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思考
翁迪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21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作用
国有企业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掌握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由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企的经济也得到快速的提升,但同时国企在职工的责、权、利的分配上也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矛盾。新时期的国企改革也给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不少阻力,甚至有些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给企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这就要求国有企业的党组织在原有的党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党建工作也应适应改革的新形式,并要在原有党建工作的基础上予以创新和完善开辟新的途径,利用改革带来的机遇,加强同企业基层员工的联系,尽量做到责、权、利基本平衡,解决企业中出现的问题,与职工一起推动国有企业稳步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开展现状
2.1 党建机制不够完善
完善的党建机制是保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取得实际效果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的党建机制不够完善,党建机制中关于人才激励约束、党建成果考核、奖惩机制、党员教育培训等部分的内容条款不够清晰。这就会导致党建工作出现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问题,具体表现为国有企业内部党建活动较多,缺乏形式上的创新和内容上的新意,仍是政治说教的传统党建工作模式,党建工作流于表面,党建工作管理人员不关注企业工作人员的真实需求。以上情况都会导致企业内部党建工作实际效果不强,无法提高企业的凝聚力。
2.2 人才建设不足
国企党员人才建设不足也是面临的问题之一。第一,多数国企内部的党员人才队伍结构都存在着不合理现象。比如年龄、学历、专业等不够合理,党员队伍老龄化严重,高学历与高技能人才较少,多数党员干部需要兼任其他工作。第二,国企党员干部人才队伍在建设中,未能从科学性、系统性的角度出发,导致人才建设不够合理。比如部分企业未能制定出完善的党员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缺乏对党员人才的分类培养和分级管理;部分企业在党员人才引进方面缺乏前瞻性和针对性,难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党员人才;部分企业在党员人才评价方面缺乏科学标准和方法,无法对党员人才的绩效和能力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第三,缺乏相应的激励、奖惩机制,导致人才流失严重,整体能力相对不高。比如部分国企的绩效考核制度,未能与激励制度、奖惩制度相挂钩,无法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为党员干部提供的培训机会较少,发展缺乏合理性,各项投入较少,导致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有限;在党员人才的调任和管理中,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应用,不利于党员干部价值与作用的发挥。
2.3 党建工作创新力度不够
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面对国企改革给党建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创新意识不够,在推进党建工作过程中出现了宣传教育工作不到位、组织建设缺乏感召力等诸多问题,突出表现为:部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负责人缺乏与时俱进的创新进取精神,仍在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作机制和活动模式,致使党建工作在现代国有企业中失去了生机和活力。众所周知,虽然国有企业的党员组成结构与以往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多数企业还没有针对这一变化作出调整,因循守旧的教育手段和古板落后的管理方法与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此外,部分企业党员干部对新理论、新方式和新载体的接纳程度偏低,使得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始终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了党组织安排党员参加教育活动时出现创新力度不够、活动内容陈旧的问题,出现了精力和物质投入并不少,但是党员却觉得效果欠佳
的局面。
三、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径建议
3.1 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可以为党建工作的创新与开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因此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还需要进行管理制度体系的完善。第一,国有企业需要先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完善党组织的领导制度体系,做到带头引导工作。国企党建工作的创新,离不开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坚强领导。因此通过党组织领导制度体系的完善,将其纳入企业工作的总体规划中,确立市场发展与党建工作的有机统一。第二,完善岗位责任、党员干部选拔任用的考核评价与职称晋升制度。要求每一名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清楚自身使命,做好自身本职工作。并且在人才选拔中做到严格与公正,积极吸引优秀的党员干部,将其工作能力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为其提供多元的培训、晋升机会。第三,通过内部民主管理制度,充分发挥每一位员工的价值与作用,促使其积极配合党建工作的开展。只有广泛开展企业内部民主建设,让员工能够清楚地感受到自身在集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价值,提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第四,进行激励制度的完善,对于表现优秀的党员干部,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与表扬,从而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3.2 提升国企党建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
在平时国企开展党建工作的时候,党组织的组成人员是决定党建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也是党建工作得以展开的主要力量,党组织成员的能力与素质的好坏对企业的党建工作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国有企业要注重强化党组织成员的个人素质,对企业内部人员和党组织内部党员干部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党建工作的工作质量,让党建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国有企业要通过定期培训和开展党组织成员讲座等有效的方式来强化党组织成员的能力,提升党建工作人员的理论基础,以全面提高企业党组织的组织成员综合素质。国企党组织也要进行自我强化,定时定期展开组织内的培训学习,并把培训青年工作人员变成在新时期里固定的工作状态,创新企业的党建工作新局面、新思路,为企业党组织的创新能力带来强劲的新鲜力量。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在工作中摸索出适合企业党建工作的路径,使得企业的党建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3.3 创新党建工作方式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发生了改变,它不仅要做好党中央的安排部署,还要不断对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对党建工作的创新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国有企业党员进行教育管理要讲求实效。国有企业要贯彻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要求,形成完善的管理机制,发挥党委在管理中的领导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大创新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二是进行国有企业党风建设,保护职工利益不受侵害。党明确提出要以服务群众、做好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这就要求在进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时要坚持正确价值导向,将群众是否认可作为评价党组织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吴冬健,叶若豪.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推进机制与强化路径研究[J].上海企业,2025,(08):51-53.
[2]陈宝华.深入推进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工作[J].红旗文稿,2024,(23):18-21.
[3]崔学广.国有企业党建思政工作创新推进路径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24,(09):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