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人:课程思政在中学音乐欣赏课的融合策略
金希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石泉中学
中学阶段对于学生个性及世界观的塑造十分关键,怎样才能让音乐鉴赏课既传授音乐知识,又通过艺术形式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这成了当下教育变革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音乐鉴赏课本身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与人文底蕴,具备天然的思政教育职能。学生们借助聆听音乐作品,可以优化自身的音乐修养,而且会在不知不觉间接受价值观方面的教育,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该文将会探究怎样依靠有效的课程规划,把课程思政注入到中学音乐鉴赏课当中,从而让它变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关键渠道。
一、课程思政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性与功能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与意义
课程思政就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合到各个学科教学当中,借助学科知识的传授以及思政目标的达成,来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音乐属于特别的艺术形式,有着人文教育方面独有的长处。在中学音乐鉴赏课里加入思政教育,一方面可以通过艺术体现传达乐观进取的思想,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学习进程中增进对社会和生活的体会,培育学生的爱国之情、社会责任意识以及人文关切。音乐作品自身所包含的思想性、历史性和文化性,给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诸多素材,可以凭借美的影响力唤起学生的感情共振,做到思想层面的教育目的。
(二) 音乐欣赏课中美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音乐欣赏课从传统意义上讲更多着眼于塑造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但课程思政的融入给它带来了更深层次的教育内涵。音乐还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而且还是思想流传的媒介。通过对经典音乐作品加以欣赏,学生能够触及到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及其蕴含的思想内容,于是乎在聆听音乐之时也就了解了历史、社会以及文化的发展进程。诸如当学生欣赏爱国主义歌曲的时候,学生既会体会到音乐本身的艺术美感,又能从中感受到厚重的历史使命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担当。这样一来,把思政教育同音乐的审美教育融合起来,就能够增进学生的价值观,优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心以及社会责任感。
(三) 中学音乐欣赏课中课程思政的特殊作用
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课程思政有着专属的教育功能。其一,音乐可当作情感的容器,它能引发学生的情感共振,通过欣赏饱含思想的音乐作品,促使学生从音乐里找寻到同自身、社会以及时代的关联。其二,音乐欣赏会让学生在领略美的时候,不知不觉受到思想政治教育,诸如经典的爱国歌曲就能唤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传统的民间音乐则会提升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如此一来,学生既学到了音乐知识,又可以借助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及思想,产生属于自己的价值评判和社会责任意识。
二、课程思政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的融合策略
(一) 基于音乐作品历史背景的思政教育结合
中学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借助讲解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来助力学生领会作品蕴含的思政意义。很多经典音乐作品皆具备浓厚的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教师可利用这一契机引领学生知晓相关历史事件、人物及其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等情况。当欣赏《义勇军进行曲》之际,教师便可讲述该首歌曲创作之时的历史情形,叙述它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里具有何种重要意义,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那段历史的厚重与伟大。在研习此类音乐作品期间,学生既能知晓音乐的艺术价值,又能通过作品自身传达出的情感及思想,生成起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认同感。通过对历史背景加以剖析,学生就能在欣赏音乐之时收获更为周全的思政教育。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课程思政的关键内容,教师可把它同音乐作品欣赏融合起来,助力学生在学习音乐期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欣赏带有爱国主义色彩的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联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在议论作品感情的时候,教师引领学生思索音乐同社会发展的关联,还有音乐作品怎样体现社会变动和人的感情诉求。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就能在学习音乐之时既优化自身的艺术涵养,又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及其践行意识,塑造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 互动式教学助力学生思想提升
中学音乐欣赏课上,教师要重视利用互动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推动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通过议论、辩论、小组协作等互动形式,学生能更深层次领悟音乐作品的思想意蕴,感受音乐背后的历史情形和文化意义。比如赏析《春天的故事》之际,教师可安排学生探讨歌曲里的时代环境,剖析其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经过这样的互动交流,学生就能较好地把握作品的深刻含义,而且能从中获取思想养分。教师还要促使学生自行挑选音乐作品来听赏并加以剖析,联系自身的认知感触,抒发自己对于音乐和社会的看法,从而优化学生思维的自主性和新颖性。
(四) 现代信息技术助力音乐教学思政内容丰富化
伴随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现代教育手段给课程思政的融合带来新途径。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可凭借多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充实音乐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比如,教师通过网络平台给予学生更多音乐作品可供挑选,促使学生自己展开音乐欣赏活动,并联系有关的历史背景来学习。而且,教师还能利用视频、音频、PPT 等多媒体手段,把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以及社会背景更为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学生就能更为自动自发地投入到音乐学习当中,增进学生对于音乐和思政内容的领悟与认可。
三、结束语
在中学音乐欣赏课当中加入课程思政,既可以优化学生的音乐素养,又会在悄无声息之中塑造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通过讲述历史背景、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就能切实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同音乐教学结合起来,创建出别具一格的教育模式。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推动了学生的全方位发展,而且给学生日后的成长及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构筑了牢靠的根基。
参考文献
[1]胡晓勤. 音乐欣赏中的美育与课程思政创新融合发展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 , 2022, 44(2):4.
[2] 吴迪. 音乐欣赏课程中的美育渗透与融合研究[J]. 艺术评鉴,2022(19):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