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C 总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一体化相关问题探讨
韩小茜
150823198911221224
摘要:本文聚焦EPC 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施工一体化,深入剖析其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在优势方面,设计施工一体化凭借紧密的设计与施工衔接,有效缩短工期,减少设计变更导致的延误,实现高效的项目进度控制;通过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协调成本等手段,显著降低项目成本。依托统一管理,有力保障工程质量的一致性。然而,当前该模式存在设计与施工衔接不畅、风险管理难度大、专业人才短缺以及法律法规与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提出了优化组织管理,建立高效协调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构建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培育复合型人才,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等策略,旨在为提升EPC 总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应用水平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EPC 总承包模式;设计施工一体化;问题;策略
引言
在建筑行业持续变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EPC总承包模式逐渐成为行业主流趋势。设计施工一体化作为EPC模式的核心特征,将设计与施工环节有机融合,理论上能够显著提升项目管理效率,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模式面临诸多挑战与问题,严重制约其优势的充分发挥。深入探究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现存问题及解决策略,对于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升项目建设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一、设计施工一体化的优势分析
1.1项目进度控制
设计和施工分离是传统的一种建筑模式,在设计完成后,施工方才开始进入阶段,但是从设计的完成到施工方的介入会有一个比较长的间隙,同时也有巨大的沟通障碍。当设计完成后,如果不符合施工的技术要求时,就会容易出现很多设计变更的情况,从而耽误工程进度。而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设计和施工方从开始就会结合在一起,设计方在完成设计时,能更直接地从施工人员处吸取经验,同时也能从技术上考量设计方案是否是施工单位能完成的施工,避免设计不合理而带来施工上的阻碍。
1.2成本控制
设计施工一体化从造价控制有四种途径。设计是一切工程成本的关键,一体化的团队可以从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来考虑优化设计,在住宅小区建设项目中,设计团队在保证建筑使用功能和建筑外观品质的前提下,通过对建筑结构形式、结构材料的成本进行比较,对建筑结构形式、建筑材料的成本进行了比选,在此基础上选用更加经济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省了现场施工作业的湿作业量,降低施工建筑材料及施工人员成本。
1.3质量保障
设计施工一体化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工程品质,将整体设计、施工等纳入一个管理主体中,才能够较好地统一管理模式和要求,在传统的设计-施工管理模式中,往往导致设计主体和施工主体之间的相互博弈,在处理质量问题上常常会推卸责任。
二、EPC 总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一体化现存问题
2.1设计与施工衔接不畅
虽然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提倡设计和施工的联合与合作,但实际上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是长期独立运营形成的,双方在设计工作或施工工作中各自独立的习惯和思维很难立即改变,设计单位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仍然存在诸多接洽问题。设计者考虑的重点在于设计图纸的结构合理性和工艺美术,而施工单位考虑的重点在于图纸在现场施工过程中是否便于操作。
2.2风险管理难度大
EPC项目建设周期长、环节多,在建设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下,风险类型复杂。设计风险,由于设计失误、设计深度不够问题导致项目施工中出现较大程度的变更。施工风险,发生施工安全事故、施工质量问题、施工工期拖延等情况。市场风险,如主要施工材料价格上涨,工人费用的升高,从而造成成本增加等。
2.3专业人才短缺
设计施工一体化项目成败的重中之重是既懂设计又懂施工管理的专业型人才。但在建筑行业人才培养中,设计、施工专业的剥离性导致专业人员多为单一专业出身,在行业工作中设计人员缺少施工实践和对施工工艺、操作流程等的把握,施工人员在设计理念、设计规范等诸多方面的不足,成为设计施工一体化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
2.4法律法规与标准不完善
由于目前针对EPC总承包模式下的设计施工一体化缺乏完善健全的法律法规,在合同管理、责任划分、质量验收等方面缺少明确而细致的规定,从而导致项目实施过程中纠纷的出现没有有力的法律支持。
三、解决设计施工一体化问题的策略
3.1优化组织管理
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由总承包商建立一支项目管理团队,其中设计、施工和采购等各专业骨干人员组成,主要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统一管理。在项目正式开始实施之前,可以组织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召开会议,通过集体沟通协商解决项目的需求、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设计思路等,使项目的设计和施工人员提前意识到对方的工作重点和存在的问题,共同商讨项目实施的整体计划,明确各阶段的具体工作以及所需完成的每一个时间节点。建立信息平台。通过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软件来做好相关信息的公开,动态更新设计图纸、施工项目进度、通知变更等重要项目信息内容,并及时高效传递给双方设计和施工人员,避免信息闭塞,减少由于沟通不畅所导致的拖延时间和相互误解的问题。
3.2强化风险管理
构建完善的体系。项目早期应组织技术、商务等多专业技术人员使用风险识别方法,梳理所有设计、生产、销售等各方面的风险,形成风险列表。根据风险列表的组成,针对具体风险,编制风险管控办法,划分责任主体,制定应对风险的方式。比如设计风险,聘请第三方设计单位,对项目在设计前期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减少设计风险造成的损失,施工风险,加强施工场地的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及安全管理、增加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市场风险,采取与生产厂家签订供货协议、原材料价格监测预警等手段降低原材料价格对成本的影响。
3.3人才培养与引进
企业自身应当编制一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对于设计师来说,让其走向施工一线,掌握施工工艺及施工流程,了解现场施工管理,积累施工经验。要通过给施工人员开设设计方面的培训课程,从而获得对施工人员培训设计方面的知识及对设计方案的理解。对于施工人员来说,要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开设设计施工一体化方面的课程,实现面向设计施工人员进行定向培养。
3.4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体系
政府的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力度。明晰合同双方当事人在设计、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权利与责任,具体划定责任,给项目纠纷处理明确的法律依据。行业协会需要发挥自身作用,组织专家制定统一的设计施工一体化行业标准,规范项目实施过程、质量验收标准等,消除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标准差别。
结语
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一体化虽有项目进度、成本及质量把控优势,但面临衔接、风险、人才与法规标准等难题。通过优化组织管理、强化风险应对、培育专业人才、完善法规标准等策略,有望化解困境。未来,随着各方持续改进,该模式将在建筑行业释放更大效能,推动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参考文献
[1]于晓飞,王广巍,张传航.EPC总承包模式下设计施工一体化相关问题探讨[J].四川水力发电,2024,43(02):38-41.
[2]刘富有,曹占文.石头梅露天煤矿设计-施工一体化协同管控平台研究与应用[J].中国煤炭,2025,51(01):19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