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因材施教
陈珊
福建省福安职业技术学校 355000
摘要:在体育教育领域,性别差异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参与度的影响不容忽视,中职女生群体中存在较为突出的体育厌学问题,这一现象制约着体育教育目标的达成和女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对于传统的中职体育教育进行优化革新,根据当前问题背后多层面成因来提出具体的针对性策略,依据女生生理特征优化体育课程强度与时长增强女生运动自信等策略,旨在提升中职女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促进体育教育的因材施教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中职体育;性别差异;厌学问题;成因分析与对策
引言: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中职女生体育教育面临着一个严峻问题,即部分中职女生存在体育厌学现象,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更不利于中职女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文深入探究中职女生体育厌学问题的成因,并试图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改善中职女生体育教育现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中职女生体育厌学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生理差异,心理敏感
中职女生在生理上与男生有着显著区别,相较于男生女生的肌肉力量较弱,心肺功能也相对不强耐力与爆发力不足,所以在进行高强度对抗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时,容易感到疲劳且运动表现往往不如男生,这使得女生在体育课程中常面临更大的身体挑战,进而降低对体育的兴趣。并且女生心理更为敏感自尊心较强,在体育学习中一旦出现动作失误或成绩不佳的情况就容易陷入自我否定,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体育学习丧失信心不愿参与体育活动,另外部分女生性格内敛,不喜欢在公开场合展示自己。
(二)内容传统,教学单一
结合当前体育教学现状,许多中职体育课程内容未充分考虑性别差异,多以传统竞技项目为主如篮球足球等,这些项目对抗性强运动强度大,女生在参与过程中较难获得成就感,使得女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部分体育教师教学方法也较为单一,在课堂上侧重于技能的机械传授和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培养。教学过程枯燥乏味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无法激发中职女生的学习热情,过度强调体能和技能考核,导致女生在体育学习中难以获得正面反馈,逐渐失去学习动力。
二、解决中职女生厌学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优化单一课程设计,满足学生多元需求
在解决中职女生体育厌学问题时,需要教师根据中职女生的生理特点,降低高负荷强对抗运动的占比,提高瑜伽舞蹈以及形体训练等低强度注重柔韧性和协调性项目的比重,根据女生的身体机能以及性格特点来设置多元化课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具体革新过程中,学校可以增加多元课程,以瑜伽课为例能有效锻炼女生的身体柔韧性帮助塑造良好体态,还能缓解学习压力,舞蹈课程则可培养节奏感与身体协调性,让女生在艺术氛围中享受运动乐趣。并且教师应当明确不同女生的身体素质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以设置分层教学,以跑步课程为例可细分为基础耐力跑趣味慢跑和团队接力跑等层次。基础耐力跑面向体能较好有一定跑步基础的女生,趣味慢跑则更适合中等体能水平的女生,团队接力跑主要针对体能稍弱的女生,降低个体压力让这类女生也能在跑步中收获成就感,从而满足不同体能女生的需求,激发其参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感受体育学习乐趣
在传统体育教学当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完成理论知识以及方法的教授之后,往往引导学生进行自由练习。在解决中职女生体育厌学问题时,教师要考虑如何调动学生的体育兴趣可以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或者游戏教学法等多种策略来激发女生的运动热情,进一步提升提高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女排姑娘绝地反击顽强夺冠的视频,或女子马拉松选手在赛场上坚韧奔跑的画面。通过鲜活的赛事场景,让女生直观感受女性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内心的运动热情使其更愿意主动参与体育活动。游戏化教学更是能让体育课堂妙趣横生,比如在篮球教学时,教师设计“运球寻宝”游戏把篮球的运球技巧融入其中,女生们需在规定场地内运用正确的运球姿势绕过障碍,寻找隐藏的“宝物”。在这个过程中,女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熟练掌握篮球运球技巧,大大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让女生真正享受体育课堂。
(三) 强化积极心理引导增强中职女生自信心
在成因分析当中提到,女生相较于男生心理更为敏感,当出现体育成绩不佳时容易形成自卑心理。教师从这个角度入手可以定期开展体育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女生正确认识自身的身体条件和运动潜力,克服自卑畏难情绪。并且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针对动作完成有困难的女生,单独指导并强调进步之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例如学校可每月定期举办体育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体育心理学专家或资深教师主讲,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生动的案例分析,向女生科普女性身体在运动中的独特优势,比如女性关节柔韧性好,在瑜伽舞蹈等项目中更具潜力,引导女生正视自身身体条件挖掘运动潜力。同时,剖析常见的自卑畏难心理根源,传授应对方法如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逐步挑战运动目标等。课堂上,教师也要时刻关注女生的表现,当女生有进步时应给予表扬增强其成就感,针对动作完成困难的女生,在课后单独指导分解动作要领耐心示范。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文围绕中职女生体育厌学问题,深入剖析了基于性别差异下多维度的成因并提出了一系列因材施教的应对策略。生理上的天然差别心理层面的敏感特质,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欠妥共同导致中职女生在体育学习中热情不高。而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心理引导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逐步提升中职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中职女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飞仔.中职学校女生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应对策略[J].职业技术,2018,17(10):100-102.
[2]韩庆玮.中职生体育课厌学情绪的成因与对策研究[J].才智,2018,(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