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罗联汉
永安三中初中校 366000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深度阅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本文围绕核心素养导向,分析当前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探讨深度阅读与语文核心素养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具体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文本细读、问题引导、多元表达、跨学科融合等方法,旨在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实践参考,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审美鉴赏与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阅读理解
一、引言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再局限于知识传授,而是注重思维品质、文化理解与审美情趣的综合提升。初中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其教学目标也从“识字写字”向“深度理解与创造性表达”转变。深度阅读作为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采用更系统、更富启发性的策略,帮助学生透过文本表层,深入文本内部,进而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深度阅读与语文核心素养的关系
2.1深度阅读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深度阅读强调对文本的细致分析与思考,不仅关注字面意义,更重视隐含意义的发掘与批判性思考。通过深度阅读,学生能学会在文本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推理判断、比较归纳、批判创新等高阶思维能力,这与语文核心素养中强调的思维品质培养高度契合。
2.2深度阅读强化学生文化理解与传承
语文教学承载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深度阅读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情节的同时,深入感悟作品所体现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与精神气质,从而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传承意识。这种文化理解力的提升,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2.3深度阅读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通过深度阅读,学生能够体验作品的艺术美感,领悟作者独特的表达手法,欣赏语言的节奏与韵律,逐步提升审美趣味与鉴赏能力。这种审美能力的培养,符合语文核心素养中关于审美情趣和艺术感知的要求。
三、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现状与问题分析
3.1阅读教学表浅,缺乏深度引导
目前初中语文课堂上,许多教师依然采用以课文讲解、知识点归纳为主的传统模式,导致阅读教学停留在理解情节、背诵段落的浅层次,学生缺乏对文本深层意义的探索与思考,深度阅读的训练严重不足。
3.2阅读内容单一,缺乏多样化素材
课堂阅读材料多以教材为主,缺乏与教材配套的多样化文本补充,限制了学生的阅读广度与深度。很多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非连续性文本、跨学科文本未能有效引入,造成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理解能力局限。
3.3阅读评价标准片面,忽视综合素养
当前,许多语文课堂中的阅读评价标准偏重于对文本内容的简单理解和记忆,缺乏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量。学生是否能够精确地复述文本的情节,是否记住了关键的词汇和语法点,常常成为考试和评定的主要依据。然而,深度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有更加立体的理解,包括对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性格的分析以及情感的共鸣等方面的综合思考。因此,单纯的知识记忆式评价模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在深度阅读中的成长和进步。教师应当在阅读评价中,注重思维能力、审美体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考察,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中分享自己的独立见解,进行开放式的评价反馈,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
4.1强化文本细读,培养深度理解能力
强化文本细读是深度阅读的关键一步,它不仅仅是对字句的逐一解读,更要通过细致的语言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思维导图、批注式阅读等方法,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语句、修辞手法以及背景知识的渗透。通过对文本的反复品读,学生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的敏感度,更能在细节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色彩与思想深度。例如,在阅读散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如何通过景物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变化,如何通过细节构建人物性格或揭示主题。通过细读,学生能培养起更强的阅读意识和分析能力,从而提升对复杂文本的理解力。
4.2设计探究性问题,引导思维深入
设计探究性问题是深度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之一,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从多个角度思考文本,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这类问题应当具备开放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主动探讨。例如,在分析一篇小说时,教师可以提出“如果你是主人公,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暗示了主人公的内心变化?”等问题。这类问题不仅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引导学生进行情感共鸣和价值思考。探究性问题不仅限于文本的字面理解,更应引导学生思考文本背后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深入探讨文本的多重意义,提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4.3丰富阅读材料,拓展多元阅读空间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材所选的文学作品固然重要,但为了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跨文化理解,教师应当引入更多元化的阅读材料。通过跨学科的整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接触到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历史文化等不同领域的文本。例如,结合文学作品学习历史事件,或者通过科学杂志了解一些前沿的科技动态,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联系,拓宽知识面。
4.4运用多元表达,深化阅读体验
阅读不仅是理解,也是表达。教师可设计读书报告、角色扮演、微型剧场、创意改写等多种表达活动,让学生以口头、书面或艺术形式多角度再现阅读体验。多元化的表达方式能够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激发创造力与审美感知。
4.5跨学科融合,提升综合素养
深度阅读教学可以适当融入历史、哲学、美术、音乐等学科内容,使学生在跨学科背景下审视文本,提升整体思维水平。例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结合历史背景探究,在阅读《荷塘月色》时结合美术作品欣赏。通过跨学科阅读,培养学生全面理解与综合运用的能力。
4.6构建多维评价体系,促进素养发展
评价不仅关注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正确与否,更应考查其思维深度、表达能力、审美体验与文化理解。教师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与自我反思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阅读素养,促进其个性化发展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五、结论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关键途径。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注重文本细读、探究式提问、多元化阅读与表达、跨学科融合及科学评价,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审美能力与文化理解力的整体发展。只有通过不断深化阅读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实现核心素养落地,培养具有批判思维、人文情怀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未来,深度阅读教学还需与信息技术结合,探索智能化教学路径,不断丰富阅读形式,拓展语文教育的新边界。
参考文献
[1]李华旭.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教学策略[N].北京科技报,2025-03-17(006).
[2]华维明.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5,(05):25-27.
[3]吴秀珍.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文言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4,(15):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