>0.05
1.2 方法
简要了解患者病史、监测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情况,尽快完善血常规、血糖、尿常规、尿酮体、心肌酶、血气分析等相关指标。对照组行常规急诊治疗,纠酸、补钾、控制感染、降糖等干预。观察组采纳急诊程序化治疗:1)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权威酮症酸中毒有效治疗程序,结合临床资料建立个体化程序标准。2)尽量选择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建立静脉通路,应用输液泵开展静脉快速补液(1-2 小时快速补液),并连接胰岛素泵开展补钾、纠酸药物干预,针对严重血容量下降患者采用24 小时静脉补液4000-5000L 方法治疗,针对出现严重失水患者补液量应达到 6000-8000ml 标准,针对老年患者、心脏或肾脏疾病患者实施中心静脉压监测,并每 4至6 小时输入 1000ml 生理盐水,或指导患者口服补液(将补液量的1/3 或1/2 经口补充,不能经口进食、进水患者以鼻饲干预方式完成),利用输液泵控制液体速度,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每小时尿量,依据结果判断是否实施小量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扩血管药物干预;依据患者血压、心率、尿量、外周循环等参数确定后续液体输注量及速度。3)针对病情严重患者首先实施静脉推注胰岛素 0.1U/kg 干预,后持续泵入小剂量胰岛素0.1U(kg/h) ;针对1 小时后血糖控制不足 10% 患者在补足液体量的基础上,增加胰岛素剂量 1U/h 。针对血糖下降至 11.1mmol/L 患者将生理盐水调整为5% 葡萄糖溶液或 5% 葡萄糖盐水 (2-4g 葡萄糖加入1U 胰岛素)进行治疗,维持血糖水平。4)肾功能、血钾指标正常患者,每升液体中加入1.5 至 3.0g 氯化钾,保持血钾浓度,2 小时监测1 次相关指标,必要时开展补镁干预;针对治疗前血钾在 <3.3mmol/L 范围患者,应首先开展静脉补钾干预,当血钾指标达标后实施纠酸、泵入胰岛素干预,防止恶性心脏骤停、呼吸肌麻痹、心律失常症状【2】。5)监测患者 24 小时出入量,鼓励心肾功能不全患者以口服补液方式为主,2 至 4 小时监测 1 次血糖、肾功能、血气分析、电解质指标,血糖持续控制在 8.3-11.1mmol/L 范围患者积极开展并发症预防干预。例如:预防休克、感染、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肾衰竭、脑水肿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以及急诊抢救治疗效果数据,观察差异表现。
1.4 统计学分析
借助SPSS24.00 系统行专业分析,当中计量数据计均数 ± 标准差,两组差别比照运用 t∖ 、 x2 检测,计数数据运用(
, % )代替,统计学研究成立即 P<0.05 。
2 结果
表1 比较两组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血糖达标时间以及急诊抢救治疗效果(
, n=50 )

3 讨论
常规急诊治疗主要以小剂量胰岛素应用、慎重补碱、快速补液等干预措施完成,无每个时间段的治疗重点清晰定义,未能细化补液量、胰岛素量及实施时间节点【3】。
急诊程序化治疗通过权威文献数据支持及临床实际病例分析,明确铜性酸中毒典型病因及发病机制,使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迹可循,严格把控病情变化节点,依据患者实际症状表现开展相应治疗。酮症酸中毒发生后会因为机体血液浓缩、容量减少、肾脏前负荷不足、葡萄糖及酮体难以通过肾胀排泄等因素进一步加重病情。急诊程序化治疗可以在 1 至 2 小时内实施补液,并根据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给予静脉推注或小剂量胰岛素滴注干预,促进血糖水平平稳下降,恢复生理机能,避免血糖下降速度过快出现低血糖现象。急诊程序化治疗能够掌握关键治疗时机,在最初 4 至 6 小时内降糖、恢复血容量、纠正电解质混乱及酸碱平衡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并重点关注血钾水平,防止严重低钾影响患者心脏功能,进而实现控制血糖水平,促进酮体消除治疗目的。注:为了保护患者重要器官功能,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协调治疗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致命并发症,降低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亚平.急诊程序化治疗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5,10(10):74-77.
【2】 许彬彬,许建民,陈巧双. 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对临床指标、血糖波动、胰岛素用量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 糖尿病新世界,2024,27(16):192-194,198.
【3】 江小昱,李百来,阙茂棋. 两种胰岛素用药方式治疗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血糖水平影响分析[J]. 糖尿病新世界,2025,28(5):5-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