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柳静静
甘肃庆阳市北京师范大学庆阳实验学校 745000
一、引言
初中历史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历史素养、文化认同与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以独特的编排体系与丰富的内容,为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依托。然而,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际项目的开展促进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为初中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实施背景
(一)历史学科特性需求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与思想性等特点。单纯依靠教师讲授,学生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与多元性。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能够创设真实或模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项目,从多个角度探究历史问题,更好地把握历史的本质。
(二)学生发展需要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好奇心强,渴望通过实践和合作来探索世界。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这种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能在项目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三)课程标准要求
部编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实践中运用这些核心素养,提高历史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研究历史人物项目时,学生需要收集史料、分析史料,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培养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三、具体应用策略
(一)项目设计
紧扣教材内容:项目主题应紧密围绕部编版初中历史教材的知识点,确保项目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这一单元时,可以设计“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项目,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探究辛亥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
考虑学生兴趣与能力:项目难度要适中,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范围。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历史话题作为项目主题。
明确项目目标与任务:在项目设计时,要清晰阐述项目的目标,让学生明白通过项目学习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同时,将项目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明确每个小组和学生的具体职责,确保项目有序进行。
(二)小组合作
合理分组:根据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异质分组,使每个小组都具有多样化的成员结构。这样可以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培养合作技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如倾听、表达、沟通、妥协等。可以通过组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锻炼这些技能。例如,在小组讨论中,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打断别人发言,然后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师指导
提供资源支持: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历史学习资源,如书籍、文献、图片、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收集资料和开展项目研究。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筛选和利用资源,提高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例如,推荐一些与项目主题相关的历史网站和数据库,让学生自主查找资料。
适时引导与启发:在学生项目研究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进展情况,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当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当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时遇到困惑,教师可以问:“如果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方面考虑,会有哪些因素呢?”
四、实施效果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
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沉闷氛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在项目中能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主题,积极参与资料收集、讨论和展示等活动,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许多学生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学习历史,不再觉得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乐趣和挑战。
(二)历史学科素养提升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建立时空观念,收集和运用史料进行实证研究,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同时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培养家国情怀。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例如,在研究历史人物项目后,学生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理解历史发展的复杂性。
(三)团队协作能力增强
小组合作要求学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许多学生反映,通过参与项目合作学习,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共事。
五、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一)时间管理问题
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项目设计、资料收集、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等。在初中课程安排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成为一大挑战。应对措施:教师可以提前规划好项目进度,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引导学生合理分配时间。
(二)学生能力差异问题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存在差异,在项目合作中可能会出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依赖其他同学的情况。应对措施: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分组时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合理搭配。
(三)教师指导难度问题
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历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项目设计、小组合作指导、评价反馈等多方面的技能。应对措施: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高教师的项目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积累项目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指导水平。
综上所述,基于项目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和潜力。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 周开柞.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2012.
[2] 黄明君.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J].新教育, 2025(14).
[3] 徐鑫鑫.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