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题库系统的教育技术创新与实证研究

作者

史宇涵 及欣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摘要:本研究聚焦教育信息化 2.0 背景下的大学英语备考模式革新,构建融合智能组卷、AI 诊断与教师协同的三位一体系统。通过 React+Django 技术栈实现跨端架构,基于 CSP-NSGA-II 算法构建动态组卷引擎,结合 DeepSeek R1 大模型开发能力诊断系统。研究结果为智能教育系统的设计提供方法论参考。

关键词:智能题库;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

一.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 2.0 行动计划》推进,大学英语四六级备考正经历范式转型。传统“题海战术”存在三维痛点:首先是资源静态化(真题利用率<42%)。其次是反馈延迟性(平均错题分析周期>72 小时)以及诊断模糊性(能力定位误差>25%)。本研究构建“灵犀题链”系统,通过智能组卷(CSP 算法)、动态诊断(知识图谱)和协同教学(学情预测),实现备考过程的数字化、个性化与可视化。

二.平台整体功能设计

(一)技术框架

采用 MVC 分层架构:前端基于 React 18+TypeScript 构建响应式界面(Ant Design 5.0 规范),集成 ECharts 5.0 实现能力可视化;后端通过 Django 4.2+DRF 搭建微服务,PostgreSQL 14 存储结构化数据(500 万 + 真题),Redis 7 实现毫秒级缓存(QPS 峰值 12,000+)。核心算法层:CSP-NSGA-II 组卷引擎(参数平衡度提升 41%),DeepSeek R1 驱动的能力诊断模型。

(二)核心功能模块

1.动态组卷系统

1)支持跨年份(2015-2024)题型重组(23 种组合策略),基于 Item Response Theory(IRT)实现难度动态适配(α 参数校准误差<0.05)

2)计时答题模块模拟真实考场(误差<200ms),自动生成包含区分度(D>0.3)、难度(P=0.5±0.15)的质量分析报告

2.AI 诊断体系

1)能力雷达图:基于 5 维度(听力 / 阅读 / 写作 / 翻译 / 词汇)的 DINA 模型诊断(覆盖率 92.3%)

2)错题知识图谱:通过 BERTopic 主题聚类,关联128个四六级核心考点,支持“错题-考点-真题”的三元跳转.

3.协同教学平台

1)班级学情预测:逻辑回归模型(AUC=0.89)提前 4 周预警潜在未达标群体(准确率 85.7%)

2)教师工作台:实时监控 32 项学习指标(如“长对话场景错误率 TOP5”),支持批量推送定制化练习包

三、创新点与理论贡献

(一)理论创新

提出“三维动态适配”模型:① 题目-能力适配(基于 IRT 的难度动态调整)、② 学习-认知适配(语境化错题管理)、③ 群体-个体适配(班级-学生双视角分析),突破传统题库“内容堆积”的局限。

(二)应用创新

1.跨模态组卷:首创“题型-年份-难度”三维筛选器,使真题复用率提升至78%(P<0.01)。

2.语境化学习:生词本嵌入真题语境(平均上下文长度150词),词汇记忆留存率提升28%(p=0.003)。

3.预测性教学:班级通过率预测模型较传统经验判断准确率提高34%(n=12个班级,p<0.001)。

四、系统部署及平台运行环境介绍

核心架构:支持多段自适应访问,离线学习与答题进度自动同步,保障学习连续性;自动分析错题规律(如“长对话场景理解薄弱”),推荐针对性练习;动态调整题目难度,匹配用户当前英语水平。

数据与安全:用户学习数据加密存储,支持学生、教师、管理员分级权限管理,结合关键数据每日备份,符合教育行业隐私规范。同时无缝对接学校教务系统与微信平台,简化登录流程,提升使用便捷性。

稳定性保障:弹性扩容架构支持万人并发在线考试,毫秒级计时同步与断网自动保存,还原真实考场体验。

五.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1. 平台技术实现的安全性和完善性。可采用AES-256加密存储用户隐私信息,并防范SQL注入与XSS攻击,避免因安全防护不足导致数据泄露风险。

2. 系统稳定性和高并发处理能力。系统使用高峰期会有万级用户同时在线,可通过优化服务器负载均衡及Redis缓存策略,保证响应时间小于500ms。

3. AI算法的准确性和诊断可靠性。采用CSP-NSGA-II 组卷引擎以及DeepSeek R1 驱动的能力诊断。

4. 模型多端兼容与用户体验。通过Web端与移动端保持功能一致,防止因React Native组件兼容性问题导致界面渲染异常,复杂功能应简化操作路径,避免因界面复杂造成用户流失。

六、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构建的智能题库系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备考过程可量化、学习路径可定制、教学决策可预测”三重突破。后续将深化跨模态数据融合(如语音答题分析),探索大模型在写作自动评分中的应用,推动教育技术向“情境化、生成式”方向演进。

七.参考文献

[1]张昕煜. 基于语音感知的英语口语发音自动校准系统.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3(05).

[2]黄文贞. 基于深度学习的英语口语互动教学系统设计.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22(23).

[3]何佳, 刘剑南. 移动辅助语言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1(02).

[4]罗刚峰, 赵飞飞. 基于序列匹配的英语口语测试自动评分系统设计.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