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活动中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研究
何配配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第三幼儿园 718199
处于启蒙阶段的幼儿每天都会对周围的环境有新的理解,并且渴望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新认识的事物和新的想法,对新鲜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此时幼儿美术活动能够教会幼儿一种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方法,既能满足幼儿强烈的表达欲望,又能让幼儿与教师、家长以及同伴之间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沟通方式,更能激励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良好的幼儿美术活动能够在教会幼儿基本的绘画方法的同时,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表达机会,让幼儿活跃的思维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创新兴趣
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考,然后去动手实践。大自然本身就是艺术与美的代表,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与感知自然,可以让幼儿亲切地感知最原始的美,同时幼儿与大自然中动植物的接触和互动,也能为幼儿创造灵感积累素材。而教师则需要提供新奇的教学工具,营造有趣的探索氛围,提高幼儿的参与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如在小班的第一次美术教学活动中,幼儿学习画线条。首先,教师给每个幼儿发一根彩绳,然后教师用随机一根彩绳摆出简单的直线、折线或曲线,请拿有对应颜色彩绳的幼儿用肢体动作来模仿彩绳的样子,然后用几根彩绳拼出组合图形,请幼儿之间配合来做出相应的动作。还可以由幼儿来出题,其他幼儿或者教师来尝试模仿,最后请幼儿用彩色笔画出自己看到的直线、折线和曲线。幼儿年龄尚小,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不耐烦和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十分正常。
教师应该抓住幼儿的好奇心,将更多吸引幼儿兴趣的元素融入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完全被精彩的美术教学活动所吸引,让幼儿本能的好奇心驱使幼儿参与到创新活动的氛围中。
二、设计开放性的美术题材
要为幼儿设计有趣的美术题材来吸引他们进行主观创作,赋予美术活动生动的情景环境。激发他们的开放性思维,并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保证美术活动的创作过程完全由幼儿自己主动完成。教师将绘画题材与生动形象的故事联系起来,为幼儿的创作提供必要的线索,但不限制创作的方向。例如给幼儿讲述一个关于“彩虹海”的故事,传说中那里色彩缤纷,糖果在河里流淌,天空中横跨着上万种颜色的彩虹,到达那里的人可以实现任何愿望。教师提供给幼儿一个“彩虹海”的线索,然后请幼儿设想:如果我能找到彩虹海,那里应该会是怎样的颜色,我会许下什么样的愿望。幼儿会根据自己见过的糖果和自己对糖果的偏好,以及对四季颜色的认知,搭配出自己心目中五彩斑斓的彩虹海。有时候还会在这个颠覆常规的世界中加入自己设计的糖果。幼儿 A 画了一个有着鱼外观的糖果,说吃了这个糖果就能在大海中遨游,可以找到各种好看的贝壳;幼儿 B 画了一棵青菜,但其实它是鸡腿味的糖果。这样他既可以尽情吃肉又不会被别人发现了。但是让幼儿完全自发性地完成绘画并不等于让其自学,教师会用同样生动有趣的方式教会幼儿画各种图形和涂色技巧,幼儿则要独立自主地构思绘画的内容,然后应用这些基本绘画技巧将心中的创意表现出来。
三、认可幼儿的创意思维
尊重幼儿所处发展阶段的特点,要尽可能多站在幼儿的年龄角度看待他们的表达方式,对幼儿的创意思维及时地、理解性地表达认可,只有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美术创作是有价值的,才能激发幼儿对美术创作的兴趣,从而激发幼儿的表达潜力,让其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幼儿画了一架很漂亮的飞机,但是飞机的机翼上加上了一团黑线,让人十分不解。幼儿解释说,这是因为飞机在交战中被敌人击中了机翼,机翼燃烧冒出黑烟。他马上要跳伞掉到海里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看出这个幼儿的画表现了一个较为丰满的故事情景,而不是片面地描绘一个画面。如果教师草率地以自己的经验评判这幅画的好坏,那么这团黑线必然会给整幅画作减分,但是以幼儿的角度来看,这里却是一处别具匠心的设计。可见,对待幼儿的美术作品要站在幼儿的年龄角度去了解,去认可其中的价值与合理性。要尊重幼儿的个性色彩,小心地呵护每个幼儿与生俱来的创造能力。
教育的作用在于正确地引导潜力的发展,教师应该明确在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创新的真正源泉是幼儿本身。幼儿园美术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全面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应高度重视美术活动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创设适宜环境、引导思考与表达以及鼓励合作与分享等教学策略,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霞,张菁.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发展研究[J].21 世纪教育研究,2019(8):151-152.
[2]杨波,张昶阳.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创造性发展探究[J].青年教育导刊,2019(1):91-92.
[3]美术活动教学改革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7.[1]丁海东.学前游戏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