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药如何辅助降血糖?这4类药材有科学依据

作者

潘琳

弥勒第一医院 云南弥勒 652399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1]。目前,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西药,如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但西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而中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辅助降低血糖,改善患者的症状。本文将介绍四类具有科学依据的辅助降血糖中药药材,为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

一、黄芪:补气健脾,调节糖代谢

黄芪是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现代研究表明,黄芪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芪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等,这些成分具有调节糖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强免疫力等作用。具体而言:

(1)改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胰岛素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黄芪多糖可以通过激活 AMPK 信号通路,促进葡萄糖转运蛋白 4(GLUT4)的表达和转运,增加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2]。

(2)促进糖原合成:糖原合成是葡萄糖在肝脏和肌肉中储存的重要过程。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促进糖原合成酶的活性,增加糖原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调节肠道菌群:肠道菌群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黄芪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增加有益菌的数量,减少有害菌的繁殖,从而改善肠道环境,促进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二、人参:大补元气,调节血糖

人参是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生津止渴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人参中含有人参皂苷、人参多糖、氨基酸等多种活性成分,其中人参皂苷是其辅助降血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体作用机制如下:

(1)促进胰岛素分泌:人参皂苷可作用于胰岛β细胞,增强细胞活性,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分泌。研究发现,人参皂苷 Rb1 能通过激活磷脂酰肌醇 3-激酶(PI3K)/蛋白激酶 B(Akt)信号通路,提高胰岛β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性,从而促进胰岛素的释放,进而降低血糖水平。

(2)改善胰岛素抵抗:人参皂苷可通过多种途径改善胰岛素抵抗。一方面,它能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促进肌肉和肝脏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另一方面,可调节胰岛素信号传导过程,如增强胰岛素受体(IR)的酪氨酸磷酸化,促进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的信号传递,从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3)调节糖代谢酶活性:人参中的有效成分能调节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例如,人参多糖可抑制肝糖原分解酶的活性,减少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释放入血;同时,可增强葡萄糖激酶的活性,促进葡萄糖在细胞内的磷酸化,加速葡萄糖的利用,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4)影响葡萄糖吸收:人参皂苷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其可能通过抑制肠道葡萄糖转运蛋白 2(SGLT2)的表达或活性,减少肠道对葡萄糖的摄取,进而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幅度。

三、山药:健脾益胃,延缓血糖上升

山药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是药食两用的中药材。山药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同时还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山药多糖、尿囊素、多巴胺等,这些成分具有健脾益胃、滋肾益精、调节糖代谢等作用。具体来说:

(1)延缓葡萄糖吸收:山药中的淀粉属于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在肠道中不易被消化酶分解,能够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此外,山药中的黏液蛋白可以在肠道黏膜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葡萄糖的吸收。

(2)促进胰岛素分泌:山药多糖可以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水平,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研究发现,山药多糖可以通过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 cAMP 信号通路,促进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

(3)改善胰岛素抵抗:山药中的多巴胺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和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此外,山药中的尿囊素具有促进细胞修复和再生的作用,能够保护胰岛β细胞,改善β细胞功能。

四、绞股蓝:益气健脾,调节糖脂代谢

绞股蓝是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干燥全草,具有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绞股蓝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绞股蓝皂苷、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等,这些成分具有调节糖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抗氧化等作用。

(1)调节糖代谢:绞股蓝皂苷可以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增加糖原合成,减少糖原分解,从而降低血糖水平。研究发现,绞股蓝皂苷可以激活 AMPK 信号通路,促进肌肉和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还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分解,从而降低血糖。

(2)改善胰岛素抵抗:绞股蓝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对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干扰,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此外,绞股蓝多糖可以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增强胰岛素的作用,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3)调节脂代谢:绞股蓝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调节脂代谢,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异常。脂代谢的改善有助于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进一步降低血糖水平。

(4)抗氧化作用: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会损伤胰岛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绞股蓝中的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保护胰岛β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五、中药辅助降血糖的注意事项

(一)辨证施治

中药治疗糖尿病强调辨证施治,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证型,如气虚、阴虚、血瘀等,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治疗。在使用中药辅助降血糖时,最好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

(二)合理配伍

中药的配伍讲究君臣佐使,合理的配伍可以增强药效,减少副作用。在使用中药辅助降血糖时,需要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进行合理配伍,如黄芪与山药配伍可以增强补气健脾的作用,人参与绞股蓝配伍可以增强清热燥湿、调节糖脂代谢的作用。

同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中药与西药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如黄芪可能会增强胰岛素的作用,导致低血糖的发生;人参可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兴奋中枢神经,与华法林、阿司匹林、地西泮等西药联用时,可能增加出血倾向或引发失眠、烦躁等不适[3]。因此,在使用中药辅助降血糖时,需要告知医生正在使用的西药,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发生。

(三)控制饮食和运动

中药辅助降血糖不能替代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糖尿病患者仍然需要遵循合理的饮食原则,如控制总热量、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比例等,同时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以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和免疫力。

六、结语

总之,中药在辅助降血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黄芪、人参、山药、绞股蓝等四类药材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如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延缓葡萄糖吸收、调节肠道菌群等,能够有效地辅助降低血糖,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症状和预后。然而,中药辅助降血糖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遵循辨证施治、合理配伍的原则,同时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控制饮食和运动,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随着对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中药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带来新的希望。

参考文献

[1]吴琼,何宇霞,花卉,等.基于数据挖掘分析辅助降血糖中药保健食品组方规律及特点[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6):2385-2393.

[2]李红艳,戴思思,吴威,等.中药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4,26(6):1410-1433.

[3]钱伟民.妙用中药降血糖[J].糖尿病天地,20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