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优化分析
蔡奇
英海特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610000
摘要: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优化成为关乎企业生存发展及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本文深入剖析建筑工程成本构成,涵盖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期间成本等;从项目决策、设计、施工、运营各阶段探讨成本控制与优化策略,阐述基于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供应链整合等关键手段;分析应对成本动态变化、多方利益协调、质量安全保障、人才队伍建设挑战的策略,旨在实现建筑工程成本效益最大化,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高速推进,建筑工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愈发白热化。在确保工程质量、工期与安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与优化成本,已然成为建筑企业斩获项目、赢取利润、提升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合理的成本管控不仅关乎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与资源合理配置、社会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对整个建筑领域的稳健前行意义非凡。
二、建筑工程成本构成剖析
1.直接成本:
人工成本占据显著份额,包含施工人员的基本工资、加班补贴、福利费用等。随着劳动力市场供需变化,人工成本波动频繁,技术工种短缺更是推高了其薪酬水平,成为成本管控重点。
材料成本是关键部分,诸如钢材、水泥、木材等建筑主材,其价格受市场供求、原材料产地局势、环保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采购成本不稳定;辅材种类繁杂,用量管控难度大,稍有疏忽易造成浪费,增加成本支出。
机械设备使用成本不容忽视,包括购置、租赁、维修保养、燃油消耗等费用。大型机械设备一次性投资大,租赁市场价格多变,设备闲置或故障频发都会导致成本攀升。
2.间接成本:
现场管理费涵盖临时设施搭建、水电费、办公费等开支。临时设施搭建标准与使用期限若规划不当,易造成资金浪费;水电费管控不善,超量消耗将加重成本负担。
企业管理费涉及管理人员薪酬、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企业层级过多、管理流程冗长,易滋生不必要开支,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3.期间成本:
财务费用主要源于项目贷款利息,资金周转不畅、融资渠道单一,将使企业背负高额利息,压缩利润空间。税费成本依据国家税收政策缴纳,合理税务筹划可在合法合规前提下降低税负,反之则可能增加成本支出。
三、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优化策
1.项目决策阶段:
精准开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综合考量市场需求、地理区位、政策导向等因素,避免盲目投资。对项目预期收益、成本回收期进行严谨测算,确保项目具备经济可行性。
优化项目选址,结合土地成本、交通便利性、周边配套等条件抉择,降低土地购置及后续开发成本,如选在基础设施完备区域,减少三通一平工程投入。
2.设计阶段:
推行限额设计,依据投资估算设定各专业设计限额,促使设计人员在保证功能前提下优化设计,控制工程造价。如规定每平米钢筋用量上限,倒逼设计师选用合理结构形式与材料。
加强设计方案比选,从建筑布局、结构选型、设备选用多维度权衡成本效益。对比不同结构体系造价、运维成本,筛选最优方案,为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奠定基础。
3.施工阶段:
强化施工组织管理,合理编排施工进度计划,避免工序混乱、窝工现象。采用先进网络计划技术,精准安排资源投入,缩短工期,降低人工、机械闲置成本。
严格材料与设备管理,建立材料采购计划与库存管控机制,依施工进度精准采购,防止积压浪费;加强设备日常巡检与维护,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故障率,减少维修成本。
4.运营阶段:
构建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建筑能耗、设备运行状态,通过数据分析精准调控,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如根据人员流动智能调节空调、照明系统,实现节能降耗。
制定科学维护计划,依据建筑构件、设备使用寿命与运行状况,合理安排预防性维护,延缓大修周期,减少维修费用,延长建筑经济寿命。
四、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优化关键手段
1.精细化管理:
建立全过程成本管控体系,从项目立项至竣工交付,对每个环节成本精细核算、动态监控。制定成本控制指标,分解落实到部门、岗位,责任到人,确保成本管控无死角。
强化成本核算与分析,定期比对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深度剖析偏差原因,及时调整管控策略。如每月召开成本分析会,对超支项目专项研讨,制定整改措施。
2.技术创新:
鼓励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降低施工难度与成本。如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缩短工期、减少人工消耗;应用高性能保温材料,降低建筑能耗与运维成本。
利用信息化技术助力成本管理,搭建项目管理信息平台,集成成本、进度、质量数据,实现可视化管控。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成本走势,提前预警风险,为决策提供精准依据。
3.供应链整合:
优化材料供应商选择,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购获取优惠价格,降低采购成本。与优质供应商共享需求信息,实现协同库存管理,减少资金占用。
加强与分包商合作,合理划分工程范围,明确质量、工期、价格要求,签订公平互利合同,确保分包工程高效优质完成,避免纠纷引发额外成本。
五、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1.成本动态变化挑战:建筑工程项目动辄持续数年,期间市场环境风云变幻,原材料供应冲击、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以及宏观政策的调整,都使得成本要素宛如难以驾驭的烈马,频繁异动。为驯服这一难题,企业当建立一套敏锐的成本动态监控机制,如同精密雷达,实时追踪钢材、水泥等材料价格起伏、人工薪酬涨落以及利率汇率的微妙变化。借助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提前锁定材料采购成本,利用保险产品转嫁潜在风险;同时,依据市场动态定期复盘、更新成本预算,灵活调整管控策略,确保成本之舟在波涛汹涌的商海中稳健航行。
2.多方利益协调挑战:项目涉及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多方主体,利益诉求各异。搭建多方沟通协调平台,通过合同约定、协商会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寻求利益平衡点;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对成本控制表现优者奖励,违规者惩处,促进协同合作。
3.质量安全保障挑战:严控成本易引发质量安全隐患。树立质量安全至上理念,将质量安全成本纳入预算,足额投入;强化质量安全培训与监督检查,建立标准化施工流程,杜绝偷工减料、违规操作,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与成本控制平衡。
4.人才队伍建设挑战:专业成本管理人才匮乏制约管控水平提升。加强高校相关专业建设,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开展在职培训,提升员工成本管理意识与技能;引进外部专家,组建智囊团,为成本控制与优化出谋划策。
六、结论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与优化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贯穿项目全生命周期。从剖析成本构成、制定策略手段,到攻克诸多挑战,为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筑牢根基。虽面临成本波动、利益协调、质量安全、人才短缺难题,但凭借精细管理、技术创新、供应链整合、协同推进可逐一化解。持续深化成本管控实践,将为建筑企业铸就竞争利器,引领建筑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参考文献
[1]姚利丽.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4,20(35):100-102.DOI:10.3969/j.issn.1673-0038.2024.35.034.
[2]袁红玲.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分析及成本优化控制探讨[C]//2024人工智能与工程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24:1-4.
[3]刘英.分析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1,17(17):138-139.DOI:10.3969/j.issn.1673-0038.2021.17.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