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活动推动家风建设的幼儿教育实践探究
林玲
宁波大榭开发区中心幼儿园 浙江宁波 315812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都着重强调了幼儿教育中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倡导利用自然和生活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种春天”活动通过家园社三方携手开展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亲近自然、参与劳动的机会,符合《指南》中对幼儿科学探究和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的要求;活动中对健康、关爱、互助家风的培育,也与《纲要》里品德教育的目标高度契合。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教育活动,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在互动中成长,开启了家园社共育与家风建设融合的新篇章。
一、劳动实践与健康生活:健康家风的双轮驱动
(一)劳动塑造健康根基,实践养成生活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倡导“劳力上劳心”,劳动教育能帮助幼儿养成自律、勤劳、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习惯。这正是健康家风的核心。在大榭中心幼儿园“种春天”活动里,幼儿热情高涨地投入劳作。在社区花田,小女孩蹲在地上,专注地将种子一粒一粒放进土坑,再轻轻盖上土,提起小水壶,小心翼翼地浇水,嘴里还念叨:“小种子,多喝水,快长大。”绘画表征环节,有孩子画自己和同伴辛勤劳作;还有孩子画自己和茁壮成长的幼苗相互陪伴,旁边写着“劳动让我们都健康长大”。这些画面展现出劳动实践对培育幼儿健康家风的积极成效。
(二)健康生活理念融入日常,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物钟,增强身体素质的同时,稳定情绪,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在“种春天”活动后的日常中,不少孩子将劳动中的积极状态延伸到生活里。他们主动帮忙摆放餐具,自己穿衣洗漱,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还有孩子会提醒家人要多吃蔬菜,保持健康饮食。在绘画日记中,有孩子画了一家人在公园晨跑的场景,旁边写道:“每天运动,身体棒棒,我们是健康的一家人”。这些行为和绘画表征显示,健康生活理念通过活动融入幼儿日常生活,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二、情感共鸣与关爱行动:关爱家风的内外兼修
(一)情感共鸣催生关爱意识,互动交流传递温暖
当幼儿感受到他人的关心时,会产生情感上的回应,这种回应促使他们去关心他人,形成关爱行为的良性循环。关爱家风的弘扬,正是需要通过这样的情感共鸣。
在“种春天”活动分组劳动时,情感共鸣的场景屡见不鲜。一组小朋友合作种植花卉,一个小男孩不小心被工具碰到手指,疼得眼眶泛红。一个小女孩轻轻吹着他的手指,安慰道:“吹一吹,就不疼啦。”另一个小男孩主动接过他手中工具,说:“你休息会儿,我们来。”小男孩破涕为笑。社区志愿者讲述地球生态危机时,孩子们全神贯注。绘画表征中,孩子们用画笔表达对地球的关爱。这些画面充分体现情感共鸣在弘扬关爱家风中的关键作用。
(二)关爱行动践行家风内涵,培养社会责任感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关爱行动,是关爱家风的直接体现,也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当幼儿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社会,逐步发展幼儿的社会担当意识。在“种春天”活动后,孩子们在幼儿园里会主动照顾班级的植物,为它们浇水、除草,还会向小班弟弟妹妹分享种植经验。在社区,孩子们看到地上有垃圾会主动捡起,看到老人过马路也会主动搀扶。在绘画作品中,有孩子画了给山区小朋友送书的场景。这些关爱行动表明,幼儿通过实践将关爱家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展了责任意识,丰富了关爱家风的内涵。
三、榜样示范与资源共享:互助家风的协同推进
(一)榜样力量引领互助风尚,行为模仿塑造价值观
当幼儿看到不同主体之间相互协作、互帮互助时,会在内心深处产生认同感,并主动模仿这些行为,逐渐形成互助的价值观。这种榜样示范作用,能够在幼儿群体中营造浓厚的互助氛围,强化互助家风的传承与弘扬。
“种春天”活动中,幼儿园老师精心规划活动方案。家长积极配合,讲解种植技巧或准备工具和种子。社区全力支持,提供“红帆花田”场地,组织志愿者参与活动,分享植物知识和环保理念。活动现场,榜样示范带来的互助氛围浓厚。一个小组的种子不够,其他小组主动分一些,说:“大家一起种,才更热闹。”孩子们遇到种植难题向家长、老师和志愿者请教,都会得到耐心解答,彰显对互助家风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二)资源共享凝聚教育合力,多元支持深化互助实践
家园社共育的关键在于资源共享,家庭、学校和社区各自拥有独特资源,通过整合这些资源,能够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与成长环境,深化互助实践。在“种春天”活动中,幼儿园提供种植的知识与技能指导,家长带来种植工具与生活中的种植经验,社区的“红帆花田”则提供实践空间。在后续的拓展活动中,社区图书馆为幼儿提供环保和种植相关的书籍,家长为幼儿园的种植角捐赠肥料和小型园艺工具,学校组织亲子种植比赛,整合各方资源。资源共享下互助实践的深化,进一步强化互助家风。
四、活动拓展与经验传承:家风建设的持续动力
(一)重复实践深化家风认知,持续活动强化行为习惯
定期开展与家风建设相关的活动,能让幼儿在反复实践中加深对健康、关爱、互助等家风内涵的认知,逐渐将这些理念融入自己的行为模式。在“种春天”活动基础上开展系列拓展活动。组织“健康生活小能手”挑战活动,鼓励幼儿坚持健康作息、合理饮食,并记录自己的健康生活日常,分享给小伙伴,进一步巩固健康家风。开展“关爱社区行”活动,让孩子们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表演节目、帮忙打扫卫生,将关爱家风延伸到社会。举办“家园社互助分享会”,邀请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幼儿、家长和志愿者分享互助故事,强化互助家风。通过这些活动拓展,让“健康、关爱、互助”的家风在幼儿心中深深扎根。
(二)经验传承延续家风精神,代际传递培育未来栋梁
家风的传承不仅在于幼儿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更在于经验的代际传递。在“种春天”活动后的家庭聚会中,孩子们会向长辈分享在活动中学到的环保知识和种植技巧,家长们则鼓励孩子将关爱他人的行为坚持下去。在社区活动中,孩子们作为“小榜样”,向其他小朋友讲述自己参与活动的经历,带动更多孩子参与到关爱社区、健康生活的行动中。在绘画作品里,孩子们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理想家风传承场景,如一家人围坐分享健康生活小窍门,小朋友们一起帮助社区困难家庭等。通过代际传递,家风精神得以延续。
总之,依托“种春天”活动开展的家园社共育,在家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劳动实践中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到情感共鸣里关爱意识的萌发;从榜样示范下互助价值观的形成,到活动拓展与经验传承中家风的延续,幼儿获得了全方位的成长。未来,教师应继续深化共育模式,创新活动形式,将家风建设融入幼儿日常,培养幼儿的美好品德与责任感。
参考文献:
[1] 邓健梅 . 聚力“三维”,提升“三家”育人实效性 [J]. 四川教育 ,2023,(08):15-16.
[2] 黄丽慧 . 幼儿劳动教育在家园共育中的应用研究 [J]. 智力 ,2023,(07):191-194.林玲、出生年 :1982.2、性别 : 女、民族 : 汉、籍贯 : 、学历: 本科、职称: 一级教师、研究方向: 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