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
邓风华
四川省内江市第一中学
一、导言
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持续推进,核心素养已然成为当前教育界聚焦的核心话题。英语学科所倡导的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运用能力、文化认知意识、思维逻辑品质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四大维度,其目标在于培育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及终身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素材,其单元内容既丰富又多元。传统单课时的教学设计难以全面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而单元整体的教学设计则能从宏观层面把控教学内容,将核心素养渗透至教学的每一环节,提升教学的连贯性与实效性。因此,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具有显著的实践价值。
二、核心素养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语言能力方面
核心素养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如对话、短文等。通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输出机会,帮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英语,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比如,在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 中,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学习方法和分享学习经验,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同时积累相关词汇和句型,提升语言能力。
(二)文化意识方面
英语学科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增强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涉及了多个主题,如节日、习俗、历史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些文化内容,比较中外文化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全球视野。比如,在 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中,学生可以了解中国中秋节和西方感恩节等节日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习俗,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三)思维品质方面
思维素养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涵盖逻辑思维、批判思考及创新思维等维度。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借助单元整合式教学设计,布置挑战性任务,能有效激活学生思维,提升其思维素养。如,在 Unit3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the restroomsare?” 中,学生可针对问路与指路主题展开探讨与剖析,以此锤炼逻辑思考及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倡导学生提出多元见解与解决策略,以培育其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
(四)学习能力维度
学习能力涵盖学生自主探究、协同合作及持续学习的能力。借助单元整体教学规划,可引导学生规划学习路径、挑选学习策略、跟踪学习进展并评估学习成效,进而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此外,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活动,学生能够掌握与他人协作、沟通及分享的技巧,进而增强其协同学习的能力。譬如,在每个单元的学习中,可以安排学生分组完成项目式学习任务,如制作英语海报、进行英语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内涵与优势
(一)内涵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指以一个单元为教学单位,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将单元内的各个课时有机整合,形成一个系统、连贯的教学过程。它强调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教学内容的关联性和教学活动的层次性,意在实现学生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优势
1.强化教学体系性:单元整体教学规划有效规避了传统单课时教学的零散性,让教学内容更为连贯与条理清晰。教师可依据单元核心主题与教学目标,精心布局各课时的学习内容与互动环节,助力学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旅程中,循序渐进地搭建起稳固的知识框架,进而提升学习成效。
2.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单元整体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在多元情境中灵活运用所学语言知识与技能,增强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例如,在旅游主题单元中,学生不仅掌握旅游相关的词汇、句型及表达,还通过规划旅行路线、分享旅行见闻等实践活动,将知识转化为实际交流能力。
3.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为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教师可围绕单元主题,策划包括文化探索、思维拓展、项目实践等在内的丰富教学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文化理解力、批判性思维及自主学习能力。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实践
(一)Unit1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目标设定
(1) 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并运用与学习方法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如 “t
ake notes”, “by doing sth.” 等,能够用英语讨论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
(2) 文化意识目标:了解不同国家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比较中外学习文化的异同。
(3)思维品质目标:通过分析不同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评价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学习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2.内容整合
将单元内容分为三个子主题:学习方法的介绍、学习方法的讨论和学习方法的实践。第一课时介绍常见的学习方法,如做笔记、复习、预习等;第二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学习方法的优缺点;第三课时让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并实践。
3.活动设计
(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学生学习方法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思考。
(2) 新授环节:教师呈现与学习方法相关的词汇和句型,通过图片、例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常用的学习方法。
(3)巩固环节: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一份关于学习方法的英语海报,并在班级内展示和交流。
(4)拓展环节:布置作业,让学生采访不同国家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并写一篇英语报告。
4.评价反馈
运用多样化评价手段,涵盖教师评估、学生自我评价及同伴互评。评估范畴包括语言知识掌握度、语言技能应用力、文化意识展现、思维品质提升及学习能力增强,并及时反馈,助力学生调整学习策略。
(二)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1.目标设定
(1) 语言能力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与节日相关的词汇和句型,如 “festival”, “celebrate”, “traditional food” 等,能够用英语介绍中外节日的习俗和文化。
(2) 文化意识目标:深入了解中国中秋节和西方感恩节等节日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3)思维品质目标:通过比较中外节日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归纳思维能力。
(4)学习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内容整合
将单元内容分为两个子主题:中国节日文化和西方节日文化。第一课时介绍中国中秋节的起源、习俗和传统食物;第二课时介绍西方感恩节的相关内容,并比较两个节日的异同。
3.活动设计
(1)导入环节:展示一些中外节日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节日名称,激发学习兴趣。(2) 新授环节: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中秋节的习俗和文化,引导学生学习相关词汇和句型。然后让学生自主收集关于感恩节的资料,并在小组内分享。
(3)巩固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在中秋节和感恩节时的场景,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流。
(4)拓展环节:让学生制作一份关于中外节日对比的英语手抄报,并在班级内展示。
4.评价反馈
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和项目展示评价。评价重点在于学生对节日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思维品质的发展以及合作学习的效果。根据评价结果,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五、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为例,通过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教学活动和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能够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单元教学的全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创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方法和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能力,推动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一项具有挑战性和灵活性的工作,需要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终身发展能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