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中班科学课程:风车转转 乐享童年

作者

吴建如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大豫镇新星幼儿园 江苏南通 226412

[题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新星幼儿园地处农村,周边资源丰富,我们充分挖掘地理优势,源于孩子与风车的美丽邂逅,从孩子的兴趣出发,与孩子们一起开启了有趣的风车探索之旅!

[课程叙事]

一、偶遇风车 开启课程

一天早上,缪思语小朋友兴冲冲地跑到老师身边分享她的发现,原来她来上幼儿园的路上发现了好多“大翅膀”。看着她记录下来的画面,小朋友们也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我也看见了,那是飞机的翅膀吗?”

“不对,我妈妈说那是风车的叶子。”

“为什么要做这么大的风车?有什么作用呢?”

巨型风车成了小朋友们最感兴趣的话题,源于孩子们对风车的兴趣和好奇,我们的班本课程《风车转转 乐享童年》应运而生。

关于风车,小朋友们知道多少呢?黄奕涵说:“风车遇到风就会转。”宋泽宇说:“路边的风车有三片叶子。”看来孩子们懂得还真不少,为了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对风车的认识,老师设计了风车调查表,让孩子们自己探索、与爸爸妈妈携手解密,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创意风车 推进课程

通过调查,孩子们发现原来风车是多种多样的,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风车。心动不如行动,先从设计图开始吧。一起看看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吧:花瓣状的,水滴状的,云朵形的,长方形的……真是各不相同,这下子更加激发了孩子们对风车制作的欲望。

风车 1.0

带着对风车制作的热情,张子睿小朋友向大家展示了他制作的树叶风车。“哇,原来树叶也可以做成风车呀!”“我要用红色的树叶去做一个,真是漂亮!”“我要挑大的树叶去做,这样风车就能转得快点。”孩子们你一言我一句,纷纷去寻找自己心仪的树叶。形态各异的树叶风车在孩子们的巧手下诞生,虽然初具雏形,但是却无法转动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回到活动室,通过观摩视频,孩子们了解到风车是由扇叶、转轴、支柱、底座构成的,那我们的风车缺少了什么呢?“转轴,我们的风车是直接粘上去的,所以不能转。”田恬立刻大声解密起来。我们可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转轴呢?

风车 2.0

区域活动时间到,“转起来了,转起来了!”张天琪在美工区兴奋地跳着,原来她将吸管插进超轻粘土里用双面胶固定代替了转轴的位置,让风车转起来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将自己加了“转轴”的风车拿到操场上尝试,新的问题也暴露出来了,孩子们发现:风叶总是摇摆不定地歪向一边,风车并没有稳定的转动起来。看来改良版的风车2.0 也不尽如人意。

第二天,沈沐漪从家里带来了一个玩具风车,为什么这个风车可以转起来呢?孩子们再次对风车进行观察,“他的转轴是可以动的。”哦,原来昨天制作的转轴被超轻粘土固定住了所以不会转。再次发现转轴的秘密后,孩子们纷纷表示想要更换材料,重新制作一个会转的风车,用什么材料呢?田恬说“用纸做,以前外婆给我做过一个会转的纸风车可有趣了。”那就一起动手试一试吧!

风车 3.0

纸风车是如何做的呢?孩子们跟着步骤的流程图,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风车的3.0 版本。“为什么我的风车还是转不起来呢?”他们似乎遇到了新的困难。通过对比发现,有些小朋友的风车没有转轴,有的将风叶折的扁扁的,有的对角线剪的过多……看来想做成一个会转的纸风车可真不容易呢!

有了前期的经验,在制作的步骤上孩子们显得更加的得心应手,风车叶子要弯弯的,对角线不能剪得过多要沿着线剪,转轴要放在中心的位置……孩子们对于细节的制作更加精细,终于风车3.0 成功转了起来。孩子们各显神通,拿着风车对着电风扇吹、放在空调下面吹、对着吹风机吹、用手拨弄……玩得不亦乐乎。

在风车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有了发现和疑问,能主动探索,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创生了不同版本的风车,并最终成功转动,整个过程是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是幼儿成长的过程,也是推进课程不断丰富的过程。三、探究风车 深入课程

户外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又有了新的发现:“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风车。”沙水池旁的水风车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

“为什么有风它却不转呢?”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让它转起来吗?”

用手转、用水灌、用脚踩……他们尝试用各种方式让水风车转动起来,发现原来不是所有的风车都是只能通过风的力量转动的。

有了制作纸风车的成功经验,这一次,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了水风车的制作!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当水源离风车较近的时候风车转得慢,当水源离得远的时候风车就转得快。

四、近赏风车 拓展课程

风车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班不断上演着,孩子们对于风车的热情每日剧增,美工区里各种材料制作的风车层出不穷、科学区里风力发电的小实验奇妙有趣、建构区里海边风车岛应运而生……

“好想去大海边看一看风车啊。”带着孩子们迫切的期待,我们与园长室积极沟通,征得同意后,与孩子们开启了说走就走的旅程。一路上,乘载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我们来到了大海边。小朋友兴奋极了,手拉手,努力地想将风车围起来却没有成功。“风车真是太大啦,你看,它们有的转得快有的转得慢。”“那是因为有的地方风大有的地方风小”邵印涓一语道破了问题的答案。

RH

回来后,孩子们相互分享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时,黄奕涵又提出了新的问题:风越大风车转得越快发电就越多吗?我们带领孩子来到科探室,通过实验去验证。孩子们对着风车轻轻吹,又对着风车用力吹,对灯泡的亮度进行观察并记录。通过不断实验,他们发现:风力越小灯泡越暗发电越少,风力越大灯泡越亮发电越多。

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和来源。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关注幼儿的关注,从他们的巧遇出发,利用风车这一海边特色资源,不断追随孩子的问题和兴趣,他们通过近赏风车、亲身感知、实验操作、反复比较,了解到了风力的大小与风车转速的关系,获得了风车发电的秘密。

[课程反思]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风车转转 乐享童年》课程正是因为关注到了孩子的兴趣点,通过多种形式,不断满足孩子们的探究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在课程中体验快乐,共同成长。

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会了认真思考;学会了创造;懂得了分享、合作;更收获了无数的快乐。

对于老师来说,孩子们的自发游戏,我们与孩子一起,观察他们的行为,倾听孩子的心声,通过观察进而做出必要的行动决策、方法决策以及行动反思。

小小的风车带给孩子们的是无限的乐趣与惊喜,带给老师的是课程研究中的反思与启迪。这一次我们了解了风车转动的秘密,那么风车的下一个秘密又会是什么呢,探索之路,我们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