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儿童发展视角下安吉游戏故事内涵解析及关键特征研究

作者

刘晓晴

沈阳大学 110000

随着安吉游戏理念的进一步推广,作为安吉游戏模式中的关键环节——游戏故事也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在幼儿教育领域,安吉游戏故事以其独特魅力引发广泛关注与深刻变革。它打破传统桎梏,让儿童在自由探索中释放天性、建构经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把握安吉游戏故事的内涵与特征,对深化学前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安吉游戏故事的内涵解析

传统意义上的游戏多以成人主导的规则传承为核心,其叙事逻辑以展示性为主,幼儿在其中的角色更多是被动参与者而非创造者。而安吉游戏与传统的游戏恰恰相反,安吉游戏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安吉游戏通过“ 幼儿在前、教师在后” 的模式[1]将游戏主导权交还幼儿。安吉游戏故事就是安吉游戏中的一个环节,强调幼儿在自主游戏后的探讨和反思。

《3—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2]。安吉游戏故事就充分体现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理念。整个安吉游戏故事从游戏前准备、游戏中探索到游戏后总结,都围绕游戏展开,真正把游戏当作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本活动,让孩子在游戏里快乐成长。

基于此,安吉游戏故事颠覆了传统的游戏幼儿被动的现象,它是基于幼儿绘画等表征方式的探究活动,又是师幼、同伴之间围绕绘画作品及故事的充分互动,还是幼儿游戏经历的回顾、反思、叙述和表达。

(一)安吉游戏故事是基于幼儿绘画等表征方式的探究活动。

幼儿绘画等表征方式即幼儿以直观形象的符号、语言等,将游戏经历、情感体验、思维过程外化的独特方式[3]。绘画时,他们用色彩、线条构建游戏场景;语言讲述中,用稚嫩话语串联游戏情节,这些都是幼儿理解世界、传递想法的前语言文字的表达。从教育视角出发,它为教师打开了洞察幼儿内心的窗口,帮助教师透过画面、语言,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品质、社交能力与情感需求。

(二)安吉游戏故事是师幼、同伴之间围绕绘画作品及故事的充分互动。

幼儿通过绘画、符号、语言等方式记录游戏经历形成游戏故事后,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围绕这些作品展开深度对话、交流与探讨。在互动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分享游戏中的发现与感受,还能在倾听同伴观点、回应教师提问的过程中重构认知,教师则借此深入理解幼儿的思维逻辑与发展需求[4]。这一互动模式具有独特价值。从幼儿发展角度看,互动为幼儿提供了语言表达、社会性发展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平台。

(三)安吉游戏故事是幼儿游戏经历的回顾、反思、叙述和表达。

幼儿在游戏结束后,通过语言、绘画、符号等多元的方式,将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重新梳理。在回顾环节中,幼儿凭借记忆再现游戏场景与过程,在反思时,他们会思考游戏中遇到的困难、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原因,而之后的叙述与表达则是将内心的思维活动外显化,向同伴、教师分享游戏故事。这种对游戏经历的回顾、反思、叙述和表达,具有独特价值与特点。其一,它是幼儿认知发展的重要路径。其二,该过程有助于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其三,它构建了幼儿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让教师得以深入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为个性化教育提供依据。

二、安吉游戏故事的关键特征

游戏课程化重视将幼儿自发、零散的游戏活动,转化为具有教育目标、系统规划的课程内容,强调以游戏为核心。安吉游戏故事作为游戏课程化的典型代表,也重在通过记录、拓展幼儿的游戏经历,搭建从游戏实践到课程建构的桥梁,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深度反思中获得经验的系统化和提升[5]。因而具有情境的真实自然性、评价的自我实现性这两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情境的真实自然性

所谓情境的真实自然性,是指游戏故事所反映的情境是幼儿在真实的游戏场景中自然发生的,没有经过成人的刻意干预或预设。安吉游戏故事情境的真实自然性具体体现在游戏场景中、幼儿行为上和问题解决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游戏场景方面,安吉游戏故事中的游戏场景通常是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或室内活动室,这些场景布置自然、丰富,有各种真实的材料和设施。其次,在幼儿行为方面,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是真实自然的,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进行游戏,没有受到成人的过多干涉。最后在问题解决方面,安吉游戏故事中常常会出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幼儿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也是真实自然的,他们会运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和创造力,尝试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评价的自我实现性

安吉游戏故事中评价的自我实现性,是指幼儿在游戏过程中,通过对自己游戏行为、成果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实现自我认知的提升和自我价值的认同,进而促进自身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安吉游戏故事中的评价的自我实现性具体体现在幼儿自我评价、同伴间相互评价、教师引导下的评价这三个方面。

首先在幼儿自我评价方面,幼儿在讲述游戏故事时,会对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自我评价体现了幼儿对自己游戏成果和能力提升的认可,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其次在同伴间相互评价方面,在分享游戏故事时,同伴之间会互相评价。同伴的肯定和建议能让幼儿从不同角度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他们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最后在教师引导下的评价方面,教师在幼儿评价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游戏行为,进一步实现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程学琴.放手游戏,发现儿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32-

3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3.

[3]程洁.安吉游戏:一场引领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教育变革(上)——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访谈[J].学前教育,2025,(Z1):27-35.

[4]张雪.安吉游戏背景下 4~5 岁幼儿自主游戏故事中绘画表征行为的研究——以 D 市某安吉游戏试点幼儿园为例[J].早期教育,2023,(43):25-30.

[5]丁文.幼儿园游戏故事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20(1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