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化产房模式初产妇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古丽孜拉•木合西巴依
伊犁州新华医院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宁市835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初次生产的孕妇中实施家庭化产室模式对无痛分娩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选取在晋江市医院接受治疗的120名符合阴道分娩条件的单胎初产孕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干预的对照组和采用家庭化产室模式的实验组,每组60名。对照组接受标准干预程序,而实验组在标准干预的基础上增加了家庭化产室模式。对两组的分娩时长、分娩过程中的疼痛级别以及心理状况和心理韧性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各个分娩阶段及整体分娩时间上均比对照组短,这些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性(P<0.05)。实验组在各个分娩阶段的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实验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心理韧性量表中的各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这些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化产室模式对于初次生产的孕妇在无痛分娩中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能够减少分娩时间、降低分娩疼痛、提升心理状况和心理韧性,因此,该模式值得广泛采用。
关键词:家庭化;产房模式;初产妇;无痛分娩;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期间,本院共接诊了符合条件的120名单胎初产妇,她们均满足阴道分娩的条件。这些产妇被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平均分配至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人。入选标准包括:首次分娩的产妇;单胎妊娠;胎儿头部朝下;妊娠周期在37至42周之间;符合阴道分娩的条件;愿意尝试阴道分娩;生命体征稳定;凝血机制正常;没有麻醉禁忌;了解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条件涉及:胎位不正;有晚期引产经历;患有重大器质性疾病;精神状态或意识水平不佳,合作程度低;存在急性或慢性感染;有剖宫产的指征。本研究在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下进行。两组参与者在年龄、孕前BMI、妊娠周期、分娩次数等基础信息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间的数据具有较好的对比性。
1.2干预方法
对照组实施标准干预程序,具体措施包括:产前阶段细致完成必要的产前检查项目,待产过程中由助产人员细致地向孕妇传授分娩过程中的基本知识与要点;分娩过程中,指导孕妇采取恰当的姿势,并细心教授正确的呼吸和用力方法;进行无痛分娩处理,当宫口扩张至3厘米时建立静脉通道并实施硬膜外麻醉,注射10毫升0.15%的罗哌卡因和0.5微克舒芬太尼混合液,并连接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每隔十分钟给药5毫升,根据孕妇的个体差异调整用药量,宫口完全开放后停止给药;分娩全程由助产人员实施陪伴分娩,向孕妇提供呼吸配合、放松等技巧指导。在此基础上,研究组额外采用家庭式产房模式,措施为:对孕妇病房进行家居化布置,配置包括独立卫生间、沙发、茶几、电视、热水器等设施,并保持病房的清洁、整齐、舒适;分娩过程中,助产人员与家属共同全程陪护,在考虑孕妇及其家属意见后制定个性化的待产与分娩方案,并提供必要的生理和心理支持;分娩后,助产人员持续监测孕妇的生命指标;每日定时播放一小时柔和的音乐;向孕妇及其家属耐心讲解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等相关知识。两组的干预措施均持续至产妇出院。
1.3观察指标
①分娩时长对比:对两组产妇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分娩时长以及整体分娩时长进行对照分析。②分娩痛感评价: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简称VAS)对两组产妇在不同分娩阶段所感受的痛感进行量化评估,分数范围设定在0至10分之间,分数越高意味着痛感越强烈。③心理状况测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简称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简称SDS)对两组产妇在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判定标准分别为50分和53分,分数越低表示焦虑和抑郁水平越低。④心理恢复力评估:运用心理恢复力量表(connor-davidsonresiliencescale,简称CD-RISC)对两组产妇干预前后的心理恢复力进行评测,该量表包含三个维度,以百分制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恢复力越强。
2结果
2.1两组产程时间比较
研究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同产程疼痛程度比较
研究组第一、第二、第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心理状态干预前后比较
干预前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临床观察表明,产妇在临盆之际,往往由于产痛、待产环境、分娩时长以及产后康复等多重因素的作用,普遍会感受到不安和焦虑等消极情绪,特别是初次生产的妇女。持续的消极情绪可能会对分娩过程和产后恢复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影响母亲和婴儿的健康结局。随着时间的发展,无痛分娩技术在医疗实践中被越来越广泛地采用。这种技术通过降低生产时的痛苦,提高了产妇的舒适感,有助于减少剖宫产的必要性。然而,无痛分娩并不能做到完全无痛,而且由于大多数产妇对此技术的了解不足,可能会引发恐惧和紧张等心理反应,从而增加了分娩的风险。因此,对初次生产的妇女进行心理干预,以改善她们的心理状况,对于保证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分娩干预措施往往只满足了基本的临床需求,对于产妇生理和心理层面的关注不够,导致一些产妇仍然会体验到消极情绪。本研究的成果显示,实验组的各阶段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产程中的疼痛评分以及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干预后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这表明,对初次生产的妇女实施家庭化产房和无痛分娩的联合干预,可以有效缩短产程、减轻分娩痛苦以及改善心理状态和弹性。
参考文献:
[1]刘冬红,霍红艳.腰硬联合麻醉复合术后硬膜外镇痛对足月妊娠初产妇行无痛分娩产程时间及术后血清PRL、t-PA水平变化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4):6037-6040.
[2]王朝辉,张盼盼,钱雨佳,等.程控硬膜外间歇脉冲注入技术对产妇分娩镇痛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江苏医药,2020,46(2):154-157.
[3]姜红.家庭产房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初产妇母婴结局,负性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S1):189-191.
[4]张蕾,李智伟,王福珍,等.家庭化产房初产妇产后泌乳启动延迟的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3,36(14):2483-2486.
[5]吴换妮,高建丽,刘吉兰.无痛分娩对产妇妊娠结局及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分析[J].贵州医药,2020,44(4):609-610.
[6]芦建懿,罗云梅,曹娟.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对母婴结局、产妇泌乳功能及肠蠕动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2):309-311.
[7]黄淑敏,杨华.家庭化产房下的无痛分娩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19):4437-4439.
[8]王美玲.家庭化产房在促进剖宫产术后经阴分娩中实施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20,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