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策略探究

作者

焦爱云

山东省邹平市第二中学 256200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升级,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成为当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导向。数学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逐步暴露出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无法实现知识迁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短板,而科学的情境创设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情境创设以生活化、实际化和开放性为特征,通过有针对性地引入现实生活、社会热点、学科交融等多元情境,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和创新应用的平台。本文立足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际,系统分析情境创设的理论依据、实施策略及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建议,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师创新课堂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实践参考。

一、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理论基础与教学价值

情境创设植根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活动理论和现代教育心理学等学术基础。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知识获取过程必须发生在有意义的情境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与知识相关、与经验相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的建构和迁移。活动理论认为,学习应在有明确目标和现实意义的活动中展开,课堂情境的设计应体现数学与实际生活、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突出数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情境创设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还能够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问题,降低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和创新。通过教学情境,学生的认知冲突、问题意识、学习主动性得以激活,合作与交流能力、逻辑推理与创新能力同步提升,这对于高效课堂的建设与学生综合素养的形成具有深远意义。

二、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情境创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应遵循真实性、目标导向、层次性、开放性、创新性等五项基本原则。首先,真实性原则要求情境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社会实际或学科发展,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激发学习动机。其次,目标导向原则强调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培养,防止脱离课程内容而盲目创设。再次,层次性原则要求情境设计既考虑基础型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兼顾能力拔尖学生的拓展发展,体现分层教学和个性化培养。第四,开放性原则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多元表达,推动课堂由教师主导向学生主导转变。

三、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多元化策略

一是在生活化情境融入方面,教师应积极挖掘数学与学生生活、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将购物、出行、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现实问题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情境任务。通过实际问题驱动,学生能在熟悉的语境中主动应用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二是在学科交融情境构建方面,教师可以把数学与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地理等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设计综合性、跨学科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分析解决过程中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应用价值。三是在项目式和任务驱动型情境设计方面,教师围绕某一主题或实际项目布置一系列任务,要求学生团队协作、资料查阅、建模计算、成果展示,贯穿“问题—探究—反思—应用”全过程,有效锻炼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四是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情境创新方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几何软件、数学建模工具、虚拟实验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动态演示、数据分析、虚拟实验等场景,使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分析和应用。五是在社会热点与时事情境整合方面,教师应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事件、科技发展成果、政策变革等内容,创设具有时代感和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提高其用数学思维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这些策略的科学实施,将大大提升高中数学课堂的吸引力、实效性和育人功能。

四、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当前,虽然情境创设已成为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困境。首先,部分教师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情境创设的理论理解不够深入,易流于形式,导致情境与课程目标脱节,影响教学实效。其次,部分情境设计缺乏创新性与挑战性,内容陈旧、形式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第三,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限,部分教师数字化素养不足,难以有效利用现代技术资源进行情境创设。第四,课堂管理与评价机制不健全,缺乏对情境创设效果的科学评价和动态调整,难以形成持续改进机制。针对以上问题,应从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数字化素养、完善情境资源库、健全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优化改进。首先,学校和教研部门要加大教师情境教学培训力度,通过观摩课、专题讲座、教学研讨、同行交流等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五、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创新方向与发展建议

面向未来,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应不断创新与深化。一是要加强与生活、社会、学科的融合,持续开发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资源,提升情境的现实性、时代性和多元性。二是要积极探索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在情境创设中的应用,推动课堂数字化转型,提高情境的互动性和沉浸感。三是要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支持个性化学习、项目化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为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情境选择和成长空间。四是要加强教师之间、学校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形成区域联动、资源共建、成果共享的情境创设共同体,推动优质资源和先进经验的普及。

结论

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作为实现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还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兴趣、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应以理论为引领、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和深度。高中数学教师应不断深化情境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模式,推动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和素养提升转变,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进步和教学理念的更新,高中数学情境创设必将在教学改革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为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研究[J]. 数学教学研究, 2023(6): 78-82.

[2] 张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情境教学探索[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22(10): 55-59.

[3] 刘伟.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实践与反思[J]. 课程教育研究, 2023(3):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