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作者

朱敏

茂名市第一中学 525000

1.引言:新高考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新变革

传统高考评价体系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再现,较少考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相应的,传统课堂主要以教师教学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较少进行主动探究活动,造成学生普遍缺乏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课堂教学往往与真实情境分离,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感受不到知识在现实情境中的作用,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

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生物学新高考对学生的考查已从知识点考查为主转向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为主。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所形成的综合表现,是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2]。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都要求生物学课堂教学从传统的“教知识”为主转变为“育素养”为主,要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新模式。

高效课堂即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新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活动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上鼓励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围绕着一定的主题开展深度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知识的构建。教学过程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思维过程,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实现自我成长。

2.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学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策略

2.1 优化教学目标,融合素养目标

传统的教学目标一般指知识目标,侧重知识点记忆而忽略了素养的培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效课堂模式下的教学目标应包含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并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将知识点与核心素养目标融合。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一节时,不仅要设置知识目标“说出细胞的元素组成和各种化合物”,还要设置素养目标,要求学生使用“归纳—概括”的科学思维从原始数据中提炼出细胞中元素与地壳中元素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形成生命物质性的生命观念。

2.2 设置真实情境

素养的培养离不开情境,新高考命题特别强调真实情境,因此,教师应善于设置课堂情境。生物学课堂上常用的情境有生活情境、科学史情境、科研情境等。教师应该充分提炼或拓展教材中的素材使之成为学生学习的情境,也可以选用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日常生活案例创设教学情境,或将科学史和科学前沿进展进行梳理和整合为教学情境,甚至可以使用“一境到底”的教学策略,用一个情境贯穿整节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2.3 营造互动、开放的课堂氛围

开放、互动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在交流中主动建构新知识,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也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创造安全、包容的课堂环境,设计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问题或教学任务,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探索,勇于学术质疑、大胆争辩,以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深度课堂互动。

2.4 创新教学方法与模式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效课堂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可通过创设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观察,通过假设、分析、实验、总结等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教师也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将学生合理分组、明确分工,并引导学生就特定问题在小组内进行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以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实现知识的共建与内化。教师还可以通过设计真实且具挑战性的项目式学习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跨模块、跨学科的知识完成项目,将知识学习与真实的项目完成相融合,如“撰写本地废弃矿坑的生态恢复方案”。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思维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如通过展示数据或素材,让学生归纳概括形成科学结论或概念模型,或给定概念模型引导学生进行演绎推理得出可能的结果。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对生物学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通过知识体系结构化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

2.5 完善多元评价体系

传统的评价体系更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无法全面地评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素养为导向的高效课堂更关注学生在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素养方面的成长,需将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纳入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日常学习中的课堂发言、小组讨论、项目展示、实验报告等方面进行过程性和表现性评价,以评估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鼓励学生多进行自评和同学之间互评,使学生既能从不同角度评估自己,也能培养自我反思能力。

3.反思与展望

构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反思。教师应结合本校的硬件设施、学生实际水平等情况创建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广东高考中高中生物学科属于赋分科目,课时有限、内容多,教师要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开展探究性、开放性的教学活动。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借鉴各类先进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并结合校本实际进行取舍和调整,科学地制定评价标准,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和能力发展。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不仅要扎实地掌握学科知识,还要具备课程开发、教学设计、课堂管理、评价实施等多方面的能力[3]。跨学科学习已成为新趋势,生物学教学需与其他学科深度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生物学教学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未来可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准分析和个性化指导[4]。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理念,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

参考文献

[1] 王羽西. 核心素养视角下生活语文教科书口语交际板块分析和教学 建议——以生活语文教科书四、五年级为例. [J]. 现代特殊教育. 2022(03): 33-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 高微微. 中学校园休闲教育课程体系探索:以北京市某示范性中学为例. [J]. 新课程评论, 2025 (04):15-22.

[4] 张继红. 中小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提升的理论研究. [J]. 求知导刊,2024 (21): 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