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引导策略的实践探索

作者

王汉卿

江苏省徐州市新沂市北京路小学 221400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和问题意识逐步建立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学不仅承载着基础知识的传授任务,更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的重任。传统教学中“讲授—练习”的线性流程,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思维停留在接受和模仿层面,缺乏主动探究和深入理解。而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其基于已有经验建构知识体系,进而提升学习效果。本文以课堂实践为基础,系统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引导策略的应用路径及其实施效果,力求为一线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教学参考。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设计的现状与困境

(一)问题情境设置流于表面,缺乏逻辑驱动

当前部分教师虽尝试设置问题情境引入课堂,但往往局限于表面趣味性,如“谜语”“小故事”或“数字游戏”等,难以真正与核心知识点形成逻辑关联。这种“情境—教学内容割裂”的方式无法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甚至容易使课堂变得形式化,削弱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系统性。

(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被忽视,情境设计偏离实际

部分问题情境脱离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要么过于复杂难以理解,要么过于简单无法激发思维,致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或倦怠心理。此外,一些情境设定与学生生活脱节,缺乏真实语境的体验,导致学生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和学习内驱力,影响教学效果。

(三)引导策略单一,教学互动深度不足

在问题情境设置后,教师往往直接讲授“标准解法”或只追求“得出答案”,缺少深入探究的过程和多元化的解题路径启发,忽略学生自主思维、合作探究等关键能力的培养。缺乏有效的引导策略,使问题情境沦为“点缀式教学环节”,无法实现提升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问题情境引导策略的实践探索与优化路径

(一)从生活出发,构建真实有趣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首要原则是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教学内容只有与学生已有经验和兴趣产生联系,才能激发学习动机。教师可通过“买东西”“做游戏”“分糖果”等生活场景引入数学问题,如“今天买两个文具盒和三个笔袋一共多少钱?”帮助学生将抽象数字转化为真实经验。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测量家中物品长度、估算全班喝水量等,从中提炼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力与问题意识。

(二)注重问题梯度设计,引导思维层层深入

优秀的问题情境设计应体现逻辑递进和思维挑战。教师可以设计一组层级性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在“面积”的教学中,先提出“一个课桌占多大地方?”再过渡到“怎么计算不同图形的面积?”最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图形的面积能否转换?”这样的问题设置能让学生经历知识建构的全过程。通过多角度、多步骤问题引导,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本身,还能在思维训练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融合多种引导方式,促进课堂高阶思维生成

除了问题内容本身的设计,引导策略的多样化同样关键。教师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小组合作、课堂辩论、同伴互评等方式,激发学生表达观点和参与讨论。例如在教学“用不同方法计算差值”时,鼓励学生分享不同解题路径,引导他们比较优劣、总结规律。同时,教师应善于使用“你怎么看?”“还能怎么解?”“如果条件改变呢?”等开放性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

三、实践成效与教学反思

(一)学生参与度提升,数学兴趣显著增强

在实施问题情境引导策略后,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显著提高。许多学生愿意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甚至课后继续讨论数学情境中的问题。特别是在情境来源贴近学生生活时,他们更能快速代入角色进行思考和表达,如在“设计自己的房间面积”这一任务中,学生不仅掌握了面积计算方法,还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际价值,从而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二)思维品质提升,课堂呈现深度生成特征

通过问题梯度设置与多元引导,学生的逻辑思维、归纳推理、批判判断等能力得到了有效锻炼。许多学生开始不满足于“得到答案”,而是乐于探究“为什么这样做”“还有没有更优解”等问题,课堂中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阶思维表达。例如在学习“植树问题”时,学生能自主分析问题条件的变化、尝试不同的画图方法,并能在交流中对彼此的思路进行分析和优化,教学由“教会解题”真正转向“教会思考”。

(三)教师专业发展促成,教学观念不断更新

通过问题情境教学的持续实践,教师的教学理念与专业能力也随之提升。许多教师开始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学习路径,尝试从“讲什么”转变为“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在备课时更加注重问题逻辑与知识建构路径的设计,也更加重视教学反思与调整。这种从“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的转变,不仅提升了课堂质量,也促进了教师教学智慧和专业素养的全面发展。

总结: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引导策略的有效实施,是当前落实核心素养导向、实现教学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通过设计贴近生活的真实问题、合理安排问题梯度、融合多种引导手段,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更能在思维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理念和实践层面也将不断精进,推动课堂向高质量、深层次转型。未来应加强基于课堂真实案例的教学研究,进一步完善问题情境设计的理论支撑体系,为小学数学教育注入持久动力。

参考文献

[1]范江霞. “问题情境”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创新应用策略[N]. 市场信息报, 2024-12-20 (005). DOI:10.28676/n.cnki.nscxx.2024.000126.

[2]顾梅梅. 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的设计策略 [J]. 学园, 2024, 17(10): 72-74.

[3]薛宏挺. 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情境教学的策略 [J]. 学园, 2024, 17(04):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