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裴青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611731
摘 要:职业学校的学生构成较为复杂,他们进入学校时,一般都是处在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心智已经接近成年人,他们的价值观正在逐步地被改进,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处事方式。然而,因为他们长期待在学校里,还没有融入社会当中,所以他们对于社会实践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这样就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职业教育中,辅导员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指导,对课堂实施有效地管理,同时也是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根据教育部门的规定,尽管职业学校都有心理辅导课程,还聘用了心理辅导老师,但他们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印象并不是随便就能被别的老师取代的,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把人文关怀融入学生的管理之中,只有如此,才能取得更好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职辅导员;专业化
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命令”式的教学方式,极有可能引起职业学校学生的逆向思维,不适应目前的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需要。与一般学生比较,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学习信心不足,自我管理水平低。因此,职业学校的辅导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运用心理教育的方法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同时,也应顺应形势,树立新的教育、管理观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可以让导师对学生有一个真实地认识,在他们面临困境时,可以给他们指出一个明确的道路。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强化职业教育导师的专业化,为其专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心理健康视角下高职辅导员定位
在把人的角色论与事业结合起来以后,职业教育工作者们就会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有多种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其职责更为重大,因此既是职务又是专业,但是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看,对高职辅导员的需求更高,因此,辅导员的作用也就越大。新形势下,职业学校的辅导员从一个单纯的管理人员,变成了一个新的服务人员。高等职业学校的辅导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与品德素质,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目前,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涉及的范围很广,任务也很多,因此,必须对其工作方向进行重新界定。在进行常规的训练活动时,可以提高高职辅导员的专业技能,可以让职业学校的辅导员成为一名专业人士,让自己明白工作方向。
二、心理健康视角下的高职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策略
(一)为高职院校辅导员搭建专业化发展平台
职业学校要为辅导员的专业发展提供体制保证,第一,要构建健全的教育体制和分级教学体制,把职业学校的辅导员的心理教育工作层层分解,并根据自身的特点,制定出定量的评价指标,制定相关的评价准则和具体的内容。要形成一个全面的评价系统,包括能力评价、职业评价、专业知识评价、素养评价等。要确定职业教育导师的工作责任、提升机制、培养发展阶段的评价指标。
其次,职业学校的导师应主动与学员沟通,了解学员在成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职业学校的辅导员要找到自己的工作和人生的角色,用心理的观点来处理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防止用灌输法限制学生的思想发展,从而严重地损害他们的身心。而应结合学员的具体情况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从教育体制上为学员提供服务。
第三,职业教育学院要促进导师的专业化发展,为职业学校的导师制定一个安全的保证体系,在教学、科研和职称方面都要有一个相应的奖励体系,让他们有一种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另外,在招收学生时,要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合理地评价,让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了解心理学有关的知识,具有一定的心理素质。若不具备此要求,就要在上岗培训时,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学会,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为职业学校的导师们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高等职业学校应对其进行专业教育训练。在职业教育中,经常进行职业教育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为职业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第一,职业学校应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建立经常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训练方案。职业学校的领导也要针对职业学校辅导员的心理健康工作能力,对其进行各种程度的职业培训,比如心理知识的培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及心理咨询的技能等。第二,职业技术学院的领导要强化对辅导员的教学观念的变革,让他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充分体现出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被动到积极,在教学中更要渗透到他们的思想里去,让他们学会如何培养他们的心理健康的能力。通过对职业学校的辅导员进行定期的训练,可以让他们在教育的时候把心理辅导放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上,让每个辅导员都能互相配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第三,职业技术学院要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方式,针对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碰到的一些心理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在这个课题上进行实证研究,可以使以论文为主的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发生变化。
(二)对高职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生涯发展的计划
高等职业学校的导师应实现多种角色的有机结合。首先,高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必须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其他学科的老师比较,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相对于其他学科的老师来说,要更清楚地知道学生的状况。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指导者,其对学业的积极和消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辅导员的工作。同时,由于职业学校的学生处在青春发育期,他们普遍存在着一定的逆反情绪,给他们的工作增加了困难。其次,高职领导要引导高职辅导员认清自己的角色。目的在于让职业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意识到,他们既要负责学生的日常行为,又要在思想上、思想上给予他们应有的指导。与其他专业的老师不同,职业学校的辅导员要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技能,从而可以针对职业学校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结语:
在当前的形势下,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更多的是要求身心健康的人才加入工作中来,因此,在学校的每个时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非常关键的一环,是学校道德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为此,职业学校应尽早建立一支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的导师团队,并在定期的训练中,使其能够持续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推动他们的身心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海菊.高职院校心理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2):15-19+26.
[2]宋秀丽.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的高职辅导员工作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No.186(3):85-87.
[3]张航庆,张玥.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探讨[J].公关世界,2022(16):104-105.
[4]刘芳,黄劲歌.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育人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5):124-127.
[5]纪蕊.高职院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工作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2(2):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