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体育强国战略下体育思政教育的政策协同机制研究
霍斌
河北省体育局射击射箭运动中心 050600
引言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体育事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体育思政教育作为体育事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高尚道德品质和顽强拼搏精神的体育人才,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政策协同机制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协调不同政策之间的关系,为体育思政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因此,研究新时代体育强国战略下体育思政教育的政策协同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体育思政教育政策协同机制的理论基础
(一)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认为,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作,能够产生一种整体的协同效应,使系统的功能得到优化。在体育思政教育政策体系中,不同的政策主体、政策内容等构成了一个个子系统,它们之间的协同合作能够提高体育思政教育政策的整体效能。例如,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单项体育运动协会、体育俱乐部等在制定体育思政教育相关政策时,若能相互沟通、协同配合,就能避免政策冲突,形成合力。
(二)政策网络理论
政策网络理论强调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会形成一种复杂的网络关系。在体育思政教育政策领域,涉及到政府部门、学校、社会体育组织、家庭等多个利益相关者。这些利益相关者通过互动、协商,共同影响体育思政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比如,学校作为体育思政教育的重要场所,需要与政府部门沟通获取政策支持,与社会体育组织合作丰富教学资源,与家庭协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思政教育政策现状分析
(一)现有政策梳理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体育思政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如《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强调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也指出要注重体育在育人方面的综合功能。这些政策从不同角度为体育思政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指导。
(二)政策协同存在的问题
1. 政策内容缺乏系统性
当前的体育思政教育政策在内容上较为分散,不同政策之间缺乏有机整合,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部分政策侧重于体育专项技能和青少年人才培养,对思政教育的融入提及较少;而一些思政教育相关政策,又未能充分结合体育的特点和优势,导致体育思政教育在实践中难以有效开展。
2. 协同主体间沟通不畅
教育部门、体育部门、学校以及社会体育组织等协同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协调机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各主体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缺乏充分的协商与合作,使得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相互矛盾或难以落地的情况。例如,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在体育思政教育师资培养方面,可能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问题。
3. 政策执行监督机制不完善
现有的体育思政教育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于政策执行的效果,无法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和调整,导致一些政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同时,对于政策执行不力的主体,也缺乏相应的问责机制,影响了政策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三、体育思政教育政策协同机制的构建
(一)加强政策顶层设计
国家层面应制定体育思政教育的统一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的目标和任务。对体育思政教育的内容、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系统设计,使不同政策之间能够相互衔接、协同推进。例如,规划中可以明确规定在小学、中学、大学不同阶段体育思政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明确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等各协同主体在体育思政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中的职责。教育部门应侧重于将体育思政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体系,加强课程建设和师资培训;体育部门则应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学校提供体育赛事、训练指导等支持。同时,建立部门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商讨解决体育思政教育中的重大问题。
(二)搭建协同沟通平台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体育思政教育政策信息共享平台。各协同主体可以在平台上发布政策文件、工作动态、实践经验等信息,实现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通过平台,学校可以了解到最新的体育思政教育政策要求,社会体育组织也能及时掌握学校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合作。定期组织体育思政教育研讨会、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为各协同主体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在活动中,各方可以分享在体育思政教育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例如,学校之间可以交流体育思政课程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案例,社会体育组织可以与学校交流如何开展体育赛事中的思政教育。
(三)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建立多元化的体育思政教育政策监督体系,包括政府部门的内部监督、社会公众的外部监督以及专业机构的第三方监督。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政策执行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社会公众可以通过举报、建议等方式参与监督,对政策执行中的不当行为进行监督;专业机构可以运用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明确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对于在体育思政教育政策执行过程中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导致政策执行不力的主体,要依法依规进行问责。通过问责机制,增强政策执行主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确保政策能够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将政策执行效果纳入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激励其积极履行职责。
结论
在新时代体育强国战略背景下,构建体育思政教育的政策协同机制是推动体育思政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明确各协同主体的职责,搭建协同沟通平台,促进信息共享和交流合作,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确保政策的有效执行,能够形成体育思政教育政策的协同效应,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动体育强国建设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文台 . 基于体育强国梦协同开展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与健康教育 [J]. 学园 , 2024, 17 (01): 7-10.
[2] 张锡娟 . 基于“体育强国梦”的大学生体质健康与思政教育的协同开展 [J]. 文体用品与科技 , 2019, (11): 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