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作者

司金凤

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冶金与汽车工程学院 山东 淄博 256414

摘要:在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结合高职教师专业特征和学科特征,开展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理论研究,调查分析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现状,梳理当前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面临的问题,通过明确教师数字素养内涵,探索数字素养培养方法,明确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为职业院校高素质数字化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职业教育;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

前言: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使得教育系统中的教学范式、组织架构、教学过程和评价方法等都发生了全方位的创新与变革,对教师的能力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造成数字化人才的严重紧缺,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解决教育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契合数字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是关键。

2022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师数字素养》中明确指出,要以提高教师数字化意识、能力和责任为着力点,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因此,从高职院校视角诠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现实价值,探索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具体路径,对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建设步伐,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基本内涵

202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师数字素养》从数字化意识、数字技术知识与技能、数字化应用、数字社会责任、专业发展5个维度,对未来教师应具备的数字素养进行了描述。

数字化意识是教师对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敏锐感知和主动探索的意愿[1]。能深刻认识到数字技术对教育教学的重要价值,能积极从事数字化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教师应掌握基本的数字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具备选择和应用数字技术资源的能力,能够灵活使用数字技术实施教学活动和教学分析,可熟练使用数字技术制作教学资源、创建在线课程、进行课堂互动、对学习数据进行评估等操作能力。

数字化应用强调数字技术在教学过程的有效融入。要求教师能将数字技术融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学生评价以及协同育人等多个环节,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优化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数字社会责任是指教师在数字环境中、或参与数字化活动时所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承担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网络环境的健康与安全,保护信息隐私、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数字技术、培养学生的数字素养和网络安全意识等。

专业发展能力是指教师为提升自身数字素养而进行的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善于利用数字技术资源来促进自身数字素养及教育教学专业成长,包括数字化学习与研修、数字化教学改革与创新、数字化课程与资源建设、跨学科研究与合作、自我评估与反思等。

2、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现状

国内教师数字素养研究蓬勃发展,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智慧教育应用发展研究报告(2025年)》显示,我国教师的数字素养发展还存在很大挑战。

(1)高职教师的数字化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

数字化意识是高职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的主动意愿。职业院校教师在数字素养方面呈现显著差异,只有少部分教师积极适应并掌握数字化技术,从事数字化教学。当前,大多高职教师对数字化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对数字素养认识不清,认为数字化教学就是将教学内容搬到线上[2]。对数字技术的学习意愿较低,认为从事数字化教学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缺乏主动学习和适应新技术的驱动力,对数字技术持保守态度。

(2)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

目前,教师数字素养培训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首先,培训内容过于笼统,缺乏针对性,培训重视数字技术基础理论,未能结合教师特点深入结合高职院校教学实际特点与应用场景进行精细化的指导[3],培训内容与教学应用脱节;其次,数字素养培训系统化不足,内容过于零碎,缺乏培训资源和培训师资团队;最后,教师数字素养培训更加注重培训课程的完成,而缺少对教师培训结果的考评,培训流于形式。

(3)教师数字素养考核激励机制欠缺,缺乏推动力

当前,许多学校都加大对教师数字素养的培训,但对教师素养的考核却缺乏清晰、明确的考核标准。且部分学校对于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重视程度不够,没有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机制[4],无法有效激励教师参与数字素养提升和数字化教学实施中,数字素养考核结果未与教师职业发展环节紧密结合,导致教师提升数字素养的推动力不足。

(4)教师数字素养可持续性有待提升,缺乏连贯性

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在当前,学校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升方面缺乏保障机制,从教学环境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教学平台和教学资源,到学校对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资金支持和服务等,都无法保障教师数字素养培育工作的持续性开展。同时,数字技术的高速迭代要求教师不得不与时俱进地持续学习,才能适应数字化教学。而在现实情况确是教师难以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导致数字素养提升的可持续性受到影响。

3、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路径

(1)拓展教师数字化视野,提高主动性

对数字技术在教育发展中价值的理解越深刻,主动学习和使用数字技术的意愿越强烈,就越能驱动教师接受、使用以及持续进行数字化教学[5]。为拓展教师数字化视野、提高数字化意识及主动性,需多措并举。首先,需树立数字教学思维,增强数字教学认同。教师需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字教育培训,理解数字化对教育的深远影响,深入了解和适应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其次,需引导教师深刻理解数字素养的内涵,有助于教师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教育环境,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最后,应让教师深入理解数字素养融入教学工作的意义,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发展的时代脉搏,主动适应数字化教育环境,从而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数字技术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2)采取差异化培训策略,加强针对性

在提升教师数字素养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师个体的差异性,采取差异化培训策略,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数字基础的教师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需求不同,培训的内容也不同。学校可根据教师数字素养的自我评估和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数字素养培训,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在培训中获得自己需要的数字知识和技能提升,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教育的发展需求。同时,创新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如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主题式数字研修、场景式培训等,通过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培训促进教师数字素养提升。

(3)制订考核激励制度,提升激励性

在深化教师数字素养的考核与评价工作中,充分发挥学校数字化实施的主体作用,建立基于数字化应用的考评体系,明确制定数字素养考核标准、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坚持评价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以审慎的态度评估教师数字素养水平[6]。设置专门的教师数字素养监督队伍,对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全过程、各环节进行动态监督,并提供实时反馈考核结果。

同时,学校需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建立教师数字素养培育的长效机制,明确教师数字教育发展规划,将教师数字素养考核结果与职业发展紧密挂钩,如职业晋升、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奖金奖励等,激励教师主动提升数字技能。除此之外,学校需营造良好的数字化环境,完善数字基础设置、数字资源及数字工具,为教师数字技术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4)健全数字素养发展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教师数字素养的可持续发展,需健全发展机制。一方面,需完善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与监测体系,借助技术手段构建动态监测平台,精准评估教师数字素养水平;另一方面,加大政策支持,优化培训体系,开展精准培训并提供持续性支持,确保培训效果。同时,强化激励措施,将数字素养纳入教师职业发展,如纳入绩效考核、设立专项奖励等,激发教师积极性。通过这些举措,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数字素养发展机制,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教师数字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夯实数字化技术基础,确保数字技术设施,营造良好的数字环境。学校应加速推进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升级数字化教学系统,开发数字化教材和资源,构建个性化数字教学环境。

4、结论

当前数字化教学已然成为教育现代化的鲜明旗帜,高职教师数字素养的培养不可或缺。职业院校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是一项复杂且系统的工程,需从多方面入手。应着重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意识,构建差异化培训体系,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营造良好数字环境,并构建数字素养发展机制。明晰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对于促进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构建数字化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付从荣,朱静婷. 高职教师数字素养:内涵、现状及提升路径 [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5, 31 (02): 110-118.[2]孙艳春. 基于《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的高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J]. 继续教育研究, 2025, (03): 68-72.

[3]毛璎珞,周杰.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数智素养培育的现实条件与实践路径 [J]. 继续教育研究, 2025, (04): 62-69.

[4]丛建民,陈静,黄威剑. 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基于477名高职教师的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教育与职业, 2024, (22): 83-90. DOI:10.13615/j.cnki.1004-3985.2024.22.009.

[5]孙艳春. 数智时代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 [J]. 机械职业教育, 2024, (10): 33-37. DOI:10.16309/j.cnki.issn.1007-1776.2024.10.007.

[6]谢晓芳,谢季良,王倩倩,等. 山东省黄河流域高职院校教师数字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 [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 (19): 95-100.

基金项目: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校级课题“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教师数字素养提升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