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 “学科+“教学:融合路径与思考
文康馨
湖南师范大学 长沙市 410081
一、中学音乐“学科 +v 教学的内涵
“学科 +”教学是以音乐学科为核心,通过知识迁移与情境重构向外辐射与拓展实现与人文、科技、艺术等领域的深度联结,构建一个多元、开放、动态的音乐教学体系。它强调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在跨领域情境中的迁移与应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以乐育人、以文化人”的立体化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的协同发展。
二、中学音乐“学科 +′′ 教学的原则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中学音乐 “学科 +; ” 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兴趣、需求与个性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感受音乐与其他学科、技术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循序渐进原则
中学音乐 “学科 +i ” 教学内容丰富、涉及领域广泛,学生需要逐步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与教学进度,从简单到复杂、从基础到高级逐步推进教学活动。例如,在跨学科融合教学中,先从与音乐关联性较强、学生较熟悉的学科入手,如音乐与语文、美术等学科的融合,让学生在熟悉的学科情境中逐步理解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融合方式。
(三)学科本位与融合并重原则
在中学音乐 “学科 +′ ” 教学中,音乐学科仍然是教学的核心与本位,其他学科、技术、社会实践活动等是作为辅助与拓展来促进音乐教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科本位与融合并重,既要保证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深度与广度;又要合理选择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内容与方式,避免出现融合过度而导致音乐学科特点模糊、教学重点偏移等问题。例如,在音乐与语文融合教学中,教师应以音乐作品为核心,通过文学要素的讲解来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与风格,而不是将教学重点过多地放在语文诗词或语文的文学素养的讲述上,确保音乐学科的主导地位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中学音乐 “学科 +, ” 教学的融合路径
(一)音乐与语文
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文学元素进行交流合作。在歌曲教学中让学生对歌曲中的核心思想以及其中的文艺美学、人文美学进行学习探索,尤其是由古诗改编自古典音乐作品《虞美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满江红》等作品都是广为流传优美动听的音乐。在这些古诗被编入音乐作品之后,它们不仅有优美的旋律和深刻的艺术概念,而且还生动地表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遗产。同时可以开展诗歌歌曲创作与欣赏活动。教师选择经典诗词,引导学生分析诗词的韵律、意境与情感,然后让学生尝试为其谱曲,或欣赏已有的诗歌歌曲作品,如《茉莉花》《乡愁四韵》等,探讨诗歌与音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音乐创作能力。
(二)音乐与地理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地理内容。例如,在教授西北地区的歌曲时,以地图的方式进行导入,结合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兴趣。并且结合西北地貌帮助学生掌握西北民歌的特点,牢固知识,促进学生文化理解。让学生从音乐的角度了解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特色与人们的生活情感。
(三)音乐与美术
音乐与美术同属于艺术类的分支,两们学科具有更多的融合点。教师应将音乐材料作为主要材料,将创新方式与艺术材料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运用语言和艺术手段来完美地表达美,最终获得审美直觉和审美经验。美术课程和音乐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音乐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多样的灵感,同时艺术也将抽象的音乐作品转化为可见的、有形的、真实的图像。例如在音乐课堂上,欣赏美术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如分析油画中的音乐场景、雕塑中的音乐人物等,引导学生从美术作品中寻找音乐灵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跨艺术门类的创造力。在美术课堂上,教师播放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根据音乐的感受与想象进行绘画创作,如聆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画出音乐所传达的力量感与冲突感。
(四)音乐与信息技术
在当今信息技术发展迅速,音乐教育的内容不能停留再过去仅仅基于传统的教育方式,然而跨学科的音乐教育和信息技术则可以帮助克服音乐教育更新的困难,提高教育质量,从而实现“育人”的个性化需求。在核心理念上,我们应该坚持教育与信息的深度融合,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可持续机制。例如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下学习歌曲,教师可以在智能平台上发布任务。在音乐课上,学生提前了解了新歌知识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课前准备,实现了角色转换;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老师在智能平台上进行了抢答环节,学生可以第一时间将答案发送到平板电脑上,大数据准确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教学的综合性评价,实现检测改进。
中学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为中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学校、教师与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教师培训与支持,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不断探索与完善中学音乐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模式与方法,推动中学音乐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简介:文康馨 女 2002 年 11 月 27 日 湖南省 研究生在读 学科音乐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