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创新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建议
施雪
陕西延长石油西北橡胶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省咸阳市 712023
引言
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国有企业应着力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强化工作手段,规范工作流程,使国企党建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成效,积极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本文基于国企实际,总结党建创新的主要实践与成效,深入剖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操作性的建议,以期为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提供参考。
一、机制创新推动党建规范化运行,提升组织效能
国企党建创新应突出政治导向,构建以党建为引领、统筹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机制。当前,国企基层党组织注重健全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将党建工作纳入企业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推动党委研究讨论成为决策前置程序,有效提升了党的领导在企业治理中的制度化水平。在实践中,更加注重落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扛起第一责任人责任、领导班子其他党员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的要求,以党建责任制为抓手,形成党建创新与企业发展齐抓共管的责任机制。创新制定党建责任制实施细则,构建党建创新“职责明确、责任清晰、标准具体、追责有据”的责任闭环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和基本制度建设。完善党内选举、扎实开好组织生活会、提高“三会一课”质量等制度;完善党务公开、定期谈心谈话等制度;完善党费收缴管理、慰问困难党员等制度。部分企业还创新性地建立党建绩效考评机制。将企业发展纳入“述评查考用”一体化体系。创新党建服务生产经营的量化、细化、硬化考评指标。创新建立党建监督机制,将党员干部的业务水平、经营业绩等,作为量化细化党组织战斗力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硬性指标。
二、组织创新增强党建覆盖广度,实现应建尽建、有效运行
适应企业组织架构变化和业务延伸趋势,国企基层党组织应在组织设置上把握规律、全域推进、整体提升,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全覆盖。一些企业建立“动态摸排+双向联动”工作机制,将党建触角延伸至项目部、临时工作队、小微业务单元等,设立“流动党支部”“项目党小组”等。近年来,国企深化开展党建联建共建,有效突破局部藩篱、穿透本位壁垒,实现思想高度统一、资源充分整合、工作协调同步、力量广泛凝聚、成果共享共赢。工作内容涉及理论联学“打头”,组织联建“固本”,难题联解“破题”,工作联动“协同”。对于异地分公司、境外机构等非集中区域,企业通过“线上党支部”“视频党课”“远程培训”等加强党组织管理与党员教育。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选优配强党务干部队伍,通过竞聘上岗、集中培训、导师帮带等提升专兼职党务人员的能力水平。
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锻造过硬党员职工队伍
国企基层党组织应针对职工思想多元、观念多样的现实,从理论提升、制度保障、督促指导方面创新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提高党员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两个作用”落实落地;其次,深化理论武装,补足“精神钙”。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基层党组织“必修课”;健全落实机制、把牢“主动权”。巩固和优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机制,立足企业中心工作,对标党章要求,按照“应知应会”“与时俱进”原则,明确重点学习内容。完善从党委到党员的点对点学习指引,落实“四下基层”制度,通过到联系点讲党课、座谈会、实践教学等,畅通交流渠道。以突出学习成效为目的,结合企业发展任务,将思想教育与改革发展、文化建设、安全生产等融合开展,如通过讲述企业发展历程、先进典型人物故事等增强职工的归属感与荣誉感,强化使命意识与责任担当。建立学习成果跟踪落实台账,明确历次学习研讨的个人体会、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工作建议,切实推动经营管理。
四、融合发展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联动,增强服务功能
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加强国企党建的本质要求。近年来,国企在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发展方面不断探索,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如按照“党委抓总,党建部门主建,业务部门主融,支部主战”的思路,构建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工作体系。按照“理念创新、实践突破,整合资源、跟踪培育,品牌打造、总结推广”的思路,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特色”创建活动,统筹党员的思想认知、实践情况,找到党建创新的入手点,更加清晰地定位党建工作“做什么、谁来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让党组织在基层一线发挥指挥协调、监督推动作用,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落实落细。着力“区岗队”(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服务队、党员突击队)为主要抓手,在重点区域、关键岗位、重要任务中充分激发党员活力,切实把党支部打造成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道防线、基层党建的中心舞台。通过融合发展,党建工作从“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存在,逐步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手段,使党员在业务中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党组织真正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
五、数字化手段赋能党建工作创新,提升管理与服务效率
国企党建创新需适应信息化趋势,推进“智慧党建”建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提升党建工作管理效率。一些企业搭建了党建云平台,集党员信息管理、学习培训、组织生活、考核评价、成果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将党建创新由基层党组织向党员个体延伸、由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延伸,实现线上线下管理相融互通,凸显国企党建创新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同时,广泛运用微信、钉钉、视频会议系统等组织线上学习,打破了时空限制,提升了党员参与度和活跃度。通过数字化管理提升党务工作效率。以线上党员积分管理为例,平台自动统计党员的学习进度、活动参与情况、党费缴纳情况等,实现对党员全面、动态的跟踪与管理,实现党员管理由“粗放模糊”向“精准量化”转变,让党员表现有了“明白账”,党组织评价有了“硬标尺”,组织生活运行有了“新动能”。这套机制有效破解了党员作用发挥难、日常表现评价难、管理奖惩激励难等问题。数字化手段的引入不仅为党建工作注入活力,也为党建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支撑。
结论
国企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经济组织中的最前沿力量,其党建工作成效直接影响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推进。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企在机制建设、组织覆盖、思想教育、融合发展、信息赋能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展现了基层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从“制度运行”向“价值引领”的深度转型。实践证明,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推进党建理念与实践的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凝聚力与战斗力。面向未来,国企党建工作应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注重分类指导、强化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机制、推动数字化转型,探索党建引领企业治理的更多路径,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与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1]蔡小慎,徐朋飞.党建赋能国企新质生产力的组态路径研究——基于30 个案例的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25,41(02):43-56.DOI:10.13962/j.cnki.37-1486/f.2025.02.004.
[2]范航,张雨.以“四个优化”加强国企思政队伍建设[J].企业文明,2025,(03):86-87.
[3]孙超.念好“三字诀”加强国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J].企业文明,2025,(0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