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师幼互动研究

作者

郭宁宁

壶关县体育幼儿园

摘要: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为师幼互动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机会。本文通过分析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探讨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研究基于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观察和相关文献的分析,提出优化师幼互动的建议,旨在为幼儿园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游戏;师幼互动;教育策略

一、引言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创设多样化的活动区域,为幼儿提供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空间。在区域游戏中,师幼互动是影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师幼互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促进其认知、语言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

二、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现状

1、互动频率较高,但深度不足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师幼互动频率较高,但互动内容多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例如,教师与幼儿的交流多为简单的指令或询问,缺乏对幼儿思维和情感的深入引导。

2、教师主导性较强,幼儿自主性受限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往往扮演主导角色,幼儿的自主性未能充分发挥。部分教师习惯于通过提问或指导来推动游戏进程,而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探索和表达。

3、互动形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当前师幼互动的形式多以语言交流为主,缺乏多样化的互动方式。例如,在建构区或美工区,教师较少通过示范、合作等方式与幼儿互动,导致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不够丰富。

三、师幼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教师角色定位不清

部分教师未能明确自身在区域游戏中的角色,过度干预幼儿的游戏活动,导致幼儿的自主性受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教师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低估,以及对游戏活动教育价值的片面理解。

2、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师幼互动的质量。部分教师缺乏对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难以根据幼儿的需求调整互动方式。此外,教师对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掌握不足,也限制了其在互动中的表现。

3、游戏环境与材料的局限性

区域游戏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投放对师幼互动的质量有重要影响。部分幼儿园的游戏区域划分不合理,材料投放单一且缺乏层次性,无法满足幼儿多样化的探索需求。

四、提升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师幼互动质量的策略

1、明确教师角色,支持幼儿自主探索

教师应将自身定位为幼儿游戏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和探索。例如,在角色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提供情境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2、丰富互动形式,增强互动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幼儿互动,如肢体语言、合作游戏、示范等,增强互动的趣味性和多样性。例如,在建构区,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搭建模型,通过合作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和解决问题。

3、优化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互动资源

合理的区域划分和丰富的材料投放能够为师幼互动提供良好的基础。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定期更新游戏材料,并创设开放、自由的游戏环境。

4、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升互动能力

帮助教师掌握区域游戏的指导策略和师幼互动技巧。例如,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的方式,让教师学习如何在不同情境中与幼儿进行有效互动。

五、案例分析

以“小小超市”为主题开展了角色扮演游戏。孩子们兴奋地参于其中,模仿着购物和售卖的场景。游戏区内摆放着各种模拟商品,有水果、蔬菜、玩具等。孩子们有的扮演顾客,在货架间挑选商品;有的扮演收银员,认真地为顾客扫码结账;还有的扮演售货员,热情地向顾客介绍商品。这时扮演顾客的果果,手里拿着一个水杯皱着小眉毛就向轩轩走来:“售货员,我想买这个,可是这个没有价格,我不知道多少钱。”轩轩接过果果手里没有价签标志的水杯,对果果说:“这位顾客您等一下,我给您看看。”“这个是一块钱,给你。”轩轩坚定地说。“可是瓶子上没有价签,一会我结账的时候收银员扫不上价格我不能买呀。”果果连忙说道,轩轩的小脸上显出为难的神色,他想了一会儿,转身便找到我,举起水杯,“老师,这个上面没有价签,需要剪刀胶带和彩纸给它标上价格。”

以“超市”为主题,教师通过创设逼真的超市环境,投放丰富的游戏材料,引导幼儿自主开展购物活动。在游戏中,帮助幼儿理解购物流程,同时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这种以幼儿为中心的互动方式,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语言和社会交往能力,也增强了师幼互动的质量。

六、结论

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优化教师角色、丰富互动形式、改善游戏环境以及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可以有效提升师幼互动的质量。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关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互动需求,探索更多创新的师幼互动策略,以推动幼儿园区域游戏活动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郭宁宁,(1993.10--)女,汉族,长治市壶关县人,大专,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