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

作者

赖亚骊

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二十六小学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在当下教育注重学生素养发展的背景下,开展以人为本的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人的核心素养的重要阵地,本文通过对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对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它可以突破学科屏障,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从而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与此同时,本文还就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的实践策略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将小学科学和语文知识融合、科学和信息技术融合等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素养发展;小学科学;跨学科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学科,它的教学不应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其中,跨学科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打破学科的界限,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所以开展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既是教育变革的需要,也是适应学生综合发展需要、提高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对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意义

小学阶段是学生好奇心最强、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而跨学科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比如它突破了传统学科间的界限,将各门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营造出灵活多元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地探究新的知识,从而成为科学世界的发现者和创造者。在跨学科的实践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规划自己的学习路线,这一自主能力将伴随着他们的终身学习,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复杂的社会挑战。同时,跨学科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它汇集了众多学科的智慧,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看待科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以更加宽广的眼界、更灵活的思维应对各类情况[1]。

二、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策略

(一)整合文理知识,培育探究精神

科学教育强调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实际的操作,而语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二者相辅相成,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将语文中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等融入科学课堂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们对科学现象进行想象与思考,从而激起他们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在听故事和读诗词的同时不但能更好地了解科学知识,还能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例如,在教《蚕的一生》时,老师可以导入《蚕妇》这首古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引导学生体验古代蚕农的艰辛,从而引出了“蚕”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接着,老师讲起“嫘祖始蚕”的神话,生动地描述了嫘祖找到了蚕丝,并由此开始了养蚕缫丝的历史,从而激发了学生们对蚕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对蚕卵进行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细腻笔触记录蚕卵形态,就像是在写一首短小的诗歌一样来描述蚕卵的色泽、大小与排列,让学生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赋予蚕卵情感与故事。在蚕宝宝孵出来以后,老师们就可以开展《蚕宝宝生长日记》,让同学把蚕宝宝的蜕皮、进食、吐丝等变化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并融入对蚕宝宝生活习性的思考与疑问,比如:“为什么蚕宝宝总是喜欢吃桑叶?”在结茧的时候,老师hairy给他们讲一些有关“破茧成蝶”的成语故事,让他们去探索其中所包含的人生哲学,并鼓励他们用科学的眼光去理解这种现象,从而加深他们对科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二)融合学科技术,激发主体潜能

在信息时代的大潮中,小学科学与信息技术融合是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关键举措,在科学课堂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以一种直观、动态的呈现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时空限制,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吸引力,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和探究的欲望,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同时,这种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够学会主动搜集信息、筛选整合,为终身学习筑牢根基[2]。例如,在教授三年级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画,视频里赛车在赛道上时而直线冲刺,时而弯道漂移,生动直观地呈现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不同场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这两种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接着,教师利用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向学生们展示更多的生活中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例子,比如电梯的垂直升降、篮球的抛物线等,然后请同学们上台用电子笔拖动图片进行分类,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例分别归到不同区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认识。为了使学生能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老师还可以指导他们使用平板电脑登录网上的科学资源库自主搜索生活中其他体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案例,并让他们用简单的文字记录把这些案例和运动特点都记录下来,并借助在线协作平台对所搜集到的案例进行归纳、整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跨学科教学实践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引擎,它突破了学科的界限,给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融合多元知识的学习舞台,使他们能够在广阔视野中锻炼自己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培养出一种人文关怀的精神,所以教师作为引路人,需秉持“跨界”理念,将这些资源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从而使科学跨学科教学真正成为学生素养发展的强大助力。

参考文献:

[1]周祥皓.基于跨学科视角的小学科学教学策略研究——以"物质的变化"为例[J].教育观察, 2024(35).

[2]赖水珍,张胜前.运用跨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J].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