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技术细节
吴云
江苏合创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幕墙作为现代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技术细节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整体性能和外观效果。本文旨在探讨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中的技术细节,包括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以期为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技术细节;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
引言: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建筑外观要求的日益提高,建筑幕墙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幕墙不仅具有装饰功能,还承担着保温、隔热、隔音、防火等多种功能。因此,在建筑幕墙工程设计过程中,注重技术细节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详细探讨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中的技术细节。
一、材料选择
高性能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和高性能玻璃,不仅具备出色的力学性能,如耐腐蚀、抗老化,而且能够满足幕墙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要求。在选择铝合金时,通常会考虑其纯度、合金成分、牌号和表面处理方式,以确保其在各种气候条件下的耐久性。对于玻璃,低铁超白玻璃因其高的透光率和优良的热工性能,常被用于追求视觉效果和节能的幕墙设计中。同时,环保材料如再生金属、低辐射玻璃和可回收的塑料组件,不仅有助于降低建筑的环境足迹,也符合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幕墙结构需要能够适应主体结构的微小位移,以防止因结构不协调导致的破损。因此,在选择材料时,会倾向于那些具有良好弹性和适应性的材料,如可伸缩的连接件和柔性的密封胶条。这些材料能够允许幕墙在受力时适度变形,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幕墙的抗震、抗风性能也与材料选择紧密相关。在地震多发地区,会选择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合金结构钢和合金高强度结构钢,以增强幕墙的抗震能力。而在风压较大的地区,则会考虑使用强度高、刚度大的材料,如增强型铝合金和夹层玻璃,以确保幕墙在强风中的稳定性。在考虑热工性能时,高效的隔热材料,如Low-E玻璃和聚氨酯泡沫、聚酰胺、聚氨酯胶、未增塑聚氯乙烯等耐候性好、导热系数低的材料,可以提高幕墙的保温性能,降低建筑能耗。同时,吸声材料的使用,如吸音矿棉或玻璃棉、吸音纸,有助于提高幕墙的声学性能,提升建筑物内部的舒适度。在选择材料时,应严格依据《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DB32/T 4065-2021和《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的要求,确保材料的性能参数符合设计要求。此外,对供应商的资质、材料的检验报告和现场的抽样检查,都是保证材料质量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结构设计
2.1 受力分析
自重是幕墙结构必须承受的基本载荷。设计师需计算每一块幕墙组件的重量,并考虑整个幕墙系统的集中和分布效应,以确保支撑结构有足够的承载能力。通过受力分析,可以确定最佳的材料厚度和结构尺寸,以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同时,减轻自重,从而降低对主体结构的压力。风荷载是幕墙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受力分析会模拟不同风速下的风压,评估幕墙组件的变形和应力,确保其在极端风况下的安全性。这通常需要对幕墙的形状、面积和位置进行详细分析,以计算出准确的风压分布,进而优化幕墙的结构布局和连接方式。地震荷载的考虑同样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于地震多发地区的幕墙设计。设计师通过地震响应分析,模拟不同地震动参数下的结构响应,以评估幕墙结构的抗震性能。这可能包括使用动力有限元模型,分析幕墙在地震作用下的动态行为,确保其在地震时能维持结构完整性,不成为建筑物的安全隐患。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效应是幕墙设计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受力分析会考虑材料的线膨胀系数,预测在温度变化下的结构应变,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连接方式,保证幕墙在热胀冷缩过程中不会产生过大的应力或导致破裂。这通常涉及到热应力分析,以确保幕墙在环境温度波动下的稳定。
2.2 结构设计要点
设计师需要选择具有足够刚度的材料和结构形式,以抵抗自重、风荷载、雪荷载和地震荷载,同时又要有适当的位移能力,以适应主体结构的微小变形。例如,选择适当的连接件和密封材料,能确保幕墙在受力时既保持稳定,又能允许一定程度的变形,从而防止结构应力集中。在地震多发地区,必须依据地区抗震设防烈度,进行抗震验算,确保幕墙在地震荷载作用下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设计师需采用高效的抗震构造,如设置防震缝、设置消能装置,以及使用具有优良抗震性能的材料,如预应力高强钢索。再者,设计师应选择耐腐蚀、抗老化和热稳定性高的材料,如使用不锈钢、耐候钢和高性能玻璃。同时,设计时应考虑幕墙的维护便捷性,如采用模块化设计,使得损坏的组件可以方便地替换。此外,良好的热工性能设计也能减少热桥现象,提高建筑的能耗效率。另外,结构设计要兼顾经济性和创新性。在确保结构性能的同时,设计师应考虑材料和施工成本,寻求性价比高的设计方案。例如,使用轻质材料如铝合金和复合板材可以降低自重,简化支撑结构,减少施工难度。
三、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3.1 加工制作
材料加工涉及材料的裁切、弯曲、焊接、钻孔等工艺。对于铝合金材料,通常采用CNC(计算机数控)设备进行精密裁切和折弯,确保尺寸精度和形状的一致性。玻璃的加工则包括裁切、磨边、钢化、镀膜等,这些步骤都需要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下进行,以保证玻璃的透明度、强度和安全性。部件制作则是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幕墙的各个组件,包括框架、面板、接缝系统等。在制作过程中,需确保所有部件的尺寸准确无误,以保证安装时的吻合度。每一步都要严格遵循《建筑幕墙工程技术标准》和《建筑幕墙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确保部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单元式幕墙,通常需要在工厂进行单元组件的组装,这样的好处是能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减少现场安装的工作量和误差。组装过程中,需使用专用工具和设备,如定位器、测量仪器,确保部件之间的连接精确无误,同时要保证幕墙的气密性和水密性。在材料进入生产环节前,应对其性能进行严格检查,并依据检验报告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加工过程中,应定期对产品进行尺寸和形状的抽查,确保其满足公差要求。
3.2 安装施工
安装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这包括对施工场地的评估,确保其满足安全要求,并具备必要的施工条件。接下来是施工图纸的复核,确认所有部件尺寸与设计图纸一致,避免安装过程中的尺寸偏差。此外,施工团队需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操作流程,确保所有人员对施工要求有清晰理解。根据设计要求和主体结构特征,施工人员需要精确计算幕墙的安装位置,使用专业的测量设备,如激光水平仪和经纬仪,确保幕墙的垂直和平行度。固定方式通常包括预埋件、后置埋件和化学锚栓,机械锚栓等,需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幕墙与主体结构的可靠连接。接着是幕墙组件的安装。对于单元式幕墙,首先在工厂进行单元的组装,然后现场整体吊装到指定位置,再进行精确对位和固定。对于框架式幕墙,需依次安装立柱、横梁,再安装面板,确保幕墙的刚度和稳定性。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需密切关注分格缝处理,使用密封胶条或泡沫棒等材料,确保幕墙的气密性和水密性。施工过程中,通过定期的自检、互检和专职质检,及时发现并纠正安装中的偏差。例如,使用精度测量仪器检测幕墙的垂直度和平行度,确保其满足规范要求。同时,检查密封胶的打胶质量,确保无遗漏、无气泡,以防止渗漏现象。对于智能幕墙,施工阶段还需进行电子元件的测试,确保其功能正常,如遮阳百叶的开关测试、传感器的灵敏度测试等。
结束语:
在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中,技术细节的处理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材料选择、科学的结构设计和严格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幕墙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美观性。本文从多个方面探讨了建筑幕墙工程设计的技术细节,旨在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共同推动建筑幕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伟光,许明珠,秦富,王原,张雪良.建筑幕墙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四川建材,2022,48(11):179-180.
[2]杨莲.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中的深化技术[J].《电脑乐园》,2018年第10期407-407,共1页
[3]谢孟林.建筑幕墙工程设计中的深化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