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数学文化渗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

作者

徐玲

皖滁州市定远县永康中心小学

引言:随着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数学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丰富教学内涵。构建基于数学文化渗透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同时,领略数学文化价值,培养数学思维与人文精神,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发展。

1.教学模式构建原则

1.1 文化融合性原则

数学文化的渗透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化融合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中,将数学文化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不能让文化内容游离于知识教学之外。数学文化包含数学发展过程中的思想理念、方法技巧以及数学与生活、社会的关联,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里每个知识点背后潜藏的数学文化元素,找到二者的内在契合点,让文化自然融入教学各环节。在讲解分数概念时,可引入古代分数的表示方法与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分数从实际需求中产生的过程;在教授统计图知识时,可介绍统计图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明白其在数据呈现与分析中的重要意义。这种融合要避免生硬叠加,而是让数学文化成为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工具,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形成对数学学科更全面、深刻的认知。

1.2 学生主体性原则

数学在小学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学科,数学课堂是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关键平台。教师通过这一阵地引导学生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形成良好思维品质。教师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作为工作的关键,符合课程教育改革要求的同时,让数学文化得以全面体验和升级。学生主体性原则是构建该教学模式的重要遵循,强调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文化学习和知识探索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实践和表达的机会。在数学文化渗透过程中,可让学生自主搜集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学文化资料,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味典故等,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在知识学习环节,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小组讨论的方式寻找答案,教师仅在必要时给予提示和引导。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模式具体环节

2.1 文化导入环节

文化导入环节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起始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借助数学文化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的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导入环节要紧密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且富有吸引力的数学文化素材。可以讲述数学家探索数学知识的有趣经历,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展示生活中蕴含数学文化的场景,如传统建筑中的数学对称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文化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学文化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接触本节课相关的数学文化。导入环节的时间不宜过长,重点在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文化的熏陶下自然进入学习状态,为接下来的知识探究环节奠定良好基础。

2.2 知识探究环节

知识探究环节是教学模式的核心部分,需要以数学文化为支撑,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知识,实现数学文化渗透与知识掌握的有机统一。在该环节,教师要结合导入环节的数学文化内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考和实践。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如在学习几何图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通过剪拼、拼接等方式探究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适时介绍古代数学家推导相关公式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数学问题交流想法,在讨论过程中融入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通过这样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感受数学文化的内涵,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实现知识学习与文化素养培养的双重目标。

3.教学模式实施保障

3.1 教师素养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具备了足够的数学文化素养,教学方法使用不当,也会影响数学文化的渗透效果。教师素养提升是确保基于数学文化渗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能够准确把握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同时还要深入了解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掌握将数学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学校可以通过组织专题培训,邀请数学文化领域的专家为教师讲解数学文化知识和教学融合策略;开展教研活动,让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数学文化教学的经验和心得,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鼓励教师自主学习,阅读数学文化相关的书籍、文献,观看优质的数学文化教学视频,不断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和教学思路。此外,教师还需要提升课堂组织和引导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数学文化渗透自然、有效,推动教学模式顺利实施。

3.2 教学资源整合

教学资源整合为教学模式的实施提供重要的物质和内容支持。学校和教师要系统梳理小学数学各年级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元素,建立完善的数学文化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应包含数学历史故事、数学家事迹、数学思想方法案例、生活中的数学应用实例以及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素材,方便教师根据教学需求快速查找和使用。同时,要积极拓展校外教学资源,与科技馆、博物馆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获取与数学文化相关的展览资料、科普活动信息等;利用网络平台筛选优质的数学文化教学资源,如数学文化纪录片、在线课程、互动课件等。对收集到的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优化,确保资源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形成丰富、系统、实用的教学资源体系,避免因资源短缺影响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3.3 评价体系完善

完善的评价体系能够为教学模式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数学概念的理解、公式的运用、解题能力等,还要重视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发展,包括对数学文化的认知水平、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态度、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等。评价方式要注重多样化,避免单一的纸笔测试。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文化导入、知识探究等环节的表现;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以作文、绘画、手抄报等形式展示自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感悟;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增强自我反思和自我提升的能力。

结束语:基于数学文化渗透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构建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它为学生打开了数学文化的大门,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知识与文化滋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该模式,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促进学生数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新活力,推动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浦祝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措施研究[J].教师,2014,(34):32.

[2]仲月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策略[J].新课程(上),201 4,(11):36.

[3]郭向子.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才智,2014,(2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