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立足生活,构建“时间王国”

作者

王鑫

西安航天城第三小学 710061

引言:

本节课是在一年级“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钟表及时间的一些知识,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时间单位时和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读写钟面上的时间(几时几分)。这样的教材安排,让学生对时间的认识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既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案例描述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实际,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导入本节新课,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充满兴趣地学习。

“同学们,大家认真看一下钟面,这是什么时间?”

“哦,8 时,那我们每天早上这个时间在做什么?”

紧接着出示几个整时的钟面,让同学们说一说、回顾一下关于整时的知识。在这里复习了关于整时钟面的认读,为这节课的顺利进行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下面出示情境图,让同学们观察说一说这是在什么时间?他们在做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揭示本节课的课题—“认识几时几分”。

二、直观演示,探索新知

下面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由于本节课的容量大,知识点多,同时根据新课程理念:“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探索性的学习”,因此我设计了 5 个活动,将给予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获取时间。

活动一:认识钟面

让学生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小组内交流汇报。

通过学生观察和交流可以说出:12 个数字、时针、分针、12 个大格以及每个大格中有5 个小格。

下面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探索: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小格?这个问题是本节课重点部分的第一个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加法、刚学过的乘法等各种方法计算出 12 个大格里一共有 60 个小格,为后面认识分针走一圈是60 分打下了基础。

活动二:认识时

出示钟面模型,拨动时针,时针从数字 12 走到数字 1,时针走一大格经过的时间是1 时。

下面让学生说一说,时针从 12 走到 1 经过的时间是 1 小时,那么时针从1 走到几也是经过1 小时?时针从几走到几也是1 小时?

活动三:认识分

边说边演示,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 分。

边演示边提问:

分针从 12 起走过一小格经过的时间是 1 分钟,走过两小格经过的时间是 2 分钟,那分钟从 12 起走到 1 是经过了几分钟呢?你是怎么想的?分针从 12 起走到 2 经过了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分针指着其他数,同学们知道是几分吗?分针走一圈又是多少分?

活动四:认识时、分的关系理解1 时 =60 分的含义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前面掌握的时针走 1 大格是 1 小时,和分针走一圈是 60 分,并采用动画的形式,来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通过观察清楚明白的理解1 时 =60 分。

活动五:学会认、写钟面时间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依次出示钟面:4 时5 分,4 时30 分,4 时45 分,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认读方法,并用钟表拨一拨感受随着时间顺序指针的转动,(时针从 4 逐渐接近 5,分针转过的分钟数越接近 12)在这比较难的是第三个钟面:4 时 45 分的认读,像这样“几时差几分”的认读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在这里我会问学生,我认为这个钟面的时间是5 时 45 分,引起学生思考,让他们说一说在认读时间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进而突破难点。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这三个钟面,看看这三个钟面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共同特点,进而总结出几时几分的认读方法。接着再指导两种时间的记录方法。

三、尝试练习,巩固新知

1. 让学生正确写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

学生们学到新知后渴望实践,这些题目正是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可以解决的。不仅能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 小红给自己规划的周末作息时间。

观察图片,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这里能看出小红安排的作息时间是很合理的,从而教育学生要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充分利用好时间,好好学习,健康成长!

四、总结反思,深化知识

最后请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在认读几时几分时需要注意什么?一起来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本节课学生思考亮点:

生:老师,如果时针走过 4,分针指向数字 5 的下一个小格,是什么时间呢?

师:这位同学很爱思考,哪位同学能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生:时针走过 4,就是 4 时多;分针走一小格是 1 分钟,分针从数字12 走到数字5 的下一个小格就是经过了26 个小格,也就是26 分钟;所以钟面时间应该是4 时26 分。

师:掌声,这个同学解释的很清楚!

生:老师,那分针如果走到了一个小格的中间该怎么认读时间呢?

师:这个问题好棒,大家想一想,如果分针走到了小格的中间,我们该怎么认读呢?

生:老师老师,那是不是就要用到秒针啦?

师:对的,同学们,如果是这种情况我们就要用到秒针啦!

案例反思

一、基于学情,设计课堂

学情分析是教学目标设定的基础,没有学情分析的教学目标往往是空中阁楼。在刚开始,这节课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前置的,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学习乘法口诀,所以在计算小格数这里,我提前预设了多种方法来解决,比如:5 个 5 个数;10 个 10 个数;在数字 6 以后的数字对应的小格数就从 30 接着数,有了这些方法的铺垫,在实际教学中小格数也不再是难点。

二、多元评价,激生上进

在课堂教学中,能够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做出精彩而又激人上进的评价,这很不容易,真的需要老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语言,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的教育机智,更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了解和热爱,这些也都是自己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相互尊重,相互成就

我们总要求学生要学会倾听,懂得尊重,其实尊重是相互的,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本节课知识点较多,担心内容讲不完,刚开始学生在回答问题遇到磕绊时,我就会换其他同学来回答,后面也在反思,其实学生有磕绊时正是他在思考之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给予他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这样学习才能真实发生!

参考文献

1. 钱玥(2023). 寻找学生生长点 直观动态认识时间——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黑龙江教育 ( 教育与教学)》.

2. 于飞 , 费岭峰(2023). 学情前测,精准把握教学难点的有效手段——人教版数学“认识几时几分”教学实践与思考.《小学教学研究》.

3. 刘晓萍, 陈六一(2018). 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和渗透——以《认识几时几分》为例. 《数学大世界(下旬版)》.