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唐玲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 重庆市 402160
摘要: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高职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人才。本文研究高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沐心助浴”双创项目为典型案例展开深入分析。通过阐述项目的产生背景、目标设定详细介绍在实践育人模式构建过程中,从课程体系融合、实践平台搭建到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举措,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实践操作与成效。研究表明基于“沐心助浴”项目构建的实践育人模式能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与范例。
关键词:高职教育;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沐心助浴项目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创新与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人才的重任。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能够打破传统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通过真实项目驱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沐心助浴”双创项目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该项目关注社会需求,致力于为特殊群体提供创新的洗浴服务解决方案,以此为切入点,深入探究高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路径,对于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沐心助浴”双创项目概述
(一)项目背景
在社会对特殊群体关怀日益重视的背景下,发现行动不便人群在洗浴过程中面临很多困难,现有洗浴设施与服务很难满足其需求。高职院校学生敏锐捕捉到这一社会痛点,在教师指导下,结合专业知识构思“沐心助浴”项目,研发一款专门为行动不便人群设计的智能化洗浴设备,并配套个性化洗浴服务方案。
%5)项目目标
短期目标是完成智能化洗浴设备的设计与研发,进行样机制作,并在小范围内开展服务试点收集用户反馈。长期目标是将项目产业化,推广洗浴设备与服务,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为社会创造价值。
二、基于“沐心助浴”项目的实践育人模式构建
(一)课程体系融合
将“沐心助浴”项目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开设相关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举例来说,在机械设计专业课程中结合项目需求,使学生参与智能化洗浴设备的机械结构设计。在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设备控制系统的研发。同时设置创业管理、市场营销等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配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创业所需的管理与营销技能。通过课程体系融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1]。
(二)实践平台搭建
校内搭建“沐心助浴”项目实践基地,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与研发工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项目实践环境。基地不光是设备研发的场所,还承担着项目策划、市场调研以及产品推广等功能。校外与相关企业、社区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与医疗器械企业合作,学习设备生产工艺与质量控制。与社区合作,开展用户需求调研与服务试点,使学生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将项目成果应用在实际场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市场敏感度。
%5)师资队伍建设
组建一支跨专业、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校内教师包括机械设计、电子信息、市场营销以及企业管理等多个专业领域,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指导。同时邀请企业中的技术专家、创业成功人士担任兼职教师,参与项目指导与课程教学。企业专家带来行业最新技术与实践经验,指导学生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创业成功人士分享创业经历与管理经验,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创新思维。通过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为项目实践育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2]。
三、“沐心助浴”项目实践育人模式的实施与成效
(一)项目实施过程
在项目实施初期学生团队进行了广泛的市场调研,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行动不便人群的洗浴需求与痛点,以及相关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意见与建议。基于调研结果开展设备设计与研发工作,经过多次方案优化与实验测试,成功制作出样机。随后在社区开展服务试点,为行动不便用户提供免费洗浴服务,收集用户使用反馈,对设备与服务进行进一步改进。同时学生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商业计划,开展市场推广活动,与潜在合作伙伴进行洽谈。
(二)项目成效
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参与项目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团队协作以及沟通表达等多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项目中的实际问题,如设计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洗浴设备结构,开发出稳定可靠的控制系统。在创新能力上提出了多项创新性设计理念,如设备的智能升降功能、安全防护系统等。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锻炼不同专业学生在项目中分工协作,共同推进项目进展。在社会影响方面,“沐心助浴”项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提高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同时项目为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洗浴解决方案,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3]。
结束语
新时代背景下,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是高校建设“双一流”道路上的重要任务。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近些年得到高速的发展,不仅成就突出,还形成了一些全新的特性,但同时许多高校在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时也出现了部分问题。以“沐心助浴”双创项目为依托构建的高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在实践中取得明显成效。通过课程体系融合、实践平台搭建与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为社会创造了价值。该实践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借鉴,证明通过真实项目驱动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但是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与技术的不断进步,高职院校应持续优化实践育人模式,拓展项目领域,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优质的创新创业实践机会,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邓勇,卢旭锦,陈玮苹,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4,14(05):73-79.
[2]谭函梅,黄梦.多元主体协同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4,(13):1-4.
[3]范秀娟,周启良.新时代高校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4,(05):127-130.
唐玲,女,1983.9月,汉族,籍贯:重庆永川,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财务管理、创新创业,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高级会计师,讲师。
[1]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资助:项目编号:GZ222052 高职创新创业实践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以“沐心助浴”双创项目为例。
[2]重庆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资助:项目编号:Z233154,课题名称:高职院校“三元合力、三阶递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