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特色课余体育活动形式的开发与实践
杨春英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德胜镇中心小学 广西河池 546313
引言:
受到当地经济形势发展的影响,乡村寄宿制小学为了满足当地人民的需求而逐渐兴起。但是从儿童身心健康发育的角度来看,封闭式的管理安全性有余,但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开发乡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特色课余活动形式是必须的。
一、结合地方乡村文化,开发乡村学校特色体育活动
乡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特色课余体育活动形式开发的最优选择是结合地方的乡村文化的文娱活动或体育活动来进行。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第一是有助于推动传统乡村文化的传承,有助于帮助乡村小学的学生了解当地文化;第二是地方乡村文化的相关活动传承有序,学校方面要想借鉴这些乡村文化来开发特色体育活动的话能够更加便利。在当地专业人士的指导之下,可以开发出相对专业且更适合学生学习的体育文化特色活动。第三,结合地方乡村文化开发的乡村特色体育活动能够更好容易吸引学生,大多数时候,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这些特色体育活动只是旁观者,能够有机会参与到这些特色体育活动当中,会让学生更有学习的激情。
以广东佛山的乡村学校为例,当地的舞狮文化比较盛行,几乎每个城镇每个村庄都有自己的舞狮队。那么广东佛山当地的寄宿制乡村学校就可以融合当地的舞狮文化,从舞狮的基础步伐、团队配合等方面开展进行拆分,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地学会基础的舞狮技巧,甚至可以定期的组织文化表演节,让每个班级的学生都可以展示自己的舞狮节目,让学生能够从该特色体育活动当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到该体育活动当中的热情。
从该例子当中可以得到启发,乡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特色课余活动形式的开发,要结合地方乡村文化的话,就能够在有一定传承基础的前提下进行活动的设计开发,在活动开发和吸引学生参与兴趣等方面的难度上都能有所下降。
二、充分利用有限空间,开发趣味性体育游戏
乡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特色课余体育活动形式开发的难点之一就是学校的空间有限,很难完全满足校内学生的运动需求。且不说对场地要求更高的室内活动的体育形式,就是场外的篮球运动、足球运动等都很难完全的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差距、身体差异都凸显得格外明显,因此在开发体育游戏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分层管理的问题。因此当下开发乡村寄宿制学校特色课与体育活动形式,就必须要从有限空间的充分利用和改造开始,将一些日常闲置的场地、或者是暂时没有来得及开发的空地进行改造设计,从而能够满足学生体育活动的需求。
例如将闲置的仓库用粉笔、油料进行改造,可以在室内绘制出像一些传统游戏跳房子、九宫棋等趣味游戏的花纹,让学生能够在该场地内进行趣味游戏,这样的室内活动场所的改造能够满足学生在一些极端天气如下雨天气的运动需求,也能够照顾到一些低年级学生的运动需求。
三、寓教于乐,开发劳动生活化体育活动乡村寄宿制小学的学校特色体育活动开发,不能够忽略劳动元素,劳动是乡村地区的主色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生活化的劳动,也能够让他们更加容易与父母进行沟通,理解乡村寄宿制小学的办学初衷,有助于学生精神上的协调。最关键的是在劳动过程当中,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更加容易拉近距离,有助于突破学生之间的社交壁垒,对于学生社交能力的提升能够有所助益。
而乡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将劳动生活化融入到体育活动开发当中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时节性,根据不同的劳动时间来安排不同的劳动生活化体育活动,如夏天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帮忙晒麦子、晒水稻等,指导学生如何在下雨天的时候,正确的帮助家长把这些晾晒的农作物给收起来,让学生能够在劳动当中也积累一些日常的生活常识,做到寓教于乐。劳动对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是最有效的催化剂,通过劳动生活化体育活动的设计帮助学生领略劳动的精神。
四、趣味性体育小组竞赛,满足学生社交需求
体育小组竞赛是乡村技术是小学开发特色体育活动的进阶设计。不管再好的活动设计,都必须要有学生的参与才能算是完整的。而竞赛元素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也能够让学生自主的组成体育活动团队,促进他们彼此之间加强锻炼,以及相互交流,构建出和谐的社交环境,并通过竞争元素的融入,能够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上更加专注,从而让乡村小学学校特色体育活动的实践效果得到升华。
除此之外,趣味性的小体育小组镜神有利于乡村寄宿制小学体育运动方面的分层管理,让不同年级的班级进行分组,按照高、中、低年级段进行分层,不同年级彼此之间竞赛的体育项目也各不相同,这样就能够让体育竞赛的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也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参与感,在管理方面也更加清晰。
结语:
综上所述,乡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特色课余活动形式的开发应该抓住“乡土资源”和“游戏生活化”这两个重点,充分利用乡村小学的学校空间和游戏资源开发出能够富有乡土气息的体育活动,在形式上贴近生活,又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游戏的趣味性,并满足学生娱乐化、社交化和趣味性的多样化精神需求。在开发体育活动的时候应该要多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年龄段的成长需求,开发出活动内容形式丰富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
[1]梁昊芬.西安市初中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D].延安大学,2024.
[2]张倩.安阳市体育“一校一品”特色小学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22.
[3]郝朋飞.一校多品视阈下农村学校特色体育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9.注:河池市校本研修专项课题 2024 年度课题《乡村小学寄宿制学校课余体育活动开展形式的研究》(课题编号:hcsxbyx2024A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