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农民画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焦忠玲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第二十幼儿园 716000
摘要:中国民间艺术具有诸多瑰宝,陕北农民画便是其中之一。炽热的色彩、奔放的线条、受到人民群众一致好评。近年来部分幼儿园教师在探索如何将陕北农民画运用到美术教学活动中去,让幼儿解构其艺术符号,让民间艺术在童心中焕发新生。在本文中将会重点针对运用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陕北农民画;幼儿园;美术教学;运用策略;有效性
陕北农民画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其色彩张力、符号叙事、造型稚拙都迸发出了生命力,体现了农民质朴的审美表达。这是黄土高原的生活史诗,已然成为文化记忆的载体和民间智慧的结晶。其绘画材料来源便捷,绘画技法日臻完善。这都为其社会化的推广和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开展农民画渗透活动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陕北农民画对幼儿园的美术教学活动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本文中将先分析其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运用策略。
一、陕北农民画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作用
(一)培养幼儿的文化和身份认同
陕北农民画具有独特的区域特征,题材鲜活,描绘了黄土高原的婚丧嫁娶、耕作社火。在该地区的幼儿园如果将农民画作为美术教育的素材和形式,将会让幼儿更加深刻地了解陕北地区的经济现象、文化现象以及社会背景,补上乡土教育的一课,逐渐培养幼儿的文化身份认同。
(二)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意识
教师在针对陕北农民画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会将其元素进行拆解,形成多个图形模块,让幼儿进行拼接。这可以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和意识。教师甚至还可以结合泥塑、布艺拓印来让幼儿进行更加多样化的创作活动,打破平面绘画的限制。幼儿会认识到美术创作往往是立体和平面的有机结合。
(三)促进幼儿的情感培育与发展
陕北农民画的很多题材直接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农民画《全家福》会让幼儿有更加强烈的家庭归属感,《丰收的喜悦》会让幼儿有收获果实的快乐。教师带领幼儿进行集体创作,让幼儿合作绘制诸多图画,从而强化归属感。教师鼓励幼儿用明快的色彩宣泄情绪,表达自身的真情实感。这都对幼儿的情感培育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四)激活并强化幼儿的审美能力
陕北农民画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另一重作用是可以激活幼儿的审美本能。3~6岁的儿童对色彩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对美的事物和图画有独特的理解。教师在带领幼儿鉴赏农民画的时候会让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和表达,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让幼儿通过分析其色彩、造型和线条来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和绘画技巧等等。
二、陕北农民画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策略
(一)营造沉浸式艺术环境,开展陕北农民画鉴赏活动
要提高陕北农民画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质量,就要让幼儿深入地了解陕北农民画,对其创作背景、表达形式、内容特点、现实映射开展一系列的鉴赏活动,并为其营造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环境。园区内大厅、走廊、以及各班级美工区,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接受能力和理解程度,设置不同层次内容的陕北农民画区,并陈列与陕北农民画相关的实物,教师们搜集、临摹、自创与主题相关的农民画、并利用皮影、影视道具、剪纸窗花和极具陕北特色的窑洞等其他造型丰富环创装饰,在教学活动中带领幼儿欣赏介绍陕北农民画的绘画材料、内容、情境等等。有条件的情况下教师还可以导入更多数字化的资源来进一步渲染相应的体验情景,如展示扭秧歌动画、劳动图片、农民绘画纪录片、AR情景短片等等。帮助幼儿直观地鉴赏和了解陕北农民画,促使他们更好的开展相关的美术活动。
(二)深入运用陕北农民画,开展主题式项目化绘画活动
教师应当深入运用陕北农民画来强化相应的绘画工作。教师可以提前设计“农民画体验之旅”的绘画主题,搜集与之相关的绘画作品和现实实物,带领幼儿依次开展陕北农民画鉴赏项目、认识绘画材料及工具参与绘画竞赛和绘画游戏活动、以及陕北农民画色彩感知训练活动、春耕夏长秋收冬藏连环画创作活动等等。这些活动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独立操作的空间。每个活动即代表一项独立的任务,需要幼儿以团队或个体的形式来进行实践探究。教师则需要加强引导,并提供建议和绘画资源,便于幼儿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探究活动。在进行美术教学活动前,教师们研讨绘画主题,制定绘画项目,布置绘画任务。根据年龄分阶段编制园本教材。小班幼儿从认识色彩、学习涂色开始过度到中班。在此基础上,增加到线条练习和涂色添画。过渡到大班后,尝试临摹作品和完成简单的构图创作。由难到易,逐步了解、观察、想象直至完成创作。这样可以更好的贴合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特点,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让幼儿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柔和与运用。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主观能动性,让幼儿独自设计纹样密码、人物五官、服饰部件、典型意象等等。教师在进行项目活动设计以及项目实操的过程中要紧扣主题,及时获悉幼儿需求,根据陕北农民画的创作规律和技巧来引导幼儿进行多样化的绘画活动,从而进一步强化陕北农民画运用活动,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开展美术教学评价与延伸活动,扩大陕北农民画运用范畴
在陕北农民画运用的最后阶段,教师要带领幼儿开展相应的教学评价活动以及拓展延伸活动,确保可以取得更多的实践运用成果,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总结意识。让幼儿对课堂上所学到的陕北农民画相关的绘画技巧、表达方式进行总结和讨论。教师可以开展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类活动。前者需要教师认真观察幼儿的作画情况、课堂讨论情况、合作探究情况,并且进行一对一评价、问题评价、小组讨论式评价,确保教学评价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还可以录制视频、音频,记录幼儿在陕北农民画鉴赏和创作中的点点滴滴,形成成长档案袋。后者则需要教师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幼儿的问题所在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帮助幼儿查漏补缺。还可以预留陕北农民画创作任务,让幼儿在课后完成,鼓励幼儿搜集现实生活中的农民画,帮助他们记录民俗风俗、乡土社会、记录时代变迁和,在拓宽幼儿视野的同时,也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本文中分析了陕北农民画的艺术价值,以及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情况。在进行类似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满足幼儿的各项需求,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绘画氛围与情境。同时组织幼儿开展一系列的分享和交流活动才能提高绘画活动的质量,更好的培育幼儿的美术核心素养。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艺术活动,更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方式,相信会帮助幼儿园的教师开展更加高效的美术教学活动,会帮助教师们培养更高能力美术素养和思维品质以及审美能力的幼儿。
参考文献:
[1]高燕,周文.博里农民画滋养幼儿艺术思维路径探索与实践[J].美术教育研究,2023,No.293(10):183-186.
[2]李茂梅.农民画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课堂教学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出版者不详],2020.317-319.DOI:10.26914/c.cnkihy.2020.030828.
[3]潘妍宏.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幼儿美术活动的路径[J].广西教育,2020,No.1149(21):152-154.
注:本文系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课题。规划一般课题《陕北农民画融入幼儿美术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3Y127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