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成本优化措施

作者

杨磊

340207198911220611

引言

随着我国国家经济进行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投资的金额也一天比一天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准确合理地,编制工程造价预算并有效控制造价,成为建筑项目成功实施的关键因素,然而因为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普遍存在,这给项目投资者和建设者带来诸多困扰。因此,深入研究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成本优化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作用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在整个建设项目生命周期中至关重要,是确定工程项目总造价的基础和核心依据。造价预算过程涵盖了项目从立项决策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各项费用估算与汇总,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土地征收费、设计费、监理费以及其他相关费用等。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为项目决策提供了重要的评价依据,有助于投资者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合理安排资金投入,并作为建设方向银行申请贷款、向相关部门申请资金的重要参考数据,以确保项目按照预定规模和标准顺利实施。同时,通过预算与实际施工成本的对比分析,可以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监督施工单位的费用使用情况,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和违规行为的发生。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也是签订施工合同的主要谈判基础和依据,其确保了合同条款中关于价格、工期、质量等关键要素的合理确定。此外,工程预算还是衡量建筑设计方案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尺,通过对设计方案的预算造价评估,可以激励设计师在保证工程功能和质量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建设成本。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也是编制施工计划、安排施工进度、统计完成工作量以及进行绩效考核的基准,其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项目的按期完成。

2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2.1 设计方面

设计环节作为建筑工程的起始点,其合理性对造价起着关键作用。然而,部分设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未能全面且深入地考量实际施工过程中的复杂状况。例如,对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评估不足,导致地基设计存在漏洞,使施工时需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额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对建筑结构的抗震要求把握不准,导致施工时需临时调整结构设计,增加额外的加固材料与施工工序。这些隐性问题的存在,使得工程在建设阶段面临许多额外费用的支出,成为造价超预算的重要原因。在建筑工程的推进过程中,设计变更频繁是导致造价超支的常见因素。例如,业主可能产生新的功能需求或审美偏好,进而要求对原设计方案进行修改;不断革新的施工技术可能使原设计方案所使用的施工工艺不再具备优势,为追求更高的施工效率和质量,需对设计进行调整;建筑行业规范与标准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新,若原设计不符合新规范,也必须进行设计变更。这些设计变更会直接引发工程量的增减,如增加或减少某些建筑构件、改变装修标准等,相应影响建筑工程的造价。

2.2 预算编制因素

工程造价预算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较高的管理难度与较强的专业性。其对于预算编制人员的要求相对较高,不仅需要全面了解预算专业知识,还要充分掌握施工工程的实际情况。然而,在实际的工程造价预算管理工作中,不少技术人员由于缺乏对工程项目的全面了解,未能准确把握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出现漏项或错项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工程项目无法顺利进行。另外,在预算造价控制时,技术人员只是把控了工程的整体成本,却未全面分析过程中的环节成本预算,这样容易造成施工进度和设计方案之间出现较大偏差,进而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3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优化措施

3.1 优化设计

在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全方位、深层次地考量施工过程中的各类现实因素,不仅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基础信息,还要与施工团队密切沟通,掌握施工技术水平、工艺特点及可能面临的困难。通过这些调研,从材料选用、施工工艺选择到结构布局设计,都要确保设计方案具备高度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能在实际施工中顺利落地,从而有效减少因设计与施工脱节而产生的设计变更。当设计方案初步拟定后,要迅速组织开展多部门、多专业的联合评审。评审团队应涵盖设计专家、造价师、施工技术骨干等,从不同专业视角对方案进行审查,重点审查设计方案在技术层面是否先进合理、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在经济层面是否成本可控、性价比高,在施工层面是否便捷高效、安全可靠。通过严格、细致的评审,及时发现并纠正设计方案中的不合理之处,保证设计方案既满足工程质量与功能需求,又能实现经济成本的有效控制。

3.2 合理设计工程造价概预算

在项目开展前期,首先要提高相 人员充分认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开展 目的能力, 般而言,在编制预算过程中,既要考虑到项目规 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其他影响到预算的突发情况,其工 目相关的各类基础资料;人员配置,遴选具备专业资质 计并完成项目审批流程;预算编制,组织项目合作方进行预算编制及封标 前的各项筹备工作。

3.3 构建专业化的造价预算人才队伍

高素质的造价预算人才能够直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管理的质量,强化建筑企业的人才储备。需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造价预算人员。一方面,面向现有的造价预算人员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根据其实际的工作能力以及新时期造价预算管理对该群体提出的要求制定专门的培训规划,确保全体造价预算人员能够接触并了解全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引进专业化的造价预算人才。立足于建筑工程管理的要求以及建筑企业发展需求,调整人才准入门槛,从多个渠道吸引优质的人才,使建筑企业具备一支高质量的复合型造价预算人才队伍。

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预算编制、工程设计、施工管理、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要解决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参与方共同努力,采取科学合理的成本优化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控制工程设计变更、加强施工管理和强化成本控制意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降低工程造价,实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未来的建筑工程中,随着工程造价管理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笑珠.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分析与应对方法探究[J].中国招标,2025,(06):137-139.

[2]张晓东.住宅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策略研究[J].居舍,2025,(15):165-168.

[3]韦陈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工程预算的有效应用探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5,23(09):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