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良好习惯促健康 爱眼护眼视力好

作者

张倩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街小学校

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学生直观感受眼睛的重要性,了解眼睛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掌握“看书写字姿势”“电子产品使用时长”等6 项核心护眼知识,能说出 3 种伤害眼睛的行为。2. 行为目标:通过趣味游戏、儿歌律动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实践正确用眼姿势,课后能主动坚持每天做护眼操,逐步养成“用眼20 分钟远眺”“不揉眼睛”等习惯。3. 发展目标:融入体育元素,在护眼操、视力挑战等活动中锻炼肢体协调性,同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以“意识 + 技巧”为核心,通过生活化案例让学生理解“眼睛是生活的‘小助手’”,掌握“一拳一尺一寸”(胸口离课桌一拳、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的读写姿势、“20-20-20”护眼法则(每用眼 20 分钟,看 20 英尺外物体 20 秒)等可操作技巧,建立“护眼即保护生活乐趣”的认知。

教学难点: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短、自我约束能力弱,需通过“家庭监督 + 课堂反馈”的联动机制,将课堂学到的护眼知识转化为日常行为(如看电视时主动调远座位、写作业时提醒自己抬头),并在无人提醒时形成自觉,培养“我的眼睛我负责”的责任感。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打开“心灵的小窗户”

活动准备:教室后排摆放彩色气球、卡通贴纸,前门处贴一张放大的“妈妈微笑”照片。问题引导:“小朋友们,今天教室藏了好多秘密哦!谁能说说,你看到了后排有什么颜色的气球?前门的照片上,妈妈的嘴角是向上还是向下呀?”(学生兴奋地抢答)“那如果现在老师把大家的眼睛轻轻蒙上,还能看到这些吗?”(邀请2 名学生闭眼尝试,他们摇头说“看不到了”)“是啊,眼睛就像我们心灵的小窗户,窗户干净明亮,才能看到彩虹、糖果,还有妈妈的笑脸。要是窗户变模糊了,会怎么样呢?” 学生讨论:小宇:“看不到动画片里的奥特曼了!”琪琪:“走路会撞到桌子,会疼的!”浩浩:“画画时分不清红色和粉色,画不出好看的花。”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对!眼睛能帮我们做这么多事,要是它受伤了,麻烦可就大啦。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当‘护眼小卫士’,学习怎么让这扇‘小窗户’永远亮晶晶,好不好?”

二、坏习惯“大侦探”:找出伤害眼睛的“小坏蛋”

活动准备:PPT 展示6 张情景图(躺着看书、在晃动的车上看绘本、用脏手揉眼睛、长时间盯着手机、光线太暗时画画、看电视距离太近),每张图旁贴一个“哭脸”贴纸。观察与发现:“现在请大家当‘大侦探’,看看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的眼睛会不会难过呢?”看到“躺着看书”的图时,朵朵举手:“这个小朋友躺在沙发上看书,姿势不对!”看到“用脏手揉眼睛”时,乐乐着急地说:“手上有细菌,会把眼睛弄生病的!” 教师讲解:“这些行为就像‘小坏蛋’,悄悄伤害眼睛哦。躺着看书时,眼睛要一直‘使劲儿’才能看清字,时间久了会酸溜溜的;用脏手揉眼睛,细菌会钻进眼睛里,可能会红肿、流泪。就像我们的小窗户,要是总用脏手去擦,玻璃会变花,还会生锈呢!”

三、护眼知识“欢乐学堂”:跟着超人学本领

1. 眼睛超人的“秘密基地”活动准备:播放 3 分钟动画《眼睛超人的一天》(卡通形象“眼睛超人”有蓝色的“虹膜披风”、黑色的“瞳孔小窗户”,还有能捕捉光线的“视网膜相机”)。 动画讲解:超人介绍:“大家好!我是眼睛超人,住在你们的眼眶里。我的‘披风’(虹膜)能变颜色,有的小朋友是黑色,有的是棕色;‘小窗户’(瞳孔)会变大变小,光线亮时变小,暗时变大,就像自动开关的窗帘;‘视网膜相机’能把看到的画面传给大脑,这样你们就知道‘这是苹果’‘那是小狗’啦!”突然,动画里的“细菌怪兽”出现:“我要让超人变累!我要让窗户变模糊!”2. 护眼儿歌“跳跳堂”活动准备:编创《护眼拍手歌》,搭配简单动作(拍手、踮脚、转头),音乐用学生熟悉的《两只老虎》旋律改编。 学唱与律动:“小眼睛,亮晶晶,(双手比“望远镜”放眼前)一拳一尺要记清。(左手比“一拳”,右手比“一尺”)看屏幕,二十停,(手指指向钟表,做“停”的手势)脏手不碰亮晶晶。(摆手,做“不”的动作)多吃菜,勤远眺,(做“吃饭”和“抬头望远”的动作)护眼小卫士就是我!(挺胸,敬个“小卫士礼”)”学生跟着老师边唱边跳,重复 3 遍后,随机抽查:“‘看屏幕,二十停’是什么意思呀?”小诺举手:“看手机20 分钟就要停下!”教师点赞:“答对啦!就像我们玩游戏,到时间了要让眼睛休息一下哦。”3. 护眼食谱“绘画赛”活动准备:分发画纸、彩笔,提前准备“护眼食物清单”(胡萝卜、蓝莓、鱼肉、鸡蛋、菠菜),每种食物旁配一句简单说明(如“胡萝卜有维生素A’,像给眼睛擦玻璃”)。 动手创作:“眼睛超人喜欢吃‘护眼营养餐’,吃了这些,它会更有力量哦!请大家画出你最喜欢的护眼食物,还要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比如‘胡萝卜小火箭’‘蓝莓星星糖’。”学生认真创作,有的画了“会游泳的鱼”,旁边写“吃鱼让眼睛更厉害”;有的画了“胡萝卜太阳”,说“吃了能看到很远的云”。完成后,邀请3 名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贴在“护眼美食墙”上,鼓励他们:“回家可以告诉妈妈,今天画的食物,我们要多吃哦!”

四、体验活动:当眼睛“感冒”了

活动准备:准备 3 副“模糊眼镜”(镜片贴一层薄磨砂纸),设置3 个体验任务(沿教室地面的直线行走、辨认桌上的红色/ 绿色积木、读出黑板上的“大”字)。 视力挑战:“现在我们来玩个游戏,戴上这副‘魔法眼镜’,体验一下眼睛‘感冒’时的感觉,谁想试试?”小彤戴眼镜后,走直线时歪歪扭扭,差点撞到同学,摘下眼镜后说:“好晕啊!什么都看不清,像隔着一层雾。”小杰尝试辨认积木颜色,把绿色说成黄色,急得摆手:“不对不对,我看不清!”

五、护眼操“小达人”:动一动,让眼睛“放放假”

活动准备:播放自编护眼操视频,动作分解为4 步: 1. 眨眨眼:“小窗户,眨一眨,灰尘全跑啦”(快速眨眼10 次);2. 转圈圈:“左看看,右看看,眼球转圈圈”(眼球顺时针、逆时针各转3 圈);3. 远眺眺:“看远方,绿草地,眼睛笑哈哈”(望向窗外远处的树,停留 5 秒);4. 揉穴位:“揉揉睛明穴,舒服不酸胀”(教师示范按揉内眼角穴位,提醒“轻轻揉,不使劲”)。实践与互动:“现在跟着视频,我们一起让眼睛‘放个小假’吧!”教师站在学生中间,边做边喊口令,纠正个别学生“低头揉眼”的错误姿势:“小明,抬头看前方,转眼睛时像在看天上的小鸟哦!”

布置作业: 1.“护眼打卡表”:发放打印好的表格(画有太阳和月亮),要求学生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护眼操,完成后让家长画“星星”,下周带来课堂兑换“护眼小勋章”。2.“家庭护眼海报”:和爸爸妈妈一起用彩纸、贴纸制作海报,写下3 条护眼小贴士(如“看电视要离3 米远”“不用脏手揉眼睛”),贴在电视旁或书桌前,当家里的“护眼宣传员”。3.“我的用眼日记”:用图画记录一天中“做得好”和“要改进”的事,下周小组内分享。

教学反思: 1. 一年级学生对动画、游戏等互动形式兴趣浓厚,“眼睛超人”“坏习惯侦探”等设计能有效集中注意力,但需注意控制每个环节时长,避免疲劳。2. 课后任务需与家长联动,通过“打卡表”和“海报”让家长参与监督,同时在下周课堂设置“分享会”,让学生展示家庭成果,强化习惯养成。3. 对于个别平时已有揉眼睛、近距离看电视习惯的学生,需在课后单独沟通,鼓励他们“每天进步一点点”,并在课堂上多给予正面反馈,增强其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