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项目管理中的供应链优化与物资管理策略
傅泳强
陕西秦龙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65
一、引言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正处于新能源转型与传统电网升级的关键阶段,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规模化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持续推进,对项目物资的及时性、稳定性与经济性提出更高要求。供应链作为电力项目物资流转的核心载体,其运行效率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进度与投资效益,而物资管理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是保障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支撑。然而,部分电力项目仍存在供应链各环节协同不畅、物资库存积压、风险应对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项目整体管理水平提升。因此,探索科学的供应链优化路径与物资管理策略,成为电力项目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电力项目供应链与物资管理的现存问题
2.1 供应链协同机制不完善
电力项目供应链涉及设备制造商、供应商、物流企业、项目建设方等多主体,当前部分项目缺乏统一的协同管理平台,各参与方信息传递存在滞后性与不对称性。例如,设备制造商生产进度与项目建设需求衔接不紧密,易出现设备到货延迟或提前到货导致的仓储压力;供应商与项目方之间缺乏动态沟通机制,物资规格、质量标准调整信息传递不及时,可能引发物资不符问题,影响项目施工进度。
2.2 物资库存管理效率低下
电力项目物资具有种类多、规格杂、部分物资体积大、存储要求高的特点,当前部分项目库存管理仍采用传统人工记录方式,信息化程度低。一方面,缺乏科学的需求预测模型,导致部分常用物资库存过多,占用资金与仓储空间,而特殊物资库存不足,出现紧急采购情况,增加采购成本与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库存盘点效率低,物资出入库记录不及时,易出现账实不符问题,难以精准掌握物资库存状态,影响物资调配的及时性。
2.3 供应链风险防控能力薄弱
电力项目供应链受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双重影响,风险点较多。外部方面,原材料价格波动(如铜、硅料等电力设备核心原材料)、物流运输受阻(如极端天气、区域交通管制)、政策调整(如环保政策对设备生产的要求)等因素,可能导致物资供应延迟或成本上升;内部方面,供应商资质审核不严格、物资质量检测流程不规范,易出现劣质物资流入项目现场,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引发安全事故,而当前部分项目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与应对机制,对潜在风险识别不及时,风险发生后应对措施被动,难以有效降低风险损失。
三、电力项目供应链优化路径
3.1 构建多主体协同管理机制
依托数字化技术搭建电力项目供应链协同平台,整合设备制造商、供应商、物流企业、项目方等各参与方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动态交互。例如,在平台内设置需求计划模块,项目方根据施工进度上传物资需求计划,制造商实时接收并同步生产进度,供应商及时调整供货计划,物流企业根据物资生产与需求时间规划运输路线,确保物资按需按时送达;同时,建立定期沟通会议制度,针对供应链运行中的问题及时协商解决,提升各主体协同效率,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衔接问题。
3.2 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供应链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在物资采购环节,利用大数据分析市场价格趋势、供应商历史履约情况,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实现采购决策智能化;在物流运输环节,通过物联网技术对物资运输车辆进行实时定位,监控物资运输状态(如温度、湿度、振动等),确保特殊物资运输安全,同时优化运输路线,降低运输成本;在物资接收环节,采用扫码识别技术快速完成物资入库登记,自动更新库存数据,提升入库效率。
3.3 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
从风险识别、预警、应对三个维度构建供应链风险防控体系。首先,梳理供应链各环节潜在风险点,建立风险清单,涵盖原材料价格、物流运输、供应商履约、政策法规等方面;其次,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风险指标,如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供应商履约率、物流运输延误率等,设定风险预警阈值,当指标达到阈值时自动触发预警,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最后,针对不同类型风险制定应急预案。
四、电力项目物资管理优化策略
4.1 优化物资采购管理流程
建立 “需求导向 + 合规高效” 的采购管理模式。一方面,加强采购计划与项目施工计划的衔接,由项目技术部门根据施工进度制定详细的物资需求清单,明确物资规格、数量、质量标准及到货时间,采购部门结合需求清单制定采购计划,避免盲目采购;另一方面,完善采购招标流程,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等多种采购方式,引入更多优质供应商参与竞争,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检测报告等。
4.2 提升物资仓储管理水平
推进仓储管理信息化与标准化建设。引入仓储管理系统(WMS),实现物资入库、出库、盘点、库存查询等环节的数字化管理,系统自动记录物资出入库信息,实时更新库存数据,支持库存预警功能,当物资库存低于安全阈值时自动提醒补货;同时,规范仓储作业流程,对物资进行分类分区存放,例如,将电气设备、电缆、铁塔等物资按类型、规格分开存放,设置清晰的标识牌,便于物资查找与管理,对于有特殊存储要求的物资(如变压器油、精密仪器),配备专业的存储设备与环境监测设备,确保物资存储安全。
4.3 强化物资调配与使用管理
建立 “统一调度 + 动态调整” 的物资调配机制。成立专门的物资调配小组,负责统筹项目各施工环节的物资需求,根据施工进度与物资库存情况制定调配计划,优先保障关键环节物资供应;利用数字化平台实时掌握各施工点物资使用情况,当某一环节物资出现剩余或短缺时,及时进行内部调配,减少物资浪费与重复采购;同时,加强物资使用过程管理,制定物资领用与消耗管理制度,施工班组需凭领用单领取物资,明确领用数量与用途,物资管理人员定期核对物资领用与消耗数据,分析物资消耗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物资浪费问题。
五、结论
在电力行业转型与发展的背景下,供应链优化与物资管理对提升电力项目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电力项目供应链存在协同机制不完善、库存管理效率低、风险防控能力薄弱等问题,物资管理在采购、仓储、调配环节也面临诸多挑战。通过构建多主体协同管理机制、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建立全流程风险防控体系,可有效优化电力项目供应链运行效率;通过优化采购流程、提升仓储管理水平、强化物资调配与使用管理,能进一步提升物资管理质量。未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应用,电力项目供应链与物资管理将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为电力项目的顺利实施与电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闫耀进,于雷.电力与新能源风力发电项目管理的协同发展[J].电站系统工程,2025,41(03):78-79+82
[2]王微,宋大吉,刘柏毅,等.基于项目管理理念构建电力行业新型培训管理模式的探索[J].电力勘测设计,2025,(06):70-75+81
[3] 吕 卫乾. 电 力工 程项 目的 全 生命 周期 管理 与优 化策 略[J]. 大 众标准化,2025,(0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