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策略研究
安明珠
乐亭县汤家河镇汤家河中心小学 河北唐山 063600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于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师既要注重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和学习技巧,又要注重适当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切实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就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并积极探讨行之有效的教育途径,让学生可以在具备丰富的知识基础时,还能具备较强的道德意识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不仅仅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的标准要求,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人文素养教育;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融入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与落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开展课堂教学,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指的是素质与修养的结合,科学的人文素养指的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世界的认知,还包括优秀的个人品格、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了一些人文素养理念,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人文素养教育需要结合二者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和探讨相关策略。本文接下来将会就人文素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策略展开分析,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助力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结合课本教材内容,融入人文素养教育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课本教材是主要教学依据,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教材中蕴含的人文素养要素,并积极创新具体融入策略,引领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以准确、高效地将人文素养进行融入与学习。通过结合课本教材内容,可以发现,教材中可以看到很多日常生活中体现人文精神的相关事例和相关材料,教师可以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全方位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及综合素质。
以“让生活多一些绿色”教学为例,教师可以从生活和社会两个层面引入人文素养教育资源,然后结合课本教材内容,开展人文素养教育。首先,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以丰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内容,即结合“绿色环保”的主题搜集与整理生活中绿色生活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相关生活案例,通过在课堂上分享绿色环保、保护环境、绿色生活等人文素养方向的案例融入人文素养教育;其次,教师要善于合理利用社会资源展开人文素养教育,比如结合“环保”的道德与法治内容引入当前的社会热点事件,并引导学生结合“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用电,如何减少废物,如何保护环境”等问题进行合作讨论,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想法的机会,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意识等人文素养,构建高效有趣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二、创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践行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是一种传统美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正能量的学习氛围,从实际生活、实际行为中向学生传递人文素养。与此同时,人文素养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具体道德与法治内容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课本上所学习的知识和道理,以达到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以“爱心的传递者”教学为例,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与相关的时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如询问学生:“如果在大街上看到摔倒的老人,你是否要选择搀扶?”,引导学生置身具体情境中展开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践行言传身教的原则,为学生讲述一些自己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类似事情会怎样做,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作用,引导学生要在保护好自己的情况下去帮助他人。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活动、去敬老院看老人、为福利院儿童捐书捐物等,让学生可以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践行自己的人文素养。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结合传统美德展开人文素养教育,让小学生可以逐步养成热爱传统文化的意识,热爱民族、热爱国家,这样既有利于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小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三、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情境教学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小学生置身情境中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对于加深学生知识记忆和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具有积极意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融入人文素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情境创设方式,如通过创设直观情境,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给予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境,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循序渐进培养人文素养。
以“安全护我成长”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直观情境,通过直观展示与“生命安全”相关的视频导入知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生命的来之不易,并树立爱护身体、珍惜生命的意识。接着,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生活中用电用水安全、遇到火灾或者其他灾害时”的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意识,并引导置身具体生活情境中思考在生活中遇到危险时,应该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让学生在学习如何预防这些安全隐患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能树立保护自己、保护他人的人文素养意识。
综上所述,人文素养作为每一个人都要有的素质,对我们的人生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应当围绕人文素养教育的具体要求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还能潜移默化提升综合素养。另外,教师还要积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并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资源,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切实达到增强学生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教育目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秀桃. 人文素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J]. 西部素质教育, 2022, 8 (23): 65-68. DOI:10.16681/j.cnki.wcqe.202223017.
[2]刘显锋. 浅析人文素养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2, (03): 131-132.
[3]沈婧婧. 运用童话教育 促进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学例谈 [J]. 小学教学研究, 2022, (04):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