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技术与施工控制研究
李岩
青海博道公路桥梁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 810000
前言
在山区公路的施工过程中,由 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施工难点。因此,需要对山区公路的施工 工方案。在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施工难点 同时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相关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并对具体的加 定性加固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在实际的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施 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的施工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技术要求制定具体的施工控制措施
一、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
(一)地形地貌
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会受到地形地貌的影响,其中,坡度是影响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坡度对于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具有较大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其能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导致路基出现一定的下沉或者是不稳定问题;另一方面,坡度还会对山体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导致山体出现较大的位移,进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崩塌或者是滑坡问题。例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公路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进而提升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
(二)地质条件
山区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地质构造,另一方面是岩土体性质。在山区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岩土体结构。山区公路路基通常会受到岩石与土层的共同作用,岩石与土层的质量、厚度与分布情况都会对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产生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岩土体结构进行全面分析。
(2)地质构造。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主要是由于山区公路路基所在地区具有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在这种地质构造下,会导致山区公路路基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进而使得山区公路路基出现不均匀沉降、崩塌等不良问题,最终使得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受到影响。
(三)水文条件
在山区公路施工过程中,如果受到水文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路基发生塌陷,导致整个工程出现安全问题。所以,在山区公路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水文条件进行全面分析,确保施工环境符合实际情况。山区公路的路基施工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考虑。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水文条件。一般情况下,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地下水的分布。在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水文条件的影响,可能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或下降,进而使边坡表面出现水毁现象。在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地震因素的影响。如果地震发生在山区公路路基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使路基发生塌陷或滑坡现象。泥石流灾害。因此需要对泥石流灾害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并对其进行处理。
二、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技术
(一)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在山区公路路基中采用排水孔进行排水,使路基的土层发生固结沉降,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一般情况下,在排水固结施工中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真空预压法、强夯法、砂垫层法以及塑料排水板等方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相关的施工工艺进行合理的控制,确保排水孔能够达到最大程度上的排水效果,从而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结合山区公路路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孔位置,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排水孔的施工效果,确保其能够对整个山区公路路基起到加固作用。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也需要做好排水孔的保护工作,避免出现人为破坏导致其失效。对于已经出现破损现象的排水孔要及时进行修复处理。
(二)加筋土技术
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加筋土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加筋土技术中,主要是将土工织物、土工格栅、土工网等材料与土体进行结合, 行合 和稳定山区公路路基的效果。加筋土技术主要分为两种类型, 种是摩擦型 在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技术中,主要以摩擦型加筋技术为主。加筋土技术 和适应性, 同时可以对填料进行处理。由于加筋土技术应用过程中不受地形条件影响, 度相对较低。此外,由于加筋土技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强度性,因此在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中应用较为广泛
(三)挡土墙加固
在山区公路路基的加固施工中 墙加固技术是 重要的加固 主要是通过对挡土墙进行加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在实际的 式对挡墙进行加固。在对挡土墙进行加固时,需要结合挡 情况对挡墙的高度进行控制。通常情况下,挡土墙高度需 直排水系统的方式来确保其稳定性。在实际的山区公 定的局限性。由于挡土墙是一种高度较高、施工难度较 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保证其与公路路基具有相同的强度。 行控制,确保其与公路路基保持相同的强度。
(四)注浆加固法
注浆加固法是利用注浆材料(浆液、水泥浆、粘土等),通过机械的方法,使浆液或粘土在地基中形成一种网状结构,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公路施工中,利用注浆加固法能够对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进行有效的加固,从而使其能够达到预期的加固效果。注浆加固法主要分为高压喷射注浆法、旋喷注浆法、深层搅拌注浆法和高压静压注浆法等。其中高压喷射注浆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它利用高压泵的压力将浆液从钻孔中喷射出来,使土体产生一定强度。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而旋喷注浆法主要是将水泥砂浆或者是水玻璃通过压力灌注到土壤中,使其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土体。深层搅拌注浆法是一种新型的注浆加固技术,它能够将土体和浆液进行充分搅拌,从而使其在地基中形成一种网状结构。由于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水泥砂浆或者水玻璃对土体进行填充,因此其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够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更好的满足公路施工建设的要求。
(五)抗滑桩加固
在实际的山区公路路基加固过程中,抗滑桩加固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抗滑桩来对山区公路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抗滑桩主要是在山区公路路基下方的适当位置设置一根抗滑桩,以此来减少滑坡对山区公路路基的影响,确保山区公路路基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在山区公路路基加固施工中,抗滑桩加固技术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支挡结构型抗滑桩加固技术,另一种是锚固结构型抗滑桩加固技术。锚固结构型抗滑桩主要是在山区公路路基下方设置一根锚杆,以此来增强其抗剪的能力。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例如:当滑坡比较严重时,需要将抗滑桩桩长加大,并且在相应的位置设置锚杆或者是钢管桩;当滑坡比较轻微时,则可以将抗滑桩桩长减少到一定程度;当滑坡体积较大时,则可以将抗滑桩桩长减少到一定程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来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
三、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技术施工控制要点
(一)做好施工前准备:地质勘察,施工方案制定
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合理的设计方案。在勘察阶段,要对场地的岩土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地形地貌等进行详细调查,并进行必要的勘探,以确保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在施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和调查,结合具体的设计要求,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详细情况和要求,并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主要包括:施工项目名称、工程性质、技术要求、平面布置、工艺流程等。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降低各种因素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带来的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按照设计方案中规定的工序进行施工,以保证施工质量。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注意与工程建设其他阶段或其它项目的衔接;二是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三是要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工序衔接;四是要做好材料计划和材料进场计划。
严格材料质量控制:填筑材料,加固材料
施工过程 必须严格控制填料质量。能用砂和碎求 路床上的 够厚度的等排水设施的填料。性,避免在自重采用级配良好、凝土、钢计要求,并能长 应清理路基表 杂物 据不同土类采用不同的碾压方式及压实度要求。
(三)做好施工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严控工程质量与安全
在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施工过程 要充分 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做好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以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质条件进行充分的考虑,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 工方案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论证。在整个工程施工中, 稳定性加固技术中,需要对具体的施工工艺进行合理优化, 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质量与安全。同时,需要注意保证工作人员 能够 格按 相关 确保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四)强化监测与评估,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监测数据是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要加强对监测数据的监测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监测数据进行评估。要结合工程实际,设置相应的监测项目,如位移、沉降、孔隙水压力等。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相关的监测项目,并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和设置。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可以为工程质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有效避免施工质量问题。具体来说:位移监测: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基的位移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以了解路基的实际变形情况。同时还需要对变形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通过对沉降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孔隙水压力监测:在实际的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基内部孔隙水压力进行监测,同时,还需要对其进行及时记录。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将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记录在表格中。同时,还需要将其与沉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从而了解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可以了解地表水平位移的变化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孔隙水压力与地基水平位移的关系:在进行路基稳定性加固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孔隙水压力与地基水平位移之间的关系来了解施工质量问题。同时,还需要根据监测数据对地基水平位移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影响因素,并进行有效的处理;路基沉降与孔隙水压力的关系:在实际的路基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孔隙水压力和沉降之间的关系来了解路基沉降情况,从而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了解施工质量问题,并对其进行及时处理。在具体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将沉降数据和孔隙水压力之间的关系记录在表格中。
结束语
总之,在山区公路施工过程中,路基稳定性加固技术对于山区公路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同时需要加强对影响因素的控制,确保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技术能够稳定的发挥作用,从而有效提高山区公路路基稳定性加固技术水平,为山区公路的正常使用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全洲. 山区公路有限空间施工安全评价方法[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24(05):23-24.
[2] 刘霁, 陈建宏, 李云. 基于主客观赋权法的山区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决策与生态环境[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04):123-124.
[3] 李建宇,耿文林,潘家奇,等 . 路堑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支护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J]. 中外公路,2018,38(5):31-34.
[4] 尹冉 . 北京“23·7”公路水毁灾害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J]. 市政技术,2024,42(8):119-129.
[5] 刘洋. 深挖路堑边坡开挖段的稳定性及安全监测分析 [J]. 交通世界,2024(21):54-56.
[6] 马声刚. 沿海地区高边坡动态设计施工优化研究[J]. 交通科技与管理,2024,5(14):65-
[7] 庄旭彬. 福建某公路高陡边坡稳定性提 法与分析 [J]. 福建建材,2024(7):72-77.
[8] 杨柏轩,隆威 . 预应力锚杆(锚索)在湖南某高速公路高边坡支护中的应用 [J]. 中外建筑,2019(9):169-171.
作者简介 姓名:李岩 性别 : 男 民族:汉 籍贯 : 宿迁 出生年月日 :1981 年 2 月 15 日 学历:大专 研究方向:道路与桥梁 单位:青海博道公路桥梁工程总承包有限责任公司 单位省市:青海省西宁市 职称 : 副高 邮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