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刘鼓生
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城东学校 343200
摘要:当今,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而且可以更好地适应现实生活。因此,初中数学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立德树人”的新思想,树立正确的数学教学思想,使其在教学中的人本化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最后,根据新课标的内容,提出了改进初中数学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引言
新课程改革为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把课堂教学从过去教师为主体的知识传授转变成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模式,师生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初中数学教师作为新课程理念的践行者,要充分理解教育教学内容,结合教育领域前沿的思想理论,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丰富数学知识体系,拓宽数学思维和科学意识,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
1加强课堂上师生的互动
研究表明,科学合理的课堂互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也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虽然数学本身以严谨和各类抽象概念为特点,但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显然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率自然无从提高。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课堂互动,给予学生发言自由,让学生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以及独到的见解。即便学生发言有所欠缺甚至存在错误,对于其敢于发言本身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让学生感到受到了尊重,这样学生在后续的课堂中才会更加活跃。例如,在“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入苏轼《题西林壁》中的名句,让学生思考“岭”和“峰”之间的关系,同时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将学生耳熟能详的古诗内容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增添了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自然引入课堂主题,帮助学生理解三视图的概念。良好的课堂互动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同样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有力举措。
2坚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完善翻转课堂模式
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干预下,所谓“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大多名不副实,如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探讨,再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作出解答,看似以学生为中心,实质上师生双方仍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教师强大的数学知识储备与能力,仍然控制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与尺度.从“有效性教学”出发,可借助信息技术建构翻转课堂模式,完成教学内容、资源准备、教学目标等整体权限向学生的交付.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教学过程中,以翻转课堂模式展开预习工作,即将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导入”内容,迁移至课外环境,由学生独立完成.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探究,可以自主完成一部分“三角形全等证明”的知识建构,剩下一部分则转化成问题,经过信息技术平台(如微信群)提交给教师,教师再完成课堂教学备课内容.这样不仅压缩了课堂教学工作量、提高了教学内容针对性,同时也诠释了“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含义。
3创设多媒体情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学习兴趣与学生学习质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即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其更为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成效,反之,学生兴趣不足便会在学习上表现得较为散漫,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为此,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而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充分契合学生学习以及成长特点进行引导。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对生动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因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设备构建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以此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让其将身心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感受学习的趣味性,并提升教学有效性。以“轴对称”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的使用构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图形,并让学生观察,看看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然后,在学生观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图形是不是都围绕一根主轴而对称,并以此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解析。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轴对称图形的绘制,让其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与审美力绘制出富有美感的轴对称图形,以此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如此,在生动有趣的教学下,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相关知识,同时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会有明显提高。
4设计实践练习,灵活运用
初中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进行课堂练习题的设计。如可在练习题中融入生活现象或生活案例,将数学问题引入真实化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些数学问题,以提升学生的生活实践运用能力。同时,数学知识也较为灵活,教师可设计一题多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不断拓展思路,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发散,可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分析数学问题,不断探究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探究力。同时,教师还可设计一题多练的习题,将一道数学题融合进多个数学知识点,让学生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并对问题进行剖析,不断进行自主探究,以灵活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引导学生构建数学知识框架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打造真实、高效的数学课堂已成为教师追求的目标。作为初中生的引路人,数学教师要勇于创新,力求教学方法多样化,优化课堂结构,诱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养成积极进取的好习惯。同时,加强信息技术的使用,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初中生从内心里喜欢数学,在师生互动中增长才能,提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忠国.试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新课程,2022(19):194.
[2]张玉娥,范军.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
策略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3):17.
[3]杨敬毅.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策略[J].知识文库,2021(22):151.
[4]陈善林.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1(4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