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要点剖析
石艳斌
371482198810191417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钢结构因其自重轻、抗震性好、施工速度快等优势,在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剖析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点,通过深入研究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为提升钢结构施工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本文将从钢结构材料的选择与检验、钢结构的加工制作、钢结构的安装技术、钢结构的连接技术等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1 钢结构材料的选择与检验
1.1 材料选择
钢材类型:高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通常选用Q345、Q390等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这些钢材不仅具有较高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能够承受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各种荷载,而且具备良好的可焊性和冷弯性能,便于加工制作与现场安装。例如,在超高层建筑上海中心大厦的建设中,大量使用了Q345GJ等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满足了建筑复杂结构对钢材性能的严格要求。
连接材料:连接是钢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连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结构的整体性能。对于焊接连接,应根据母材的材质和焊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焊条、焊丝和焊剂。如在全熔透焊缝中,采用与母材强度匹配且具有良好抗裂性能的焊接材料。对于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是常用的连接件,其材质一般为45号钢、40Cr钢等,需具备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紧固性能。
1.2 材料检验
外观检验:钢材进场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查看钢材表面是否有裂纹、气泡、结疤、折叠、夹杂等缺陷,表面的锈蚀深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对于不符合外观质量要求的钢材,应予以退场处理。
理化性能检验: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钢材进行抽样送检,检验其力学性能(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冲击韧性等)和化学成分。对于焊接材料,同样要检验其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和化学分析,确保焊接质量。只有经检验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使用。
2 钢结构的加工制作
2.1 深化设计
根据建筑设计图纸,进行钢结构的深化设计。深化设计不仅要详细标注构件的尺寸、形状、连接方式等信息,还要考虑加工制作和现场安装的可行性。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复杂节点进行模拟分析,优化节点设计,确保结构的受力性能。
2.2 原材料预处理
对钢材进行矫正、除锈、涂装等预处理工作。矫正可以消除钢材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产生的变形,保证构件加工精度。除锈采用抛丸、喷砂等方法,将钢材表面的铁锈、油污等杂质清除干净,提高钢材与涂层的附着力。涂装一般采用底漆、中间漆和面漆多层涂装体系,起到防腐和装饰的作用。
2.3 构件加工
根据深化设计图纸,对钢材进行切割、下料、弯曲、成型、制孔等加工操作。切割可采用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等方法,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构件,优先选用数控切割设备。弯曲和成型则通过专用的模具和设备进行,确保构件的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制孔采用钻孔工艺,以保证孔的精度和质量。
2.4 构件组装
将加工好的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钢结构构件。组装可采用地样法、仿形复制装配法、立装法和平装法等。在组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构件的尺寸偏差、焊接变形等,确保构件的组装质量。
2.5 焊接与质量检验
焊接是钢结构加工制作的关键工序。根据构件的材质、板厚、焊接位置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焊接方法(如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埋弧焊等)和焊接工艺参数。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规程,控制焊接变形和焊接缺陷。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和无损探伤检验,如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等,确保焊缝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6 涂装与标识
对焊接检验合格的构件进行二次涂装,进一步提高构件的防腐性能。涂装完成后,在构件表面标注构件编号、重量、安装位置等信息,便于现场安装。
3 钢结构的安装技术
3.1 安装顺序
高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安装顺序一般遵循“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先核心筒,后外框架;自下而上,分层分节安装”的原则。首先安装钢柱,形成竖向承重结构体系,然后安装钢梁,连接钢柱形成框架结构,最后安装支撑、楼承板等附属结构。在安装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施工流水段,确保各施工工序之间的衔接紧密,提高施工效率。
3.2 安装方法
(1)塔式起重机安装法
塔式起重机是高层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的主要起重设备。根据建筑的高度、结构形式和构件重量等因素,选择合适型号的塔式起重机。塔式起重机具有起升高度大、工作幅度广、起重量大等优点,能够满足钢结构构件的垂直运输和安装要求。在安装过程中,通过塔式起重机将钢结构构件吊运至安装位置,采用临时支撑和连接措施进行固定,然后进行精确调整和永久连接。
(2)液压提升安装法
对于一些大跨度、大吨位的钢结构屋盖或整体结构,可采用液压提升安装法。该方法通过在地面将钢结构构件拼装成整体,然后利用液压提升设备将结构整体提升至设计标高进行安装。液压提升安装法具有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能够有效减少高空作业量,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3)顶升安装法
顶升安装法适用于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钢结构核心筒施工。在核心筒内部设置顶升设备,通过顶升设备将钢结构模块逐步顶升到位,然后进行连接和固定。顶升安装法可以实现钢结构的快速安装,同时减少了对外部起重设备的依赖,提高了施工的自主性和灵活性。
3.3 垂直度校正
钢柱的垂直度是钢结构安装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在钢柱安装过程中,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对钢柱的垂直度进行测量和校正。通过调整钢柱底部的垫板和临时支撑,使钢柱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对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的钢柱,随着结构高度的增加,还需考虑日照、风力等环境因素对钢柱垂直度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4 钢结构的连接技术
4.1 焊接连接
焊接是钢结构常用连接方式。依据构件材质、板厚及焊接位置,确定适宜焊接工艺,如厚钢板采用多层多道焊,严格把控每层焊缝厚度、电流电压等参数,保障焊缝熔透性与质量。施工时,遵循焊接工艺规程,合理安排焊接顺序与方向,减少变形与应力。
质量控制上,采用先进设备与检测手段。焊前烘干焊接材料、预热焊件,预防裂纹。焊接中检查焊缝外观,及时处理缺陷。焊后用无损探伤全面检测。为控制焊接变形,可优化焊接接头设计、合理规划焊接顺序,运用刚性固定、反变形等工艺,对已产生的变形,借助机械或火焰矫正处理。
4.2 螺栓连接
螺栓连接分普通与高强度螺栓连接。普通螺栓多用于次要或临时结构,安装拆卸便捷。高强度螺栓广泛用于关键连接部位,依受力性能又分摩擦型与承压型,前者靠摩擦力传力,抗滑移系数高、连接可靠;后者允许接触面滑移,以螺栓承压和抗剪为承载极限。
安装时,保证螺栓孔同心垂直,防止强行穿入。高强度螺栓按设计紧固顺序与预拉力值,采用扭矩法、转角法或专用扳手紧固法操作,使用校准工具确保预拉力达标,同时留意拧紧时间,防止松动。质量检验涵盖外观检查、扭矩抽检及抗滑移系数试验,对不合格连接及时整改更换。
5 结束语
综合前述分析,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关键技术要素涵盖多个阶段,每个阶段均需实施严格控制措施,以保障施工品质与安全。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技术要点的深入剖析,为相关行业从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进而促进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昆.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及应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34):138-140.
[2]贺卜,程庚,陈剑,等.超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关键技术及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07):163-165.
[3]董永新,陈西鹏.超高层建筑钢结构安装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4,51(0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